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一思想 同心協力
推動全市衛計事業健康發展
——2017年全市衛生計生工作報告
(2017年2月27日)
市衛生計生局局長、黨組書記林雨蘭
這次會議的主要任務是回顧過去一年的工作情況,部署今年的工作計劃,動員全市衛計係統幹部職工進一步統一思想,大力推進健康梅州建設,實現我市衛計事業的快速發展。市委、市政府對這次會議高度重視,市政府張晨副市長親臨大會指導,待會還要作重要講話,我們要認真學習領會,抓好工作落實。按照會議的安排,我代表市衛生計生局作如下工作報告。
一、2016年工作回顧
過去一年來,我們緊緊圍繞進一步加快梅州振興發展的目標,按照省衛計委的工作要求和建設衛生強市的工作部署,大力推動衛計事業改革發展,各項工作取得較好成效。
(一)衛生強市建設全麵啟動。去年3月1日,市委、市政府召開了全市衛生工作會議,印發了建設衛生強市的三個文件,在全省率先啟動建設衛生強市,受到省的充分肯定。目前,全市衛生創強項目共35項,項目投入規模達135.8億。各縣(市、區)全麵啟動衛生創強工作,力爭在三年內成功創建為衛生強縣(市、區),均已製定具體的實施方案,正在推進各項建設。五華、興寧2個人口上百萬的縣(市)以“創三甲”為重點,加快提升縣級醫院水平;梅縣區側重在資金投入和隊伍建設方麵加大力度,對每個村衛生站建設給予10萬元補助;蕉嶺縣大力推進醫聯體一體化建設,縣財政向每個鎮衛生院下撥80萬元建設資金;大埔縣對4個鎮衛生院啟動了整體搬遷;平遠縣正在建設醫療服務中心;豐順縣高度重視村醫隊伍的建設,縣財政為每位在職村醫每月發放1000元的補助;梅江區家庭醫生簽約服務項目實施效果明顯,加強與市人民醫院合作,大力引進專家下沉基層開展服務。
(二)醫改步伐不斷加快。積極推動落實縣級公立醫院改革各項措施,全市所有縣級公立醫院共17家全麵取消了藥品加成,實行了零差率銷售,及時調整醫療服務價格,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成果不斷鞏固。積極做好縣級公立醫院醫藥價格改革工作,對市人民醫院、粵東醫院、大埔縣和豐順縣公立醫院進行了醫療收費價格調研。加強公立醫院財務管理,積極推進縣級公立醫院成本核算,興寧市人民醫院被選為全省8個縣級公立醫院開展成本核算工作試點之一。加快建立現代醫院管理製度,探索建立法人治理結構。初步建立分級診療製度,下發了《關於開展梅州市分級診療工作的通知》,正在逐步推行。啟動了衛生計生事業發展和醫療衛生服務體係“十三五”規劃編製工作。
(三)計生服務管理改革順利推進。召開了全市計生工作會議,啟動實施“全麵兩孩”政策,積極應對新形勢,提升婦幼健康服務能力,加強產科、兒科建設,出生缺陷綜合防控項目列入市政府民生實事並已完成年度目標任務,項目建設順利實施;建立了市級危重孕產婦救治中心和重症新生兒救治中心。認真落實家庭發展利益導向政策,積極開展“幫扶救助計生困難家庭”、計生協會會員日等活動,紮實推進計生基層群眾自治、計生“三結合”項目等工作。有序開展流動人口衛生計生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試點工作,基層計生基礎性工作不斷鞏固。
