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1日上午,“李展望中醫閣”在梅縣區程江鎮古塘村衛生站揭牌啟用,這也是梅州城區首個落成並投入使用的村級衛生站“中醫閣”。市衛健局中醫科科長李立威、區衛健局局長鍾匡仁、程江鎮副鎮長馮偉忠等相關負責人出席儀式並為中醫閣揭牌。
“李展望中醫閣”總投入二十多萬元,占地麵積約150平方米,分上下兩層。中醫閣麻雀雖小,五髒俱全:候診室、診室、藥房、理療室、廢物處置室、家庭醫生簽約室等,布局分明設置齊全,並配備有熏蒸床(桶)、腰椎牽引床、頸椎牽引凳、腰椎複位凳、低中頻脈衝治療儀、電子針療儀、多功能一體治療儀等中醫診療器材。村醫李展望正在診室為前來就診的群眾望聞問切,候診室不少市民正在排隊等候。一大早從水車鎮趕來看病的黃阿姨是李展望的“老病號”了,她說:“一直都是找李醫生看病的,以前手關節痛,被他治好了,這幾天頸椎痛,所以又過來找他做針灸,順便再開點藥,中醫效果很好。”

“我們是以中醫特色治療為主,目前能夠開展針灸、穴位推拿、拔罐、艾灸、骨傷複位、中藥汗蒸療法、中藥熱熨敷等多項中醫適宜技術。一天大概有二、三十個病人,基本都是一些常見病、慢性病。”李展望告訴筆者,中醫講究治未病、固本培元,客家人素來信中醫、用中藥,隨著中醫藥事業的快速發展,中醫藥文化也更加深入人心。“我們會繼續傳承中醫藥,為廣大群眾服務。”李展望說。



梅縣區為進一步延伸中醫藥服務範圍,方便居民在家門口就能得到“簡便廉驗”的基本中醫藥服務,今年在全區範圍內遴選有一定基礎、條件相對較好、群眾需求量相對較大,並能提供如針灸、推拿、拔罐、刮痧、熏洗、中成藥等 6類以上中醫適宜技術服務的村衛生站作為建設“中醫閣”試點單位,以點帶麵,提升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和水平,進一步滿足城鄉居民對中醫藥服務的需求,實現小病在基層、大病到醫院的分級診療目標。“李展望中醫閣”就是首批試點建設單位。 “今天,李展望中醫閣正式揭牌投入使用,相信將為全區村級“中醫閣”建設起到很好的示範帶動作用,希望廣大基層醫生能夠積極鑽研中醫藥適宜技術,努力提升中醫藥服務水平,為群眾提供更安全、優質、便捷的中醫診療服務。”區衛健局副局長梁碧梅表示。



近年來,梅縣區加快推進中醫藥事業發展步伐,召開“一帶一路”暨傳承創新中醫藥發展院士研討會,創建全國基層中醫藥工作先進單位,搭建中醫專科聯盟平台,建設中藥智能化配劑中心,傳承創新中醫藥文化,布局中醫藥健康產業,積極探索客家山區中醫藥發展之路。
梅縣區還先後投入近5億元完善全區中醫藥基礎設施建設:改擴建區中醫醫院中醫樓、門診樓,新建綜合大樓等,新建18間鎮級衛生院中醫館,新建或改擴建村衛生站309間,打造以區中醫醫院為龍頭,鎮級衛生院為樞紐,村衛生站為網底的城鄉中醫藥三級服務體係。2018年區中醫醫院成功創建“二甲”,5間鄉鎮衛生院中醫館被評為“五星級”中醫館,“四星級”以上中醫館超五成,224間村衛生站能夠為群眾提供4項以上中醫適宜技術,讓中醫藥在梅縣區的土地上遍地開花,推動健康梅縣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