頁麵:
    字體:
    對比度:
梅州市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梅州市文化廣電旅遊局 工作動態 廣東首部大型原創民族歌劇《血色三河》昨晚在羊城首次亮相!
廣東首部大型原創民族歌劇《血色三河》昨晚在羊城首次亮相!
來源:本網   時間:2020-06-28 09:20:37   瀏覽:-
字號:

  

  6月24日晚上,由梅州創排的廣東省首部大型原創民族歌劇《血色三河》在廣州友誼劇院震撼上演,正式亮相“2020廣東省藝術院團演出季”。
晚上8時,華燈起,歌聲響,幕布徐徐升起,一場可歌可泣的紅色故事展現在觀眾麵前。
該劇講述了謝嘯天、歐陽朵朵、謝中原等劇中人物在理想與信仰、親情與愛情、生死與存亡的抉擇中,犧牲小我、軍民一心、團結奮戰的故事,以小見大,充分展現出廣大共產  黨員堅守信念、勇於擔當、誓死殺敵的大無畏精神。

  

  《血色三河》以對中國革命和中國軍隊的曆史有著重要意義的八一南昌起義軍三河壩戰役為題材,將可歌可泣的紅色故事還原於文藝舞台之上,擦亮梅州曆史名城品牌,讓更多人了解梅州,向曆史致敬,向先烈致敬。是梅州市委、市政府貫徹落實廣東省推動老區蘇區振興發展工作現場會精神,深入實施省委紅色基因傳承工程而推出的一部客家山歌音樂劇作品。這也是一部集思想性、藝術性、欣賞性於一體,具有客家特色、廣東氣派、時代氣息的廣東省首部大型原創民族歌劇。

  

  為了呈現出最好的舞台效果,更好地演繹這段故事,主創團隊對劇本進行了近十次專家研討和重大修改,還先後赴三河壩及其周邊進行實地采風,對真實曆史事件進行藝術加工,使之成為一部充分體現“信念堅定、勇於擔當、軍民同心、誓死殺敵、務實探索、薪火傳承”的三河壩精神、展示曆史畫卷和英雄群像的紅色題材藝術作品。
“我想把生命活成一首歌,歌聲擁抱前程似錦的國……”《血色三河》全劇45個唱段,總時長達到90分鍾,占全劇時長的四分之三。在音樂的設計和創作上,既結合劇情巧妙地保留傳統的山歌特色,又在傳承的基礎上運用歌劇的西洋風格完成藝術創新,《我想把生命活成一首歌》等多段詠歎情感細膩,大開大合,具有強烈的敘事性和感染力。《血色三河》作曲、音樂製作人謝鵬表示這部劇保留了最有精華、代表性,劇情需要的唱段,都是原創的,幾乎百分百都是全交響樂團來編配,會形成非常大氣震撼。
    《血色三河》總導演、國家一級導演譚穎也說道這部劇的魂和根是來自客家山歌的魂和根,不斷的讓它更加時尚,更加通俗,更加流行,更加感染人,更動聽好聽,更符合現代人尤其是年輕受眾人的喜歡。
    《血色三河》全劇融入了現代元素,又不乏客家元素,山歌、柚子、上燈等在劇中完美體現,呈現出真正屬於梅州的民族歌劇,它的民族性就在於梅州的客家氣質。《血色三河》的編劇、作詞陳曉琳說道這部劇把我了解到的客家的一些美好放進去,比如山歌,賞燈,杯花,敬月光這些習俗放進去,就呈現出真正屬於梅州的民族歌劇,它的民族性就在於梅州的客家氣質。
該劇采用全息投影技術,配合舞美、燈光、服裝造型、場景以及道具設計,《血色三河》執行導演王焱表示我們的全息幕跟演員在配合,和觀眾也能互動/我們的服裝,道具,一些場景都是按照1927年那時候的要求1:1還原那種真實感。沉浸式的舞台把觀眾帶入對中國革命和中國軍隊的曆史有著重要意義的三河壩戰役場景中。現場的掌聲不斷,反響熱烈。
    《血色三河》排演得到了廣東優秀影視戲劇創作團隊的全情投入,更是凝聚了梅州本土優秀文藝團隊的心力。創作及主演全部來自梅州市客家山歌傳承保護中心和大埔縣廣東漢劇傳承保護中心。創造性地將戲劇、音樂、舞蹈、影視視聽語言等多種元素融為一體。
    6月25日14:30、20:00,《血色三河》還將在廣州友誼劇院上演,精彩不容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