部門名稱:(公章)梅州市醫療保障局
下屬二級預算單位數量:1
填報人:劉家瑜
聯係電話:0753-2189986
填報日期:2022年5月25日
一、部門基本情況
(一)部門整體概況
1.部門職責
一是落實醫療保險、生育保險、醫療救助等醫療保障有關政策,擬訂本市醫療保障事業發展規劃、政策、標準並組織實施和監督檢查。
二是組織擬訂並實施醫療保障基金管理和基金監督管理製度,建立健全醫療保障基金安全防控機製,擬訂應對預案並組織實施。
三是組織擬訂醫療保障籌資和待遇政策,完善動態調整和區域調劑平衡機製,統籌城鄉醫療保障待遇標準,建立健全與籌資水平相適應的待遇調整機製。組織擬訂並實施長期護理保險製度改革方案。
四是組織擬訂城鄉統一的藥品、醫用耗材、醫療服務項目、醫療服務設施等醫療保障目錄和支付標準,建立動態調整機製。
五是組織擬訂藥品、醫用耗材價格和醫療服務項目、醫療服務設施收費等政策,建立醫保支付醫藥服務價格合理確定和動態調整機製,推動建立市場主導的社會醫藥服務價格形成機製,建立價格信息監測和信息發布製度。
六是擬訂藥品、醫用耗材的招標采購政策並監督實施,選擇和聯係協調藥品、醫用耗材招標采購平台。
七是擬訂定點醫藥機構協議和支付管理辦法並組織實施,推進醫療保障基金支付方式改革,建立健全定點醫藥服務評價體係和信息披露製度,監督管理納入醫療保障範圍內的醫療服務行為和醫療費用,依法查處醫療保障領域違法違規行為。
八是負責醫療保障經辦管理、公共服務體係和信息化建設。組織擬訂和完善異地就醫管理和費用結算政策。建立健全醫療保障關係轉移接續製度。開展醫療保障領域合作交流。
九是完成市委、市政府和省醫療保障局交辦的其他任務。
十是職能轉變。推進醫療、醫保、醫藥“三醫聯動”改革,建立健全覆蓋全民、城鄉統籌的多層次醫療保障體係,不斷提高醫療保障水平,確保醫療保障資金合理使用、安全可控,提高醫療保障統籌層次,增強人民群眾醫療保障獲得感,促進健康梅州建設。
2.內設機構構成和人員編製情況
報告編製主體為梅州市醫療保障局和梅州市醫療保障事業管理中心。梅州市醫療保障局屬行政單位,本部門下屬單位梅州市醫療保障事業管理中心於2021年3月成立,屬事業單位。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本單位局機關公務員編製13人,實有在職公務員13人。下屬單位梅州市醫療保障事業管理中心人員編製25人,實有在職人員22人。
(二)年度總體工作和重點工作任務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省委、省政府、省醫療保障局和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全麵加強黨的建設,以黨史學習教育為契機,以“我為群眾辦實事”活動為載體,通過推擴麵、建製度、促改革、強保障、抓監管、優服務等方式,紮實推進醫療保障各項工作,全力促進全市醫療保障高質量發展。一是深化醫保改革,完善醫保製度。出台《梅州市基本醫療保險門診特定管理辦法》,門診特定病種增加至56個,減輕參保人門診費用負擔。出台就醫管理辦法,規範就醫行為,合理控製醫療費用增長。二是狠抓參保繳費,鞏固全民醫保。截至2021年12月31日,職工醫保參保61.19萬人,生育保險參保41.38萬人,城鄉居民醫保參保399.42萬人。三是落實特殊政策,支持疫情防控。按上級要求及時上解醫保基金,保障新冠病毒疫苗免費接種政策的落實。將確診患者、疑似患者、符合胸部CT篩查方案和“應檢盡檢”重點人群的核酸檢測醫療費用納入特殊保障範圍。四是推進集采改革,實現降價保供。落實藥品集中采購政策。積極組織醫療機構參與五批次國家藥品集中采購,狠抓線上采購。推進醫用耗材集中采購。積極組織醫療機構參與醫用耗材聯盟區采購高值耗材集采。五是加強基金監管,維護基金安全。開展基金監管“護金行動”,對醫保違法違規行為形成震懾效應。開展集中宣傳月活動,形成全社會共同維護基金安全的良好氛圍。六是理順經辦體係,優化醫保服務。參保跨區域流動、參保信息變更等27項高頻事項實現“全市通辦”。困難群眾二次醫療救助實現直接結算,此案例入選國家醫療保障局醫保經辦服務“學黨史 辦實事”48個優秀典型案例之一。七是加強黨的建設,夯實工作基礎。加強黨史學習教育,舉辦讀書班,開展革命傳統教育,做實“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黨史學習教育做法、成效得到省委第七巡回指導組、市委第七巡回指導組的充分肯定。
