頁麵:
    字體:
    對比度:
梅州市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梅州市文化廣電旅遊局 工作動態 “陽光雨露”滋潤“新苗”成長!我市文旅部門持續擦亮客家山歌“進校園·育新苗”活動品牌
“陽光雨露”滋潤“新苗”成長!我市文旅部門持續擦亮客家山歌“進校園·育新苗”活動品牌
來源:掌上梅州   時間:2022-11-07 18:13:06   瀏覽:-
字號:

  近年來,我市文旅部門依托客家山歌傳承推廣,不斷豐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實踐活動,持續擦亮梅州客家山歌“進校園·育新苗”活動品牌。如今,許多中小學生都能吟唱客家山歌,不斷湧現出優秀的山歌“新苗”。今年7月,第13屆客家山歌幼苗班(暑期班)開班,吸引來580多人熱烈報名。

  厚植土壤“育新苗”

  據了解,梅州市客家山歌幼苗班已連續舉辦13屆,培養了1200多名優秀學員,在國內、港澳台、東南亞等客屬地區均獲得廣泛讚譽,同時也吸引越來越多的少年兒童踴躍報名,每屆報名人數均超過500人。

  目前,客家山歌幼苗班分暑期班和一年製班,暑期班學員經考核後,每年篩選出40人進入一年製班,在一年製班中,將有10至15個優秀苗子能夠進入梅州市少兒藝術團深造。


圖片

第十三屆山歌幼苗培訓班(一年製)開班。(市文化館供圖)



圖片

第十三屆客家山歌幼苗培訓班(暑期)開班。(市文化館供圖)

  此外,還開拓了以小學為教學試點舉辦山歌培訓班,通過培訓老師、提供教材、輸送教學等模式,廣泛培養小山歌苗子,現已舉辦12屆,培訓小山歌手6000餘人次。培訓班和幼苗班發揮強大“造血”功能,持續為客家山歌“進校園·育新苗”特色品牌提供動力源泉。

  引入活水“潤新苗”

  成績的背後,是我市堅持“先示範、後推廣、再普及”原則,推進客家山歌“進校園·育新苗”共同努力的結果。通過采取試點學校培訓等方式,目前已深入化育小學等7間校園開展客家山歌和客家山歌劇培訓和演出。截至今年10月,累計共開展了89次客家山歌和山歌劇授課、示範表演,參與人數達6300餘人次;開展主題教育實踐活動,展出書畫作品200餘幅,共有300餘名未成年人參加活動;開展音樂公益課、兒童畫創作等公益培訓各5期,共計培訓學員160餘人次;通過送戲下鄉、山歌進校園等方式,讓未成年人有更多機會欣賞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他們心中播下“非遺”的種子。


圖片


戲曲進農村——男子獨唱《我的中國夢》現場照(市客家山歌傳承保護中心供圖)

  實踐曆練“壯新苗”

  從剛開始的害羞膽怯轉變到舞台上熠熠生輝,眾多“新苗”不斷在多樣化、高品質的平台中得到實踐曆練,最終用亮眼的舞台表現展示他們一路的成長蛻變。


圖片


戲曲進校園——德興小學慶六一女聲獨唱《客家人》(市客家山歌傳承保護中心供圖)


  近年來,我市文旅部門通過外出演出、內部比賽、教學采風活動、觀摩演出,到各民居、博物館、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參觀訪問等方式,讓“新苗”在體驗中感知優秀客家文化乃至中國傳統文化,從而不斷激發未成年人對傳統文化的認同感和自豪感。


圖片


“強國複興有我”係列活動暨“相約周六”展演——舞蹈《竹舞聲韻》(市客家山歌傳承保護中心供圖)


  內部“造血”、外部“輸血”為客家山歌“進校園·育新苗”活動品牌增添了發展“雙翼”。近年來,我市文旅部門通過劇場展演、“非遺進社區”等方式持續開展線上惠民展播和線下惠民展演,截至10月,已累計演出172餘場,受惠觀眾累積超295.9萬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