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寧市旅遊發展總體規劃編製工作情況說明
一、旅遊業發展的趨勢
旅遊業是世界上最年輕、發展最迅速、全球最大的產業之一。是最具發展潛力的朝陽產業。我國改革開放後,伴隨著社會經濟的迅速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城鄉居民普遍開始關注和重視自己的生活質量,於是度假、休閑等旅遊需求急劇增加,國內旅遊的發展如火如荼,旅遊業正處於蓬勃興旺時期。
進入21世紀以來,旅遊業正發展成為我國最具活力的新興產業和新的經濟增長點,旅遊經濟因而倍受各級政府的高度重視和大力發展。梅州市委市政府從戰略高度提出了“四個梅州”的發展戰略,積極地開展創建中國優秀旅遊城市的活動,並以此為契機大力發展旅遊經濟。
二、興寧市旅遊業發展概況
興寧市具有豐富的旅遊資源,具備發展旅遊經濟的良好條件,興寧市委市政府曆來重視發展旅遊產業。“九五”期間,提出了實施“旅遊牽動”戰略,重視生態環境建設,全市建成了9個自然保護區。在“十五”規劃中,提出了“開發山水旅遊資源、發展客家文化旅遊、營造旅遊環境”的旅遊發展思路,並取得了明顯的成效。自1990年以來,興寧市旅遊業發展較快,旅遊接待人數和旅遊收入不斷提高。2003年,興寧市委市政府加大了對神光山、合水的旅遊投資,積極引進外資開發葉南溫泉。2004年,提出了以“生態、休閑、旅遊”為主題的“一山一水一溫泉”的發展思路。
三、興寧市旅遊業發展的主要特征及存在問題
目前,興寧旅遊業的發展仍處於以本地遊為主要市場特征的起步發展階段,主要表現在如下幾個特征:一是盡管近年來旅遊接待人數不斷增加,但以本地遊客為主,興寧景點客源較集中於梅州市,酒店客源則以國內遊客為主;二是旅遊產品仍以傳統觀光旅遊景點為主體,旅遊 產品單一;三是景(區)點規模小、層次低且分散,開發建設水平偏低,特色不突出,點線通達性較差。興寧旅遊業發展的主要問題存在如下幾個方麵:一是遊客市場結構不盡合理,主要表現為外地遊客和過夜遊客人數少、人均旅遊消費水平低;二是旅遊市場發育不健全,旅遊大環境尚未形成,主要表現在旅遊管理體製尚未理順、旅遊配套基礎設施建設滯後、旅遊業發展的投融資力度不夠、旅遊市場經營環境欠佳;三是旅遊產業地位低,旅遊經濟尚未形成,旅遊產業在興寧國民經濟中處於非常弱小的地位,與興寧旅遊資源賦存條件和世界旅遊經濟發展潮流極不相稱;四是缺乏科學的旅遊發展規劃,旅遊形象模糊。由於旅遊產品單一,缺乏旅遊拳頭產品,宣傳推介力度不夠,全市旅遊從總體上尚處於一種“養在深閨中人未識”的境況,景區(點)的建設由於缺乏科學的規劃和管理,存在諸多的缺陷和不足,甚至出現設施老化和旅遊地生命衰退現象,亟待科學旅遊規劃的指導。
四、全市旅遊發展總體規劃編製情況及主要內容
為了加強興寧市旅遊發展的科學性和預見性,協調旅遊產業發展與各產業部門的發展關係,普及旅遊環境意識與旅遊發展意識,促進旅遊經濟與社會經濟的可持續協調發展。2005年初,市政府決定編製全市旅遊發展總體規劃,由旅遊局負責抓好落實工作,聘請梅州市城市規劃設計院和嘉應學院旅遊發展研究中心承擔旅遊總規編製任務。規劃曆時半年多,經過現場踏勘和基礎資料收集及多方征求意見,並邀請省、梅州市等有關專家反複論證,於2005年11月順利完成編製工作,形成規劃方案。
旅遊總規規劃範圍為興寧市市域行政區劃範圍,土地麵積2105平方公裏,規劃期限為15年(2005—2020年),分三個階段:
近期(2005—2010年):起步發展階段—重點開發、景區建設為主;
中期(2011—2015年):加速發展階段—全麵開發、旅遊地形象建設為主;