(三)部門整體支出績效目標
梅州市醫療保障局按照財政部門關於全過程績效評價的要求編製2021年部門預算,專項資金按項目申報表報批,根據上級部門要求和本局的情況製定整體績效目標和項目績效目標。2021年本部門收入預算4,140,406.11元,支出預算4,140,406.11元。2021年,本單位收入總額為5,314,330.35元(其中:財政撥款5,308,254.66元,其他收入6,075.69元),支出總額6,435,349.8元,其中,基本支出4,197,629.41元,項目支出2,237,720.39元。
(四)部門整體收入和部門整體支出情況(以決算數為統計口徑)
2021年,我局及時做好單位預算編製並嚴格按照年初預算做好部門整體支出管理。在支出過程中,嚴格執行三級審批程序,對各項辦公費用和“三公”經費等厲行節約,做到了專款專用、賬目清晰,無資金截留和挪用等情況。
1.單位總體收支情況
2021年,我局總收入5,314,330.35元。其中:公共預算撥款收入5,308,254.66元,其他收入6,075.69元。年初結轉財政撥款1,135,894.25元,可用資金合計6,450,224.6元。
2021年,我局總支出6,435,349.8元,其中:基本支出4,197,629.41元,項目支出2,237,720.39元。
2021年度期初結餘1,135,894.25元,期末結轉和結餘14,874.8萬元。
2.財政撥款收支情況
從支出功能分類看,2021年我局總收入5,308,254.66元。其中:一般公共預算撥款收入5,308,254.66元。
2021年,我局總支出6,430,890.33元,其中基本支出4,193,169.94元,項目支出2,237,720.39元。其中: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468,143.52元,衛生健康支出5,718,411.81元,住房保障支出244,335元。2021年度期初結轉和結餘1,131,086.49元,期末結轉和結餘8,450.82元。
二、績效自評情況
(一)自評結論
根據部門整體支出績效評價指標,我局2021年度自評得分為96.6分。(詳見附件2)
(二)部門整體支出績效指標分析
1.預算編製情況(此項總分20分,自評得分19分)
(1)在預算編製方麵,該項指標自評分為9分。
①在預算編製合理性方麵,根據我局的三定方案職能,我局部門預算的編製嚴格按照部門職責、市委、市政府的方針政策和工作要求及財政部門編製要求組織編製,資金根據項目的輕重緩急進行分配。該指標自評分數為2分。
②在預算編製規範性方麵,我局預算編製符合市財政當年度有關預算編製的原則,在規範性和細致程度方麵符合專項資金預算編製和項目庫管理要求。該指標自評分數為3分。
③在財政撥款收入預決算差異率方麵,我局能根據實際情況準確編製財政收入預算,預決算差異率為0,【財政撥款收入預決算差異率=(收入決算數-收入調整預算數)/收入調整預算數×100%(取絕對值)】。本指標根據部門決算報表財決01-1表《財政撥款收入支出決算總表》相關數據計算,2021年收入決算數和收入調整預算數均為5,308,254.66元,無差異。該指標自評分數為4分。
(2)在預算目標設置方麵,該項指標自評分為10分。
①在績效目標合理性方麵,我局所設立的整體績效目標依據充分,符合客觀實際,績效目標的設立與我局的三定方案和年度工作計劃的相符性較高。該指標自評分數為5分。
②在績效指標明確性方麵,我局的績效目標所設定的績效指標清晰、細化、可量化。該指標自評分數為5分。
2.預算執行情況(此項總分50分,自評得分49.72分)
(1)在資金管理方麵,該項指標自評分為10分。
①在結轉結餘率方麵,我局年末財政撥款結轉和結餘決算數為8,450.82元,年初財政撥款結轉和結餘決算數為1,131,086.49元,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決算數為5,308,254.66元,政府性基金預算財政撥款0元,結餘結轉率=8,450.82/(1,131,086.49+5,308,254.66)×100%=0.13%。結餘結轉率≤10%。該指標自評分數為5分。