(四)重大疾病有效防控。全市重大傳染病疫情形勢總體平穩,H7N9禽流感、登革熱、手足口病等疫情得到有效控製。有效應對公共衛生突發事件,衛生應急能力穩步提升。省衛生縣城和省、市衛生鎮村創建工作紮實推進,全年全市共創建省衛生村272個、市衛生村391個;蕉嶺、大埔鞏固省衛生縣城工作順利通過複審,平遠成功創建為省衛生縣城,實現了全市省衛生縣城的全覆蓋;五華、豐順在全市率先啟動國家衛生縣城創建工作,我市城鄉環境進一步改善。預防接種門診分級評審工作全麵完成。免疫規劃工作安全有序開展,持續保持較高水平,開展了脊髓灰質炎滅活疫苗(IPV)納入國家免疫規劃試點工作。艾滋病、結核病等防治工作進一步加強,嚴重精神病患者管理治療水平不斷提升。順利推進項目建設,市疾控中心實驗大樓預計今年上半年投入使用,市人民醫院負壓病房正在建設,疾控中心檢驗檢測能力進一步加強,食品安全風險監測能力建設項目獲得中央資金投資,高精尖設備ICP-MS投入使用,成為粵東地區六個地市疾控係統中首個裝備ICP-MS的單位。
(五)中醫藥事業有新發展。市中醫醫院改造升級工程加快推進,成功爭取省建設資金1000萬元,正與省中醫院商討建立區域中醫醫療服務協作關係;中醫藥建設項目進展順利,全市中醫館項目建設成效明顯,共實施中醫館建設項目133個,基層實現了中醫藥服務全覆蓋,已建場館均符合診療服務流程布局;全國基層中醫藥工作先進單位創建覆蓋麵進一步擴大,中醫重點專科、特色專科建設進一步加強,基本完成中醫藥適宜技術推廣基地建設,完成了中醫醫療資源與服務能力統計調查工作,開展了“弘揚大醫精誠精神,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主題活動。
(六)其他各項工作紮實開展。一是醫聯體試點建設取得階段性成果。市政府在平遠召開了全市醫聯體建設工作推進會,在全市全麵推廣市、縣、鎮醫聯體建設,市人民醫院與各縣(市)人民醫院啟動了“五個一”對口幫扶工作,啟動實施縣級人民醫院設備裝備建設和專科特設崗位工作,縣級醫院服務能力進一步加強。二是積極開展改善醫療服務行動計劃,聯合公安等相關部門加大打擊醫鬧力度,改善醫患關係,維護醫療秩序。三是加大人才隊伍建設。科技教育工作有序開展,醫學院新增本科專業的教學質量進一步提升;訂單定向人才需求招收工作順利推進;醫師培訓工作力度進一步增強,市人民醫院建立了全省首家縣級醫院眼科能力建設區域培訓中心。四是血液采供以及無償獻血工作有序開展。獻血量同比增長9.6%,保障了全市臨床急救用血需求。五是執法監督力度加強。深入開展日常監督,開展專項整治,落實依法行政工作措施。六是宣傳工作紮實開展,全民健康素養促進行動有序實施。七是信息化建設工作順利推進。八是對外交流合作成效明顯。由我市組建的省第28批“援非”醫療隊順利開赴非洲,代表國家開展醫療援助工作,得到了國家駐赤道幾內亞經濟商務參讚處的表揚。九是醫療衛生重點項目進展順利。市人民醫院新大樓建設已進入立項、圖紙設計等項目前期準備工作,預計今年9月份動工;市中醫醫院綜合大樓建設項目已完成招投標工作,預計7月份動工;市第三人民醫院已完成橋梁建設,門診住院大樓已動工;市婦幼保健計生服務中心已完成選址工作,正在進行前期規劃設計;東山醫院、紫合醫院等民營醫院正在推動征地拆遷和前期設計等工作。
同誌們,2016年我們取得了可喜的成績,離不開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離不開各級黨委和政府、各有關部門以及衛計工作分管領導的大力支持,離不開全市衛計隊伍的共同努力。在此,我代表市衛生計生局,向全市衛計戰線上的同誌和關心支持衛計事業的各位領導、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謝!
