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市應急管理局關於印發《梅州市危險化學品和工貿行業重大事故隱患
專項排查整治2023行動實施方案》的通知
各縣(市、區)應急管理局,梅州高新區管委會:
為進一步鞏固我市危險化學品安全風險集中治理和工貿行業安全生產專項整治“百日清零行動”成果,持續深入排查治理危險化學品和工貿行業重大事故隱患,根據全國、全省、梅州市重大事故隱患專項排查整治2023行動總體方案和國務院安委會、省安委會以及市安委會的部署要求,市應急管理局組織製定了《梅州市危險化學品和工貿行業重大事故隱患專項排查整治2023行動實施方案》,現印發給你們,請結合《梅州市危險化學品安全風險治理鞏固提升行動工作實施方案》(梅市應急〔2023〕23號)、《梅州市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企業2023年第一次安全專項檢查督導工作實施方案》(梅市應急〔2023〕37號)和《梅州市應急管理局關於開展精準整治工貿行業領域安全生產重大事故隱患的通知》(梅市應急〔2023〕38號)一並抓好貫徹落實。
附件:梅州市危險化學品和工貿行業重大事故隱患專項排查整治2023行動實施方案
梅州市應急管理局
2023年5月19日
附件
梅州市危險化學品和工貿行業重大事故隱患專項排查整治2023行動實施方案
為進一步鞏固我市危險化學品安全風險集中治理和工貿行業安全生產專項整治“百日清零行動”成果,持續深入排查治理危險化學品和工貿行業重大事故隱患,根據全國、全省、梅州市重大事故隱患專項排查整治2023行動總體方案和國務院安委會、省安委會以及市安委會的部署要求,特製定梅州市危險化學品和工貿行業重大事故隱患專項排查整治2023行動實施方案。
一、工作目標
通過專項行動,督促危險化學品、工貿行業企業落實主要負責人研究組織部署、落實全員責任、危險作業整治、外包外租整治、應急救援演練等5項重點工作要求,依據《化工和危險化學品生產經營單位重大生產安全事故隱患判定標準》、《煙花爆竹生產經營單位重大生產安全事故隱患判定標準》和《工貿企業重大事故隱患判定標準》,全麵摸清並動態掌握本企業重大事故隱患底數,對標對表開展自查自改;各級應急管理部門聚焦本地區風險較高的危險化學品生產、經營、儲存企業、煙花爆竹批發倉庫、鋼鐵、粉塵涉爆、液氨製冷等重點企業,並結合本地區實際,精準確定專項整治範圍,開展重大事故隱患專項排查整治,精準嚴格執法,大力推動危險化學品和工貿行業重大事故隱患得到係統治理,重大風險防控取得明顯成效,全市安全生產形勢持續穩定向好。
二、主要內容
(一)企業層麵:突出危險化學品、工貿行業企業主要負責人落實安全生產“第一責任人”法定職責,帶動企業全員安全生產崗位責任落實,切實提高企業隱患排查和整改的質量。建立健全並落實本單位全員安全生產崗位責任製、組織排查整改進而消除重大事故隱患是主要負責人的法定義務。各縣(市、區)應急管理局、梅州高新區要督促企業主要負責人在全麵落實安全生產法規定職責基礎上,突出抓好以下五項工作:
1.研究組織本企業重大事故隱患排查整治。
(1)企業主要負責人要學習研究本行業領域重大事故隱患判定標準或重點檢查事項,組織工藝、技術、設備等部門研究部署開展對標對表自查自改。
(2)組織建立企業重大事故隱患台賬清單,實行閉環管理。能立即整改的,要迅速整改;需要一定時間整改的,要明確責任人、措施、資金、期限和應急預案,並按分級屬地原則向負有安全監管職責的行業主管部門報告。
(3)專項行動期間,及時吸取國內外發生的典型事故教訓,迅速組織排查整治本企業同類事故隱患。
(4)專項行動期間,主要負責人每季度要帶隊對本單位重大事故隱患排查整治情況至少開展1次檢查(危險化學品、煙花爆竹、粉塵涉爆、液氨製冷、金屬冶煉等高危行業領域企業每月至少1次)。
2.落實全員安全生產崗位責任,發揮管理團隊和專家作用。
(1)企業主要負責人要建立健全全員安全生產崗位責任製, 明確從主要負責人到一線從業人員(包括勞務派遣人員、實習生等)的安全生產崗位責任,實現企業安全生產責任全員全崗位全流程全覆蓋、安全生產責任全過程可追溯。
(2)突出管理團隊安全責任落實,組織製定企業各分管負責人安全生產職責清單和本次專項行動工作清單。
