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終把退役軍人緊密團結在黨的周圍,是退役軍人工作的重大政治責任。今年,大埔縣三河鎮退役軍人服務站列入全國基層退役軍人服務中心(站)思想政治工作試點站以來,重點圍繞“組織開展誌願服務”“動員退役軍人助力基層治理”積極探索以“紅色+”“誌願+”工作模式推動工作。
三河鎮退役軍人誌願者走進學校開展宣講活動。
釋放“雁陣效應”
賦能基層治理
走進大埔縣三河鎮退役軍人服務站,“情係老兵,真誠服務”的標語引人注意。旁邊“老兵工作室”內傳出的平靜交談聲預示著,一場調解正消弭於無形之中。
“兩名村民因用地問題產生矛盾,我們邀請老兵工作室成員參與調解,老兵徐育勝接到調解任務後,與我們一同做思想工作,終於說服雙方做出讓步,圓滿解決此事。”大埔縣三河鎮退役軍人服務站工作人員楊堯說,類似調解在老兵工作室已上演多次。
老兵們政治覺悟高、作風紀律好,在基層社會治理中大有可為。借力省退役軍人事務廳駐鎮幫鎮扶村契機,該鎮爭取資金支持,修繕、完善退役軍人服務站。依托“升級”後的三河鎮退役軍人服務中心站,去年,在該站設立“老兵工作室”,吸納有能力、樂奉獻的退役軍人加入老兵工作室,參與化解矛盾糾紛、應急處突攻堅等工作,為基層社會治理貢獻老兵力量。“在邀請老兵參與調解時,我們會結合不同事件、當事人年齡等選擇不同老兵。他們基層生活經驗豐富、熟悉當地社情民俗,對於調解糾紛有很大助力。”楊堯說,自老兵工作室成立後,老兵們經常到工作室“報到”,與基層治理調解服務隊協同及時調處各類矛盾糾紛109起。
動員退役軍人積極參與社會治理,不僅體現在老兵工作室運作,還體現在該鎮“兵支書”“兵委員”在鄉村治理中不斷發揮作用,勇當鄉村治理排頭兵、為民服務勤務兵。而今,“老班長”們參與基層治理產生的雁陣效應逐步發揮作用,在三河鎮有越來越多退役軍人參與到基層治理和社會服務中來。
一月一主題
月月有精彩
三河鎮退役軍人服務站還積極組織服務對象以誌願工作顯風采,展現退役軍人誌願者們“退役不褪色,退役不退誌”的擔當。
紅色講解員為參觀者講述三河壩黨史。(受訪者供圖)
一月“新年新氣象,送祝福送溫暖”,二月“關愛優撫對象,獻愛心送溫暖”,三月“學習雷鋒精神”……今年以來,三河鎮退役軍人服務站積極開展“十二送”誌願者主題活動,每次活動記錄已形成厚厚的一遝資料。“十二送”是該站常態化開展誌願服務縮影之一。“每月誌願活動主題各不相同,保證每月至少開展1次誌願服務活動。”楊堯說,為提升誌願者們的政策理論、專業技能,每年至少開展1次專題培訓。
將誌願活動與關心關愛服務對象相結合也是該鎮一大特色。“我們特地為60歲以上服務對象準備生日賀卡。”在該鎮工作人員的展示中,記者看到了一份賀卡——以紅色為主色的生日賀卡,寫下對“老班長們”參軍保家衛國的感謝,寫下對他們生日的祝福。“每當我打電話給他們時,總能感覺到他們的驚詫,驚詫於我們記得他們的生日,驚詫於我們特地為他們送上的祝福。”該工作人員說。
紅色是三河的底色。傳承著紅色血脈的三河鎮退役軍人服務站也依托當地紅色資源,串聯三河壩紀念園、朱德指揮部舊址、彙東學習書院以及三河壩戰役後方轉移線路等紅色景點,串珠成鏈打造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退役軍人紅色教育基地,把賡續紅色精神與退役軍人思想政治工作有機融合,充分發揮好紅色資源的思政教育作用。“我們退役軍人服務站4名工作人員都是紅色講解員,講解時會將曆史事件融入其中,也會積極組織開展愛國主義教育、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等活動,積極引導黨員幹部、青年學生傳承紅色基因,厚植愛國情懷。”楊堯說,退役軍人不僅是紅色講解員,還是熱心的紅梅誌願者、紅領巾宣講隊成員。迄今,該鎮已有40名退役軍人注冊成為退役軍人誌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