我們在看到成績的同時,也要清醒認識到當前存在的問題和不足,我市的醫療資源總量不足,醫療衛生整體服務能力偏弱,縣級和基層醫技人才缺乏,資金配套不足,政府辦醫主導地位需進一步強化,離國家和省要求90%病人不出縣的目標還有較大差距,此外,我市的公共衛生體係建設仍需進一步加強,計劃生育服務管理急需加快改革完善,麵對這些問題,我們必須采取有力措施,切實加以解決。
二、2017年工作計劃
(一)合力推進衛生創強工作。加強與省衛計委的溝通聯係,盡快製定出台衛生創強工作的評價體係。認真對照“衛生強市”創建活動《責任分工表》,一鼓作氣,全力以赴加快項目建設。各縣(市、區)按照市、縣衛生創強工作計劃,積極爭取黨委政府支持,狠抓項目建設。盡快完善衛生“兩基”示範鎮創建活動的驗收方案,對去年的創建對象進行評估驗收。
(二)進一步落實深化醫改重點工作。積極爭取黨委政府的重視,切實加強對醫改工作的領導。啟動城市公立醫院改革,認真領會改革的精神,做好提前準備,全麵估算改革的成本,組織開展城市公立醫院改革專題調研,全麵進行摸底評估,製訂好改革方案。繼續鞏固縣級公立醫院改革成效,重點解決價格補償和財政補償不到位以及人事分配製度不合理的問題。加強交流合作和對口幫扶,進一步推進醫聯體建設,推動建立分級診療製度,推進全市醫療服務價格改革,提升基層醫療服務能力。推進基本公共衛生計生服務項目。完善年度醫改考核方案,確保順利完成各項醫改任務。
(三)積極推進計生服務管理改革。依法實施“全麵兩孩”政策,完善相關配套政策和製度,及時回應社會關切。改革完善計生服務管理,製定計生目標管理責任製考評辦法和年度考核方案,堅持嚴格落實“一票否決”製度。進一步促進計生家庭發展,增強計生困難家庭生活保障水平,完善全麵兩孩政策銜接,落實利益導向製度,今年將城鎮獨生子女父母計生獎勵標準從每人每月80元提高到120元。繼續開展打擊“兩非”、采血鑒定胎兒性別等專項行動,有效治理出生人口性別比。鞏固加強基層基礎工作,穩定縣鎮計生行政管理、技術服務和群眾工作隊伍。提升婦幼健康服務能力,實施婦幼安康工程,加快推進出生缺陷綜合防控項目建設,繼續實施免費孕前優生健康檢查項目,加快推進縣級孕產婦和新生兒急危重症救治中心建設。探索計生工作新方法,進一步完善宣傳倡導、政策推動、綜合治理等計生長效工作機製。堅持全麵鋪開流動人口雙向服務管理、網格化管理和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三項試點工作,深化區域協作,推進信息共享,堅持執行規範做實常態,做好政策調整執行,全麵落實流動人口計生證明電子化,積極開展流動人口集中服務管理專項活動。繼續做好計生家庭意外傷害保險、計生“三結合”項目、計生基層群眾示範工作。
(四)切實有效防控各類重大疾病。嚴格落實疾病防控措施,完善聯防聯控機製,有效應對H7N9禽流感、登革熱、手足口病等各類重大傳染病疫情。繼續抓好愛國衛生工作,嚴格落實“三個一”環境衛生製度,紮實開展城鄉病媒生物防製、創建衛生縣城和衛生鎮村等工作。加強疫情監測預警和通報,堅決做到早期、果斷、快速、徹底處置疫情。繼續做好食品安全風險監測、地方病監測、公共場所衛生監測和病媒生物密度監測等工作。加強臨床診療工作,提高重症病例救治能力。加強應急能力建設,加快推進我市傳染病集中隔離留驗場所的建設,進一步提升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置能力。盡快規範預防接種工作,針對新修訂的《疫苗流通和預防接種管理條例》出台後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進行全麵梳理,提出解決辦法,確保疫苗供應安全有保障。進一步加強精神衛生工作,加快市第三人民醫院整體搬遷建設進度,提高嚴重精神障礙患者救治救助水平,加強部門協調,加大工作力度,提高檢出、治療和管理率,有效遏製精神病人肇事肇禍事件的發生。
(五)進一步提升醫療衛生服務質量。繼續開展改善醫療服務行動,切實改善醫患雙方行醫就醫體驗,增強群眾獲得感。強化醫療服務質量管理,加強醫療服務行為監管,保障醫療安全。繼續開展平安醫院建設,聯合相關部門實施打擊涉醫違法犯罪專項行動,各醫療機構要強化技防物防建設,完善安全防範製度,加強重點糾紛排查,充實應急安保隊伍,依法打擊醫鬧行為,嚴防涉醫暴力惡性事件的發生。推進中央預算內投資和鄉鎮衛生院標準化項目建設,確保按時完工。
