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態化防控、保障經濟社會秩序恢複!梅州發布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第6號通告
來源:本網
時間:2020-05-25 14:58:41
瀏覽:-
字號:
大
中
小
梅州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通告
(第6號)
當前,我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態勢持續向好,已進入疫情防控常態化階段,而國外疫情仍持續蔓延,存在境外輸入、境內反彈的風險,為推進全市常態化疫情防控工作,落實常態化防控措施,保障經濟社會秩序全麵恢複,現就有關事項通告如下:一、認真做好個人防護。請市民群眾增強自我防護意識,養成勤洗手、多運動、用公筷等良好個人生活習慣,食物煮熟煮透,不接觸和食用野生動物,咳嗽、打噴嚏時注意遮擋,室內常通風,保持1米以上的社交距離,減少非必要的聚集性活動。進入封閉場所,以及“兩站一場”等場所要主動配合測體溫、掃粵康碼,隨身攜帶口罩,與他人小於1米距離接觸時佩戴口罩。醫療機構工作人員,在密閉公共場所工作的營業員、保安員、保潔員、司乘人員、客運場站服務人員、警察等人員以及就醫人員要佩戴口罩。出現身體發熱等不適時,佩戴口罩前往正規醫院發熱門診就診,如實告知醫生近14天內旅居史,與可疑發熱咳嗽患者、疫情高發地區和入境人士接觸暴露史。需要檢測新冠病毒的市民,可在全市39個便民新冠病毒核酸檢測采樣點(詳見附件)進行采樣檢測,費用自理。二、營造清潔衛生環境。市民群眾、各有關單位要深入開展愛國衛生運動,清除衛生死角,保持各類公共場所和家庭環境衛生,科學做好公共場所、公共設施、公共交通工具、小區樓道電梯和封閉場所等區域的通風消毒。三、配合健康服務管理。請外來人員抵梅當天主動如實申報粵康碼。各縣(市、區)和市有關部門可根據疫情防控需要,采取體溫檢測、粵康碼查驗等措施,抵梅人員應當積極配合。一旦發現聚集性疫情,立即撥打應急處置小組熱線電話110,處置小組可劃定一定範圍的重點防控區域和重點防控人群,有關場所和人員應按規定配合做好流行病學調查、核酸檢測、隔離醫學觀察等健康服務管理措施。四、嚴防境外輸入疫情。全麵落實我省境外疫情輸入防控措施,強化社區排查,對在入境口岸所在地隔離期滿的抵梅人員,納入社區健康管理。五、落實社區管理措施。各縣(市、區)要落實外來人員粵康碼查驗、登記管理等防控措施。在落實防控措施的基礎上,社區內各項服務設施、服務站點、生活場所和公共場所全麵開放。出現疫情的社區嚴格做好密切接觸者排查和隔離管理,做好終末消毒,必要時采取限製人員聚集性活動、封閉式管理等措施。六、有序恢複正常秩序。在落實防控措施前提下,全麵開放商場、寫字樓、超市、賓館、餐館、農貿市場等工作生活場所;采取預約、限流等方式,開放公園、旅遊景點、運動場所,以及圖書館、博物館、美術館等室內場館;可舉辦各類必要的會議、會展活動等。按照省、市有關部門的通知和相關技術指南,在確保防控措施落實到位的前提下,逐步穩妥開放密閉式娛樂休閑場所。上述場所要嚴格落實測體溫、掃粵康碼等措施。七、逐步全麵返校複學。全市中小學校、大中專院校有序複課,分期分批安排學生返校複學。疫情重點國家和地區返梅師生員工,實施集中或居家隔離醫學觀察14天並核酸檢測陰性後,經學校批準方可返校。落實學校防控主體責任,學校應掌握師生員工每日健康狀況和返校前14天的動向,做好師生員工健康監測,規範學生發熱症狀預警處置,及時甄別處置常見傳染病。做好室內外環境衛生,加強師生聚集場所和公共區域的通風、清潔、消毒,落實各項食品安全管理措施。八、落實單位防控責任。企事業用人單位履行主體責任,優化日常防控管理,做好公共區域通風、清潔、消毒,完善應急處置預案。建立員工健康申報和體溫監測製度,落實人員出入登記管理,控製會議頻次和規模,盡量使用視頻、電話會議等方式,采取分區作業、分散錯峰就餐等措施,盡量減少人員聚集。梅州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
疫情防控指揮部
2020年5月22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