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哪些人員可以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
答:(一)本市行政區域內的機關、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民辦非企業單位、有雇工的個體工商戶等所有用人單位職工,應當按照規定參加職工醫保。
(二)法定勞動年齡內的靈活就業人員可參加我市職工醫保,不受戶籍限製。無雇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職工醫保的非全日製從業人員,依托電子商務、網絡約車、網絡送餐、快遞物流等新業態平台實現就業且未與新業態平台企業建立勞動關係的新型就業形態從業人員,以及國家和省規定的其他靈活就業人員,可按規定參加職工醫保。
(三)領取失業保險金期間的失業人員、因工致殘被鑒定為一級至四級傷殘的工傷職工(包括保留勞動關係和辦理傷殘退休手續的人員),應當按照規定參加職工醫保。
問:什麼是職工大額醫療費用補助?怎麼繳費?
答:職工大額醫療費用補助是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的補充,對參保人員在一個醫保年度內發生的住院和門診特定病種醫療費用,超過基本醫療保險年度最高支付限額以上的醫保政策範圍內醫療費用給予進一步保障。原則上,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人員應同步參加職工大額醫療費用補助保險。職工大額醫療費用補助保險費籌資標準為每人每月13元。用人單位(含退休人員)繳交8元,個人繳交5元;靈活就業人員每人每月繳交13元。職工大額醫療費用補助年度最高支付限額為實際支付限額55萬(含門診特定病種最高支付限額內醫療費用)。
問:2025年度職工醫保繳費標準是多少?
答:按照有關文件規定,我市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繳費基數上下限以本市上上年度全口徑城鎮單位就業人員月平均工資為核定依據,梅州市2023年度全口徑城鎮單位就業人員月平均工資為6977元。經計算,我市2025年度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和生育保險費繳費基數上限為20931元/月,下限為4186元/月。
問:哪些參保人群符合享受階段性降低職工基本醫療保險費費率政策?
答:為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助力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我市於2024年1月起對本市行政區域內已辦理參保繳費登記的企業、社會團體、民辦非企業單位等組織和有雇工的個體工商戶和法定勞動年齡內的靈活就業人員實施階段性降低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繳費費率的政策。降費實施時間從2024年1月1日起至2025年12月31日止。執行期間,如遇我市職工醫保統籌基金累計結餘可支付月數小於6個月時,從次月起停止執行降費政策。
問:參加職工醫保後幾時開始享受醫保待遇,可享受哪些醫保待遇?
答:用人單位職工按時足額繳納職工醫保費的次月起享受職工醫保待遇;靈活就業人員首次參加職工醫保的,按規定在本市連續繳納職工醫保費滿6個月後享受職工醫保待遇。停止繳費的次月起暫停享受職工醫保待遇。職工參保人在待遇享受期內按規定享受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待遇(個人賬戶、普通門診、門診特定病種、住院等)和職工大額醫療費用補助待遇。
職工基本醫保個人賬戶待遇簡表
職工基本醫保普通門診待遇簡表
問:普通門診需要辦理選點嗎?
答:參保人原則上選定2家定點醫療機構作為普通門診就診醫院,一般一年一定。參保人員未按規定辦理普通門診選點的,不能享受普通門診待遇。未辦理變更手續的,視為繼續選定原門診定點醫療機構。參保人員按規定辦理普通門診選點手續後,在選定的定點醫療機構發生的普通門診醫療費用可納入醫保基金支付範圍。
門診特定病種
門診特定病種各病種報銷比例、報銷限額以及待遇有效期詳見《門診特定病種-辦事指南》宣傳手冊。
職工醫保住院待遇簡表
問:職工醫保需要繳納多少年?
答:2023年以前已達到法定退休年齡且累計繳費年限已滿20年(本市實際繳費年限累計滿10年)的,不再繳納職工醫保費,終身享受本辦法規定的退休人員職工醫保待遇。
2023年以後達到法定退休年齡的,職工醫保繳費年限實行逐年調整。從2030年1月1日起,累計繳費年限統一為男職工30年(本市實際繳費累計滿10年),女職工25年(本市實際繳費累計滿10年),達到規定繳費年限後不再繳費,終身享受退休人員職工醫保待遇。
問:參保人員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未繳滿職工醫保規定年限應該怎麼辦?
