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有了退役軍人服務站,我們這些退役軍人辦理業務更方便了。除此之外,服務站的工作人員還經常到家裏走訪慰問,給我們排憂解難。”78歲高齡的退役軍人張輝靈感慨道,南口鎮退役軍人服務站不僅為他們的生活提供了堅實的物質保障,同時還給予了精神上的關懷與支持。
退役軍人服務中心(站)的工作人員經常到退役軍人家中,與他們聊家常、解難題。
退役軍人的讚揚,是梅縣區推進雙擁工作的生動注腳。
梅縣區退役軍人事務局以服務退役軍人為中心,充分依托退役軍人服務平台、老兵誌願服務優勢、紅色文化優勢,立足優質服務,打造退役軍人服務站,縱深推進服務能力持續提升,暢通服務退役軍人的“最後一公裏”。
接下來,梅縣區退役軍人事務局將把推動退役軍人工作高質量發展作為確定發展思路、製定政策舉措的著眼點和立足點,聚焦關鍵環節,奮力推進梅縣區退役軍人工作高質量發展“立標杆、走在前”。圍繞一個中心、加快兩項建設、推進三大工作,全麵提升梅縣區退役軍人事務工作。
難有所幫
小服務中心(站)有大作用
基層退役軍人服務中心(站)是退役軍人服務保障體係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集思想引領、權益維護、就業創業培育和服務保障為一體的“退役軍人家園”。
在這裏,省心的辦事流程、有力的服務保障、貼心的關心幫助,都讓退役軍人的獲得感、幸福感得到有效提升。
在南口鎮退役軍人服務站,工作人員正在辦理業務、解答政策……這個集服務、法律援助、談心談話、誌願服務活動於一體的鎮級服務中心,已成為全鎮退役軍人谘詢政策、聯絡感情、獲取信息及尋求幫扶援助的重要平台。
“南口鎮退役軍人服務站在2021年被評為四星級服務站點,是梅縣區的標杆服務站。”南口鎮退役軍人服務站站長伏靜自豪地說,南口鎮退役軍人服務站的工作內容涵蓋優撫幫扶、走訪慰問、創業就業扶持和退役軍人的權益維護,為南口鎮1363名退役軍人提供全方位的服務保障。
這份榮譽,得益於服務站工作人員的辛勤付出。
伏靜介紹,退役軍人服務站工作人員一次又一次地走進退役軍人家庭,關切地詢問他們的身體狀況、生活情況、子女入學情況、勞動力就業情況和目前存在的實際困難,與他們一起拉家常、憶往事,認真傾聽心聲,耐心解答每一個問題,及時地解決他們需要解決的難題。
“退役軍人和工作人員麵對麵交流需求、訴求,尋求幫助,工作人員也會及時答疑解惑,提供幫助。”從事退役軍人工作多年,伏靜有著豐富的經驗。“兵說兵話、兵解兵憂、兵幫兵事,我更能理解他們的訴求和想法,開展工作更加得心應手。”
南口鎮退役軍人服務站的建設,是梅縣區推進退役軍人服務中心(站)擴優提質的一個縮影。
近年來,梅縣區全麵開展退役軍人服務中心(站)星級示範創建工作,爭取上級資金約110萬元,成功創建了6個省級五星級、4個省級四星級、10個省級三星級退役軍人服務中心(站),同時成功創建了20個全國示範型退役軍人服務中心(站)。
梅縣區雙擁示範街。
退役軍人服務中心(站)的提質,也獲得了群眾的支持與肯定。“年紀大了,生病的時候服務站的工作人員也會過來慰問,還會有醫療上的補助。”張輝靈說,多虧了退役軍人服務站,讓他們了解到相關的醫療保障政策,享受到政策帶來的益處。
梅縣區退役軍人事務局定期聯合鄉鎮醫院開展義診。
據悉,梅縣區在過去三年內為8名傷殘軍人發放護理費54.3萬元,為2198名優撫對象發放門診補助金96.68萬元,為853名因病住院的優撫對象發放醫療補助和大病救助金106.97萬元。梅縣區累計發放應急救助資金97.25萬元,臨時困難補助金90.35萬元,切實為退役軍人提供了堅實的醫療保障和生活支持。