(六)促進中醫藥事業上新的台階。加快市中醫醫院改造升級步伐,對照三甲中醫醫院的建設標準,積極推進基礎建設、人才引進、科室建設等重點工作,力爭早日建成三甲中醫醫院。充分利用外部資源,加強與省中醫院等知名中醫醫療機構的合作,積極構建中醫遠程診療、名中醫多點執業等服務體係,構建省帶市、市帶縣的中醫服務聯動機製,加快提升全市中醫服務水平。
(七)下大力氣抓好人才隊伍建設。結合自身的實際和發展的需要,認真研究製訂衛生人才的引進和培養計劃,切實營造尊重人才、尊重知識、尊重勞動、尊重創造的濃厚氛圍,激勵廣大醫務人員崗位建功、崗位成才。實施人才品牌戰略,組織開展“嘉應名醫”、“嘉應青年拔尖醫學人才”評選活動。廣泛采取“走出去、引進來”的有效措施,不斷擴大人才招聘力度,保障人才需求;探索推進薪酬製度改革,提高待遇水平,調動醫務人員工作積極性。加大人才培養力度,進一步提升醫學院的辦學水平和教學質量,紮實開展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和全科醫生轉崗培訓,市人民醫院積極爭取獲得國家醫師規範化培訓基地的資格,加強與衛生院校、高水平醫療機構的合作,采取“傳幫帶”等形式,提升人才素質。
(八)進一步加快衛計信息化建設。按照我省全民健康信息化“一網兩平台三庫”建設思路,著力推進全省統一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管理信息係統項目的建設,依托電子政務外網和統一數據共享交換平台,構建市級人口健康信息平台,擴大人口健康信息平台覆蓋麵,推進以電子病曆為核心的醫院信息化建設,整合全員人口信息、電子健康檔案和電子病曆三大數據庫資源,建立公共衛生、計劃生育、醫療服務、醫療保障、藥品供應、綜合管理等6大業務係統,實現全市醫療衛生機構互聯互通、信息共享、業務協同。實施“健康醫療信息惠民計劃”,推行網上預約、遠程醫療、分級診療、移動支付、檢查檢驗結果查詢、互聯網健康谘詢等應用,為群眾提供優質服務。
(九)統籌抓好其他重點工作。繼續推進行政審批製度改革和政府職能轉變。繼續抓好依法行政工作,貫徹落實依法行政工作要點,認真做好行政許可審批事項。進一步加強綜合監督執法,開展重大法律法規落實情況的監督檢查,組織實施日常監督和重點問題的專項整治。加大衛計宣傳力度,針對2017年重點工作任務,圍繞衛生創強、全麵兩孩政策、疫情防控、健康知識、先進典型和經驗推廣等,做好主動宣傳和正麵宣傳。繼續加強健康教育和健康促進工作,不斷提高群眾健康素養。加強輿情監測和媒體溝通,做好信訪工作,積極回應社會關切,維護社會穩定。紮實開展血液采供和無償獻血工作,保障血液安全和血液供應。加快推進市人民醫院新大樓建設、市婦幼保健計生服務中心(市婦女兒童醫院)選址擴建、市第三人民醫院整體遷建、東山醫院和紫合醫院建設等重點項目建設。重視各級團組織的建設,發揮廣大青年團員在衛計係統中的生力軍作用,積極開展青年文明號創建和誌願服務工作。認真做好“援非”醫療隊人員及家屬慰問、精準扶貧、安全生產、工青婦等工作。
(十)全麵加強黨風政風行風建設。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係列重要講話精神以及中央、省、市有關會議精神,進一步強化黨員幹部的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和看齊意識,自覺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始終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進一步加強作風建設,黨員幹部帶頭遵守中央八項規定,做到講規矩、守紀律。進一步維護行業作風,自覺遵守“五不準、五嚴守”,維護衛計係統良好形象。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切實落實好全麵從嚴治黨和黨風廉政建設的主體責任,堅持“一崗雙責”,做到與業務工作同部署、同檢查、同落實。加強思想道德教育和法紀教育,做到教育與懲戒並舉,增強黨員幹部遵紀守法的意識。加強製度建設,強化風險防控,做到製度管人。通過全麵開展黨風政風行風建設,營造衛計隊伍風清氣正的良好氛圍。
同誌們,我市的衛生計生事業迎來了最好時期,讓我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堅定信心,乘勢而上,勇於創新,紮實工作,為早日建成衛生強市、打造健康梅州作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