答:參保人員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如果未繳滿職工醫保規定年限,可以根據自身實際情況選擇繼續按月繳費或一次性繳費至規定年限。
2023年1月1日後達到法定退休年齡且未繳滿職工醫保規定年限的選擇繼續按月繳費的參保人員,在按月繳費期間,享受在職人員的醫療保障待遇,不計發個人賬戶。
選擇一次性繳費的參保人員,以辦理一次性繳費時本市上上年度全口徑城鎮單位就業人員月平均工資為繳費基數,按職工醫保用人單位費率6%繳納至規定的繳費年限。繳費達規定年限後,應當按規定辦理職工參保人員在職轉退休身份轉換手續,終身享受退休人員職工醫保相關待遇,並按規定計發個人賬戶。
問:參保人員達到法定退休年齡且職工醫保繳費年限已滿規定年限的需要辦理什麼手續嗎?
答:參保人員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職工醫保繳費達到規定年限後,用人單位或個人應當在1個月內向稅務部門、參保地醫療保障經辦機構申請辦理參保人員身份轉換手續,辦理人員身份轉換手續後次月起,參保人員可按規定終身享受退休人員職工醫保相關待遇,並按規定計發個人賬戶。
問:梅州職工醫保斷繳後,有什麼影響?
答:一是影響醫保待遇享受。職工醫保斷繳後,次月起停止享受職工醫保待遇,但職工醫保累計繳納月份不會因為醫保斷繳清零,個人賬戶裏麵的錢也可以正常使用。
二是影響生育待遇享受。按照規定,享受生育保險待遇的起止時間與享受職工醫保待遇的時間一致,如果職工在生育或實施計劃生育手術前1個月和當月出現斷繳,則無法享受生育保險待遇。
三是影響退休待遇。如果斷繳時間過長,退休時累計繳費年限不達規定年限,是不能享受退休職工待遇的,需按規定選擇按月繳費或申請一次性繳費至規定年限。
問:職工醫保斷繳後可以申請補繳嗎?補繳後有醫保待遇等待期嗎?
答:(一)用人單位職工
用人單位職工按規定繳納職工醫保費的次月起享受職工醫保待遇,停止繳費次月起停止享受職工醫保待遇。按規定補繳職工醫保費的,從補繳次月起享受職工醫保待遇。
(二)靈活就業人員
中斷繳費3個月(含)以內的,可按規定辦理中斷繳費期間的職工醫保費補繳手續,補繳後不設待遇等待期,繳費當月可享受職工醫保待遇,中斷繳費期間的待遇可按規定追溯享受;
中斷繳費超過3個月以上1年以內的,允許足額補繳中斷繳費期間的職工醫保費,可連續計算繳費年限但不享受中斷繳費期間的職工醫保待遇,從補繳次月起享受職工醫保待遇;
中斷繳費超過1年以上的,不允許補繳中斷繳費期間的職工醫保費,重新繳費後可連續計算繳費年限,並在連續繳納職工醫保費滿6個月後享受職工醫保待遇。
問:辭職後應該如何連續繳納醫保?
答:辭職後,一個月內能找到新工作並到崗,新公司會接續繳納社保,醫保也就不會斷繳,可以正常享受醫保待遇。辭職後,暫未找到工作的,可以前往稅務部門辦理靈活就業人員繳交職工醫保費或參加戶籍所在地城鄉居民醫保,保證基本醫療保險連續繳納不間斷。領取失業保險金期間的人員,醫療保險是由失業保險基金給予繳納的。
問:參加了城鄉居民醫保,現在又找到新工作參加職工醫保,可以重複參保重複享受醫保待遇嗎?
答:按照國家、省有關規定,不允許重複參保、重複享受醫保待遇。若有重複參保的情況,需保留一個參保關係,並及時中止重複的參保關係。
問:我的小孩去醫院看病可以刷我的醫保卡嗎?個賬使用範圍有哪些?
答:可以。個人賬戶的使用範圍從參保人員本人拓展到近親屬(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孫子女、外孫子女),身體健康、生病少的職工醫保參保人可以把本人的個人賬戶與家庭成員關聯,支付近親屬的就醫購藥費用,保障範圍更大,改革後,個人賬戶可以用於支付在定點醫療機構就醫發生的由個人負擔的醫療費用,在定點零售藥店購買藥品、醫療器械、醫用耗材發生的由個人負擔的費用,還可以用於近親屬參加城鄉居民醫保等的個人繳費,使用效率更高,保障範圍更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