(3)按照《安全生產法》等相關法律法規規定,設置企業安全生產管理機構或者配備專兼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
(4)根據需要聘請行業領域安全生產專家強化技術指導,精準查找重大事故隱患、科學治理重大事故隱患,提高隱患排查和整改的質量。
3.組織對動火等危險作業開展排查整治。
(1)企業主要負責人要深刻吸取違規動火引發的重特大事故教訓,組織開展1次全員安全警示教育活動。
(2)嚴格履行電氣焊等動火作業審批手續,督促作業人員嚴格遵守消防安全操作規程,明確現場監護人員,嚴格落實消防安全措施檢查和作業過程監督。
(3)組織對電氣焊設備進行全麵安全檢查,嚴禁帶病作業,不得使用淘汰或危及安全的電氣焊設備。
(4)舉一反三組織對動火等危險作業人員、“兩電一容”等特殊作業人員以及易產生重大事故隱患的其他關鍵崗位人員落實崗位責任情況進行1次全麵排查,嚴禁聘用和招請未經安全培訓合格、未取得相關證書的人員在特種作業崗位上崗作業,明確“誰招請無證人員,誰負責任”的管理製度。
(5)舉一反三全麵排查本企業涉有限空間、臨時用電、高空作業等特殊作業風險點,逐一落實風險辨識警示、培訓教育、作業審批和現場監護等安全措施。
4.組織對外包外租等生產經營活動開展排查整治。
(1)企業主要負責人要針對本企業生產經營項目和場所外包外租(包括委托、合作等類似方式)情況組織開展1次全麵排查,重點檢查是否存在承包承租方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或者相應資質以及雙方未簽訂安全生產協議、安全生產管理職責不清等問題,不符合法律法規規定的要堅決依法處理。
(2)將外包外租等生產經營活動納入本企業安全生產管理體係,加強統一協調、管理,定期進行安全檢查,發現安全問題的及時督促整改。
(3)各類工業園、分租式廠房的業主單位或管理機構,要明確出租、承租雙方安全職責,持續開展違規分租、違規電氣焊作業、違規儲存易燃易爆物品、違規占用堵塞生命通道等突出問題自查自糾自改。
5.組織開展事故應急救援演練活動。
(1)企業主要負責人要根據本行業領域事故特點,至少組織開展1次事故應急救援預案演練(危險化學品、煙花爆竹、粉塵涉爆、液氨製冷、金屬冶煉等高危行業領域企業每半年至少1次)。
(2)通過定期演練、安全教育培訓等,讓全體從業人員主動落實安全生產崗位責任,熟知安全逃生出口(或避災路線),切實提高從業人員應急避險意識。
(二)政府監管部門層麵:各縣(市、區)應急管理局、梅州高新區要重點聚焦危險化學品生產、經營、儲存企業、煙花爆竹批發倉庫、鋼鐵、粉塵涉爆、液氨製冷等重點企業,嚴格按照《化工和危險化學品生產經營單位重大生產安全事故隱患判定標準》、《煙花爆竹生產經營單位重大生產安全事故隱患判定標準》和《工貿企業重大事故隱患判定標準》以及重點檢查事項,狠抓精準嚴格執法;同時要統籌本地區危險化學品和工貿行業風險、企業數量和監管執法力量實際,針對性確定重點整治範圍。突出抓好以下六項工作:
1.大力宣傳排查整治標準要求。各縣(市、區)應急管理局、梅州高新區要結合6月份的“安全生產月”專題活動,將重大事故隱患排查整治和應急演練作為重要內容,廣泛開展重大事故隱患判定標準的宣傳學習,特別是最新出台的《工貿企業重大事故隱患判定標準》(應急管理部令第10號)宣傳學習,通過各類媒體充分宣傳其主要內容,推動企業和各級應急管理部門準確把握和嚴格執行重大事故隱患判定標準。要把整治的重點內容、重大隱患判定標準、重點檢查事項通知傳達到本行業領域企業單位,並采取多種方式開展宣傳解讀。
2.建立全市工貿企業重大事故隱患數據庫。各縣(市、區)應急管理局要使用省執法信息係統的執法對象庫,通過行業領域、企業標簽核準(通過移動端或 PC 端的“企業信息庫”編輯企業標簽,選定“鋼鐵、粉塵涉爆、液氨製冷”等標簽),建立健全轄區內冶金、有色、建材、機械、輕工、紡織、煙草、存在粉塵爆炸、使用液氨製冷、存在硫化氫、一氧化碳等中毒風險的有限空間企業清單,做到底數清、目標明。省廳將在2023年5月底前通過省執法信息係統建立工貿企業重大事故隱患檢查事項清單(包含11個清單:綜合、冶金、有色、建材、機械、輕工、紡織、煙草、存在粉塵爆炸、使用液氨製冷、存在硫化氫或一氧化碳等中毒風險的有限空間重大事故隱患檢查事項清單)。各縣(市、區)應急管理局要使用省執法信息係統開展專項執法檢查,結合此次專項行動工作要求,熟練掌握重大事故隱患重點檢查事項,通過專項、臨時計劃,選定重大事故隱患檢查事項清單,按照時間節點穩步開展專項執法檢查。