遠期(2016—2020年):持續發展階段—全麵完善、旅遊環境建設為主。
旅遊發展總體規劃全文共十章七十八頁,總規從我市旅遊資源評價、旅遊市場分析、旅遊產品開發、旅遊市場營銷策劃等方麵進行全方位評述,通過規劃期內的長期發展,興寧市的旅遊發展目標應以注重酒店、旅行社和景區三大塊結構平衡協調發展,完善旅遊接待設施,努力營造旅遊環境,塑造旅遊形象,並提出全市旅遊空間總體布局以“一山二水一村落”(“一山”即神光山;“二水”指冷水和熱水,冷水近期包括合水湖、城區—江兩岸、渡田河,中遠期包括合水湖、渡田河、和山水庫,熱水近期指葉南溫泉,中遠期包括葉南溫泉、坭陂溫泉、羅崗溫泉;“一村落”指羅崗客家村落〈四角樓群〉)為核心的“1234”:
即建成1個旅遊中心城區及環城旅遊帶。以興寧城區作為全市旅遊產業發展的重點和遊客聚散中心,進行重點規劃、重點投入、重點開發、重點建設、重點管理,完善旅遊接待基礎和服務設施,使其成為輻射全市旅遊業發展的旅遊接待中心。
即建成2條旅遊景觀走廊。以興城為中心,構築南北兩條旅遊景觀走廊。北線以合水景區——白鶴仙師——羅崗客家四角樓民居群——渡田河景區為主構成山水休閑度假型與文化(客家文化、宗教文化)型旅遊景觀走廊;南線以坭陂溫泉度假區——獅子岩景區——流石崆景區為主構成山水度假型旅遊景觀走廊;
即建成3大特色旅遊片區。一是中部城市商貿與休閑度假綜合旅遊區。包括興城中心城區的古城牆和古城門、潮州會館、文峰塔、明珠廣場、興寧學宮、城區一江兩岸、合水湖、葉南溫泉、神光山、花羅墩圍龍屋、坭陂溫泉、和山岩、雞鳴山等景區(點),共同構築集城市商貿觀光旅遊、溫泉休閑度假、客家曆史文化古城觀光於一體的綜合型旅遊區。二是北部山水及客家居民觀光旅遊區。包括鐵山嶂、白鶴仙師、羅崗溫泉、羅崗客家四角樓民居群、渡田河等景區,共同構築山水休閑與文化(客家文化、宗教文化)觀光度假型旅遊區。三是南部山水休閑度假旅遊區。包括獅子岩、洋塘夏旅遊度假村、流石崆等景區,共同構築山水休閑度假型旅遊區;
即建成4條區域旅遊通道。以現在梅河高速公路和205國道為依托,建成興寧——五華——河源——珠三角、興寧——梅城——福建旅遊通道;以省道S226線、206國道為依托,建成興寧——平遠——江西旅遊通道;以興佘高速公路、梅汕高速公路為依托,建成興寧——豐順——潮汕旅遊通道。
五、產品組合開發
項目組合策略。商貿旅遊與溫泉度假旅遊產品和客家民居為核心的客家文化旅遊產品可作為核心旅遊產品開發,以森林水庫為核心的山水生態旅遊產品、宗教文化旅遊產品可作為核心旅遊產品的補充。
時間組合策略。近期:近期推出的旅遊產品應是知名度較高,開發條件較好的產品,圍繞“一山二水一村落”進行重點開發。中遠期:推出興寧古城、商業步行街、兩海會館、坭陂溫泉、獅子岩、雞鳴山、文峰塔、流石崆、黃蜂窩茶山、興寧學宮、和山岩等旅遊景區(點),另外應挖掘興寧旅遊資源,積極開展文化旅遊,休閑度假旅遊和其它專項旅遊。
六、打造興寧一日遊線路
A線:上午神光山、合水景區,下午羅崗客家村落、白鶴仙師,晚上葉南溫泉度假區。
B線:上午合水景區、葉南溫泉度假區;下午神光山、花羅墩客家圍龍屋、寧江—江兩岸、明珠廣場及興城古城,後步行街購興寧客家特產。
C線:上午黃蜂窩茶山、雞鳴山,下午和山岩景區、興寧學宮、潮州會館、文峰塔、坭陂溫泉度假區。
D線:渡田河景區,下午羅崗客家村落農家樂,白鶴仙師,晚上葉南溫泉度假區。
E線:上午興寧市區一江兩岸、坭陂溫泉度假區,下午流石崆 、獅子岩、洋塘夏旅遊度假區。
興寧市旅遊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