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我市召開客家文化(梅州)生態保護區建設工作推進會,市委常委、副市長趙東參加會議並講話。

會議通報了客家文化(梅州)生態保護區建設工作情況,大埔縣、豐順縣人民政府以及市財政局、嘉應學院客家研究院分別介紹相關工作經驗。
趙東指出,加強國家級客家文化生態保護區建設,是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舉措,是非遺係統性保護的重要載體,也是深入實施“百千萬工程”、建設蘇區融灣先行區的重要內容。各級各部門要進一步堅定文化自信,深刻領會客家文化(梅州)生態保護區建設的重大意義,堅持目標導向,全力推動保護區建設提質增效。一要強化非遺係統保護,加強數字化建設,對全市非物質文化進行地毯式普查、挖掘和認定,加大非遺展示館、傳習所、工坊等非遺場館建設,全麵提升整體性保護水平;二要創新傳承推動利用,堅持以文塑旅,積極推出非遺研學遊、主題體驗遊、文化休閑遊等非遺主題旅遊線路,推動保護區建設與旅遊深度融合發展,加大文創產品開發力度,打造有影響力的傳統工藝品牌,鼓勵非遺傳承人創新創業,帶動文旅產業創新、文旅事業發展,助推鄉村振興;三要廣泛深入展示傳播,提煉、總結客家文化的精髓,講好非遺故事,傳承弘揚優秀客家文化,積極探索非遺年輕化、時尚化的表達方式,不斷增強人民群眾非遺保護意識,提升群眾的參與感和幸福感。趙東要求,要進一步強化組織保障,在組織領導上加壓加力,在要素保障上抓緊抓細,在業務督導上從嚴從實,切實用好項目專項資金,確保客家文化(梅州)生態保護區建設責任落實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