3.開展監管執法人員專題培訓。各縣(市、區)應急管理局要利用企業自查自改階段的時間(2023年6月30日前),集中對監管執法人員開展安全生產專題培訓。專題培訓要結合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和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重點學習重大事故隱患判定標準、判定情形、重點檢查事項及相關法律法規標準,提高專業素養和法治素養,提升監管執法人員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水平。
4.聚焦排查整治重點精準嚴格執法。各縣(市、區)應急管理局要針對企業主要負責人五項重點任務落實情況精準嚴格執法。對企業自查查出的重大事故隱患,已按規定報告並正在采取有效措施消除的,依法不予行政處罰。對執法檢查中發現的重大事故隱患要緊盯不放,督促企業堅決整改落實到位,嚴禁以罰代管、罰而不管。對排查整治不力導致重大事故隱患依然存在或發生事故的,要依法對企業和企業主要負責人實行“一案雙罰”;重大事故隱患長期存在並多次受到處罰的,依法提請地方人民政府予以關閉並落實企業主要負責人行業禁入規定;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機關追究刑事責任。根據監管執法情況,定期通報一批、約談一批、聯合懲戒一批、停產整頓一批,並在政務網站或主流媒體分期分批公布安全生產典型執法案例(含危險作業罪)。
5.建立倒查機製嚴格問責問效。各縣(市、區)應急管理局、梅州高新區要理直氣壯開展約談通報,對排查整治不力的有關地區嚴肅指出存在的突出問題,情況嚴重的按規定予以問責處理。要建立安全監管執法責任倒查機製,嚴格執行“誰檢查、誰簽名、誰負責”,對明明有問題卻查不出或查出後跟蹤整改不到位導致發生事故的,嚴肅追責問責,構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機關追究刑事責任。
6.創新監管和服務方式切實提升監管執法效能。各縣(市、區)應急管理局、梅州高新區要積極運用“四不兩直”、明查暗訪、異地執法、交叉互檢等工作方式不斷提高執法質量,避免走形式、走過場;對於涉及多部門、區域性違法違規行為的,要強化信息通報共享和部門協調聯動,開展跨部門聯合執法檢查、聯合信用監管。要依托“互聯網+監管”等信息手段加強部門間互聯互通,對於大數據排查發現的屢查屢犯的企業負責人和重點企業實施精準有效監管;對不重視安全生產、發生較大及以上等級事故的中央駐粵企業、地方國有企業,由應急管理部門、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落實約談製度,嚴肅追究央企廣東分公司甚至企業總部的責任。各縣(市、區)應急管理局要結合實際組織專家對重點地區、重點企業幫扶指導,積極服務企業對電焊等特種作業人員的排查整治工作,及時提供特種作業人員培訓和考核發證服務。
三、工作階段安排
專項行動分四個階段,各縣(市、區)應急管理局、梅州高新區和企業要按照各階段工作重點有序壓茬推進。
(一)動員部署(2023年5月25日前)。各縣(市、區)應急管理局、梅州高新區要製定印發專項行動方案,聚焦安全生產重大事故隱患或重點檢查事項等,召開專題會議動員部署。
(二)企業自查自改和政府部門幫扶(2023年6月30日前)。企業認真開展自查自改,建立安全生產重大事故隱患台賬。各縣(市、區)應急管理局、梅州高新區對重點地區、重點企業開展幫扶,完成安全執法隊伍專題培訓。組織開展好“安全生產月”活動。
(三)部門精準執法(2023年12月31日前)。各縣(市、區)應急管理局要聚焦危險化學品、工貿行業安全生產重大事故隱患和重點檢查事項,聚焦第一責任人履職情況,深入企業、一線開展精準執法檢查,嚴查各類非法違法和違規違章行為。通過差異化的執法處罰措施強化政企互信,推動企業真查真改並按規定主動報告重大事故隱患。
