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0日,梅州市委辦、市府辦聯合印發《梅州市推動文化旅遊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明確了梅州文化旅遊業新的定位和目標任務,提出“大文旅、大產業、大發展”理念,製定了未來梅州文化旅遊發展的任務書和施工圖。
《意見》明確了梅州文化旅遊新的定位和目標任務,提出“大文旅、大產業、大發展”理念,製定了未來梅州文化旅遊發展的任務書和施工圖,以市民遊客需求為導向、以市民遊客滿意為目標,深化文旅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吃住行遊購娛+安全+智慧”全麵提檔升級。《意見》提出,要將文化旅遊業培育成為戰略性支柱產業和民生產業、幸福產業,力爭到2027年,全市年接待遊客突破2500萬人次,旅遊總收入突破210億元;到2030年,將梅州建成文化旅遊強市,打造成為具有世界知名度、在全球客家人中具有感召力的旅遊目的地。
《意見》的主要內容包括9個方麵共24項重點任務:
(一)優化產品供給質量 持續開發文化和旅遊深度融合產品。將更多的文物和文化資源納入旅遊線路。重點推進“非遺進景區”“非遺在社區”工作。大力發展“體育+文旅”“低空+文旅”“研學+文旅”“農業+文旅”“工業+文旅”“微短劇+文旅”等。開發一批非遺手信、文創產品。注重打造二次消費場景,通過開展夜間演藝、民俗活動、文化體驗等,延長遊客停留時間。 文創產品 推動旅遊發展助力“百千萬工程”。立足地域特色創新休閑體驗式旅遊、鄉村旅遊等業態,加快推動文化和旅遊特色鎮(村)、鄉村酒店(民宿)建設。 蕉嶺縣培鴻鄉墅 放大文化藝術“梅州現象”。打造特色“梅州係列”演出。推動《林風眠》《天風海雨梅花渡》等大型舞台藝術作品巡演。創排客家山歌劇《煙雨鬆口》(暫定名)、《鴿聲嘹亮》(暫定名)。推動客家文化藝術、非遺藝術等融入旅遊產業。 大型山歌音樂劇《林風眠》 (二)加強智慧文旅服務平台建設 全麵推廣服務平台應用。持續推進全市A級景區、公共文化場館接入“智遊梅州”,加快實現全市共用“一張圖、一套服務”。提升服務平台運營效能。 智遊梅州 (三)改善交通與旅遊公共服務設施 推動基礎設施提檔升級。打造旅遊交通窗口形象。提升旅遊景區景點通達能力。 (四)加強全方位宣傳推介 出台“引客入梅”政策。深化文旅交流合作。高質量建設國家級客家文化(梅州)生態保護區,用客家元素唱響“活態傳承”。擦亮“東亞文化之都”品牌,深化與當選城市的文旅交流。拓展境外文旅市場,不斷提升梅州文旅國際傳播力和影響力。策劃文旅市場“火出圈”活動。 (五)擦亮“長壽遊”品牌 培育壯大旅居產業。促進“泉、藥、醫、養、遊”一體發展。 (六)實施市場主體培強行動 發揮龍頭企業引領作用。壯大梅州文旅中小企業。 (七)推動重點項目和工作落地 活化利用嘉應古城;打造夜間經濟消費場景;加快推進蕉嶺農文旅融合發展、鬆口古鎮保護開發利用、廣東省全民國防教育基地和黃槐軍旅特色鎮建設、五華獅雄山遺址保護開發利用等重點項目。 嘉應古城 (八)推進改革創新賦能 引進社會力量參與公共文化服務體係建設。促進傳統企業轉型升級。持續優化文旅營商環境。 (九)營造良好旅遊市場環境 健全常態化監管機製。實施接訴即辦機製。完善安全風險防範體係。 《意見》還提出了強化組織領導、用地保障、政策支持、人才培養等保障措施,並對重點任務進行詳細分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