②在財務管理合規性方麵,我局嚴格按照相關財務會計製度的相關規定做好資金管理,嚴格審批各項費用支出,不存在支出不規範的現象,所有重大項目都經過集體決策通過後支付。2021年我局經審計局線上審計,未存在問題。該指標自評分數為5分。
(2)在信息公開方麵,該項指標自評分為4分。
①在預決算公開合規性方麵,我局能及時進行預算編製,在財政部門規定的時間內上報預算編製,未出現超時報送現象,同時,我局在門戶網站向社會公眾進行公開,預算報告和決算報告均符合公開規範性檢查指標。該指標自評分數為2分。
②在績效信息公開情況方麵,我局能及時進行績效自評,在財政部門規定的時間內上報績效自評報告,未出現超時報送現象,同時,我局在門戶網站向社會公眾進行公開,績效自評報告符合公開規範性檢查指標。該指標自評分數為2分。
(3)在采購管理方麵,該項指標自評分為7.97分。
①在政府采購執行率方麵,根據廣東省政府采購網的相關數據統計信息,我局2021年政府采購計劃金額為57.82萬元,實際采購金額為57.29萬元,政府采購執行率=(57.29/57.82)×100%=99.08%。該指標自評分數為2.97分。
②在采購合規性方麵,我局建立了政府采購內控製度並報市財政局備案,政府采購意在“廣東省政府采購網”100%公開,政府采購合同在“廣東省政府采購網”備案公開,並按時上報政府采購信息統計報表。該指標自評分數為5分。
(4)在項目管理方麵,該項自評分為19.75分。
①在專項資金績效完成情況方麵,我局專項資金績效目標完成情況較好。我局有三個專項資金,分別是醫療保障工作經費(含宣傳培訓費)60萬元,當年支出42.73萬元;醫療保障管理中心專項工作經費20萬元,當年支出0.31萬元;醫療保障管理中心開辦費30萬元,當年支出數30萬元。經計算得出該指標自評分數為9.75分。
②在項目實施程序方麵,2021年我局所有項目支出實施過程規範,均符合申報條件,申報、批複程序符合相關管理辦法,項目招投標、調整、完成驗收等履行相應手續。該指標自評分數為5分。
③在項目監管方麵,我局對專項資金和專項經費的使用能積極做好檢查、監控、驗收等管理工作,且不存在被評價年度部門主管的市級專項資金績效評價等級有低或差的情況。該指標自評分數為5分。
(5)在資產管理方麵,該項目自評分為8分。
①在資產配置合規性方麵,根據2021年度資產報表統計,我局辦公室麵積和辦公設備配置符合規定標準。該指標自評分數為2分。
②在資產收益上繳的及時性方麵,我局無資產處置收益和租金。該指標自評分數為1分。
③在資產盤點情況方麵,我局每年按要求進行資產盤點,並形成固定資產盤點報告。2021年我局資產無報廢和盈虧。該指標自評分數為1分。
④在數據質量方麵,我局所有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均納入市財政統一的行政事業單位資產管理係統進行管理,行政事業性國有資產年報數據完整、準確,核實性問題均能提供有效、真實的說明,且資產賬與財務賬、資產實體相符。該指標自評分數為2分。
⑤在資產管理合規性方麵,我局高度重視資產管理工作,依據財經法規及財務製度要求做好資產管理工作,製定了固定資產管理製度,嚴格執行資產采購、出入庫、日常登記及處置等管理工作。該指標自評分數為2分。
3.預算使用效益(此項總分30分,自評得分27.88分)
(1)在經濟性方麵,該項指標自評分為7.89分。
①在經濟成本控製情況方麵,我局經費支出嚴格按照財務管理製度規定,嚴格執行財務計劃和預算,嚴格執行各項支出的審批程序,嚴格控製成本,節約開支,考核資金使用效果,做到支出合理。計算過程為:[(98.27/100+94.09/100+100/100)*4]/3=3.89分。該指標自評分數為3.89分。
②在公用經費控製率方麵,2021年,我局“三公”經費和日常公用經費基本按照預算計劃支出,對機構運轉成本做到嚴格控製。其中,三公經費統計數為33,736.64元,預算安排三公經費為85,000元,“三公”經費實際支出數≤預算安排的三公經費數,自評得2分;日常公用經費決算數為486,801.22元,日常公用經費調整預算數為486,801.22元,日常公用經費決算數≤日常公用經費調整預算數,自評得2分。該指標自評分數共為4分。
(2)在效率性方麵,該項指標自評分為6.99分。
①在重點工作完成率方麵,對黨委、政府、人大和上級部門下達或交辦的重要事項或工作能夠按時完成,完成率為100%。我局2021年的重點工作包括:一是黨的建設和隊伍建設;二是完善醫保製度;三是藥品耗材招采和價格管理;四是醫保基金監管;五是醫保管理和經辦服務。該指標自評分為2分。