(四)總結提高(2023年12月)。全麵總結專項行動取得的成效,係統梳理好經驗、好做法,積極推動互學互鑒,不斷完善安全生產製度措施,健全完善長效工作機製。
四、工作要求
(一)提高政治站位,科學統籌謀劃。各縣(市、區)應急管理局、梅州高新區要深刻吸取近期生產安全事故教訓,充分認識做好重大事故隱患排查整治的重要性,強化紅線意識,提高政治站位,堅持底線思維,以責任落實為主線,認真貫徹國家、省和市有關工作要求,周密安排部署,細化實施方案。要明確主管領導牽頭抓總,結合本地區行業領域實際情況完善排查整治內容,加強組織推動,進一步細化責任分工,健全工作機製,狠抓末端落實,查問題、除隱患、防事故,牢牢守住安全底線,確保專項行動取得實效。
(二)嚴格自查自改,強化督導推動。各縣(市、區)應急管理局、梅州高新區要督促企業對照各行業重大事故隱患判定標準和判定情形認真自查自改自報,對重點行業企業開展全麵檢查,按照一企一冊的原則,建立完善整治台賬,聚焦問題、突出重點,督促企業全麵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企業主要負責人要主動抓、親自抓,把整改責任和措施落實到每一個崗位、從業人員,落實到每一台設施、設備。市應急管理局將根據工作需要不定期調度專項整治行動進展情況,對工作不紮實、成效不明顯的地區進行通報批評。
(三)緊盯重點企業,從嚴督導執法。各縣(市、區)應急管理局、梅州高新區要按照安全生產分類分級行政執法規定,及時組織對本地區所有重點企業開展執法。對自查自改重大隱患數量報告為零或較少的企業,實施重點檢查。要堅持從嚴執法,加大“一案雙罰”“行刑銜接”行政處罰力度。要對轄區專項行動各階段工作落實情況全麵開展核查抽查,對企業集中或工作薄弱的地區開展針對性幫扶指導,通過一級抓一級,一級帶一級,推動一線監管執法人員精準嚴格執法,著力解決安全監管執法“寬鬆軟虛”問題。
(四)廣泛宣傳培訓,營造濃厚氛圍。各縣(市、區)應急管理局、梅州高新區要督促企業通過安全培訓、媒體分享等多種方式,廣泛宣講安全知識和典型事故案例,引導教育員工增強安全意識,推動形成防範解風險隱患的共識。要在本單位官方網站、微信公眾號等政務新媒體上開辟專欄,采取多種形式加大對排查整治過程中正反兩方麵典型的宣傳力度。對重大事故隱患排查治理工作開展紮實、工作力度大、成效顯著的企業要進行宣傳報道;對工作開展不力、現場隱患較多、問題嚴重的企業要進行公開曝光,做到查處一案、教育一片、警示一方,形成濃厚的安全生產氛圍。
(五)定期收集彙總,按時統計報送。各地每月26日前報送《梅州市危險化學品和工貿行業企業重大事故隱患專項排查整治2023行動進展情況調度表》(見附件),首報時間為:2023年5月26日前。要定期彙總專項行動相關數據,及時掌握排查整治進展情況,協調解決行動過程中存在的突出問題,認真總結好的經驗做法,並落實專人負責,按時報送相關材料,並將貫徹落實情況分別於2023年8月3日、2023年12月1日前報送市安委會辦公室。
聯係人:溫海文、劉梓佳,聯係電話:2396922。
附件:梅州市危險化學品和工貿行業企業重大事故隱患專項排查整治2023行動進展情況調度表
附件
梅州市危險化學品和工貿行業企業重大事故隱患專項排查整治2023行動進展情況調度表
單位 時間:2023年 月 日
1.調度表自5月份開始上報,每月26日前上報截至上月報送以來的累計情況。
2.調度表內容應圍繞專項排查整治工作並對照方案具體要求如實填報,特別是對企業自查情況進行抽查檢查時,要深挖細查,查出真問題。如:電焊等人員無證上崗作業,既要通過現場檢查發現問題,也要通過對企業動火等特種作業存單進行檢查核實來發現問題;外包外租管理混亂,是指符合以下情形之一的:承包承租方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未取得相應資質,雙方未簽訂安全生產協議,安全生產管理職責不清,未納入本企業統一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