②在績效目標完成率方麵,本單位較好地完成了部門整體支出績效目標申報表中的各項目標。該指標自評分為3分。
③在項目完成及時性方麵,我局結合自身工作實際,有序推進各項部門預算安排的項目。我局項目經費主要是工作經費,用於日常業務支出,支出率為66.4%,計算得分為66.4%×3=1.99分。該指標自評分為1.99分。
(3)在效果性方麵,該項指標自評分為9分。
在社會經濟環境效益方麵,一是按照我局“三定”方案確定的工作職責,較好地完成了部門工作職責;二是主要項目支出實現了預期效果。該指標自評分為9分。
(4)在公平性方麵,該項指標自評分為4分。
①在群眾信訪辦理情況方麵,建立信訪工作機製,製定信訪工作製度,配合建立12345政府熱線知識庫,在門戶網站開設辦事指南欄目等方式向群眾提供便捷的信息谘詢渠道,同時通過“網上民聲”平台接收群眾信訪訴求和問題谘詢。該指標自評分為2分。
②在公眾或服務對象滿意度方麵,根據市績效辦反饋的考核結果,我局群眾滿意度得分為94.42分,滿意度較高。該指標自評分為2分。
(三)部門整體支出績效管理存在問題及改進意見
1.部門整體支出績效管理存在問題
我局2021年整體績效自評良好,但仍存在著不足之處,主要是支出執行率不高,資金使用效率需進一步改進與完善。支出執行率不高的主要原因是部分項目審批程序尚未結束,因決算資料已報財審中心,按規定程序進行審批,截至2021年尚未結束,故部分費用要在2022年上半年才支付。
2.部門整體支出績效管理改進措施
(1)更加科學編製部門預算,結合部門實際情況和以前年度資金支出狀況,加強預算收入和支出編製的可靠性和合理性。
(2)加強部門預算資金、特別是項目資金的執行進度跟蹤,及時與資金使用部門協同資金支出進度,確保專款專用,發揮財政資金效用,並做好年度資金用款計劃,按時跟蹤計劃執行進度,保證當年資金當年使用,最大限度地提高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率,避免造成年底財政資金冗餘。
三、下一步工作計劃
2022年,市醫保局將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按照市委第八次黨代會、市委全會、市“兩會”和全省醫療保障工作會議有關要求,著眼於不斷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和健康福祉需求,致力於增強政治性、公平性、流動性、可持續性,推動醫療保障事業高質量發展。
(一)抓改革,完善醫療保障體係。按省級統籌的要求落實待遇清單製度。深入推進醫保支付方式改革,引導醫院合理控費。推進實施職工基本醫療保險門診共濟製度,提升門診保障總體水平。完善城鄉居民大病保險政策,優化基金支出結構。修訂職工補充醫療保險暫行辦法,擴大城鄉居民醫保普通門診“鎮村一體化”試點範圍,完善藥品“雙通道”政策,做好疫情防治和重特大疾病醫療保障,完善醫保製度體係。做好職工補充醫療保險、城鄉居民大病保險、醫療救助承辦保險機構的政府采購工作。
(二)嚴管理,維護基金安全運行。優化完善擴麵征繳模式和機製,鞏固全民醫保的成效。科學做好醫保基金預決算,發揮績效評價引導作用,加強基金運行分析,落實預警機製,推動醫療救助市級統籌,確保醫保待遇正常支付。嚴格落實《醫療保障基金使用監督管理條例》,持續開展基金監管專項治理,對醫保違法違規行為形成震懾效應。啟用智能審核係統,做到關口前移。出台落實舉報獎勵實施細則,形成全社會共同維護基金安全合力。
(三)降價格,減輕群眾就醫負擔。加強對藥品和醫用耗材規範采購的管理,確保線上采購率持續達標。穩步推進國家和省組織的集采工作,及時跟進中選產品的采購、使用、供應和回款等方麵的監督管理。落實配套措施,繼續落實好結餘留用政策,做好醫保基金預付製度。建立靈敏有度的醫療服務價格動態調整機製,穩妥有序實施動態調整,確保醫療服務價格合理。
(四)優服務,提升經辦服務水平。加強市、縣兩級醫保經辦隊伍建設,全麵建立經辦機構規章製度,完善醫保亚博网址链接 事項清單,加強窗口行風建設,落實“好差評”製度,提升醫保經辦管理水平。推進醫療保障公共服務標準化規範化和信息化,實現醫療保障一站式服務、一窗口辦理、一單製結算,為人民群眾提供便捷高效的醫療保障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