業有所成
創業就業有依托更有保障
“心中有信仰,工作有幹勁。”這是梅縣區愛國擁軍促進會會長洪森勝的人生寫照,無論是當兵,還是創業,他都硬是憑借著一股勁,闖出自己的一片天。
從小,洪森勝心中就有一個軍人夢。1990年,洪森勝懷揣著夢想報名參軍,而在部隊錘煉的堅韌意誌,也成為他日後幹事創業的力量源泉。
從部隊退伍後,洪森勝先後在水泥廠、公安派出所等工作,也曾到深圳創業辦過士多店、快餐店、印刷廠。2015年,洪森勝回到家鄉梅州,開啟了光伏發電的新事業。目前,洪森勝的公司已在梅州市各縣(市、區)投資興建了100多座光伏電站,探索出了一條符合實際的綠色產業發展之路。
一聲戰友,一生戰友。在自己創業過程中,洪森勝心係戰友,努力為退役軍人軍屬搭建穩定持續的就業創業平台,積極引導退役軍人投身就業創業浪潮,大力幫助退役軍人靈活就業。如今,洪森勝的公司員工裏有近一半是退役軍人。若遇到退役軍人的訂單,他還會提供退役軍人專屬優惠,盡己所能為退役軍人群體做些實事。
事業有了成績,洪森勝不忘回饋桑梓。多年來,他熱心資助家鄉公益事業,捐資建設鄉鎮衛生院、橋梁、道路綠化等設施,同時秉承“新兵幫助老兵、老兵關懷新兵”的態度,經常為困難退役軍人送去溫暖,主動幫助他們修繕房屋、購買家電等,有效發揮了愛國擁軍“民間推手”的作用,受到群眾的讚揚。
眾人拾柴火焰高。為廣泛發動社會各界力量幫助有需要的退役軍人,2018年,洪森勝積極響應政策,與幾位誌同道合的退役軍人聯合成立了梅縣區愛國擁軍促進會,為梅縣區“雙擁”工作搭建了一個新平台。
和洪森勝一樣,心懷創業夢的退役軍人,在梅縣區並不少見。如何幫助他們更好的就業創業?梅縣區多措並舉,通過職業技能培訓、創業資助、舉辦退役軍人專場招聘會等方式強化退役軍人的就業創業保障,幫助退役軍人完成從“戰場”到“職場”的身份轉變。
梅縣區舉行退役士兵短期職業技能培訓。
近年來,為幫助退役軍人提升就業競爭力,快速融入社會就業,梅縣區為他們提供有針對性的職業技能培訓,專業涵蓋高空作業、叉車、電商等人才市場緊缺崗位。
此外,梅縣區努力搭建就業平台,發揮牽線搭橋的作用,舉辦線上、線下專場招聘會,為廣大退役軍人提供就業崗位,三年來累計提供就業崗位3000個。
下一步,梅縣區退役軍人事務局將主動對接廣州市退役軍人事務局、廣州市荔灣區退役軍人事務局,為企業項目準入建立保姆式、精準化的全程服務機製,打造支持退役軍人創業閉環,進一步拓寬退役軍人就業創業渠道。
法有所助
法律援助有成效
退役軍人是國家和社會的寶貴財富,必須切實保障他們的合法權益,決不能讓他們“流汗流血又流淚”。
作為退役軍人服務保障體係的重要組成部分,梅縣區高度重視法律服務平台的建設,設立了公共法律服務中心退役軍人工作站,並打造了一支專門服務退役軍人的專業法律服務隊伍。
“2020年7月,區退役軍人事務局跟梅縣區司法局開展合作,梅縣區司法局援助處會在每個月的20號派駐一名律師到退役軍人服務中心,專門為退役軍人提供法律援助。”梅縣區退役軍人服務中心主任陳曉龍介紹,梅縣區司法局的駐點律師為退役軍人提供法律谘詢、協助申請法律援助、參與矛盾糾紛調解、開展法治宣傳教育等服務,有效維護了退役軍人的合法權益。
梅縣區退役軍人事務局認真貫徹落實《關於開展退役軍人法律服務工作的意見》,通過政府購買服務方式,會同梅縣區司法局選派熱心退役軍人事業、精通退役軍人法律政策、社會信譽好的律師為退役軍人提供法律服務。此外,梅縣區退役軍人事務局在社會上還另外聘請一名律師協助工作,保證退役軍人的法律援助服務正常運作。
通過公共法律服務平台的建設,逐步實現退役軍人事務局與司法行政部門互通共融、互為補充、互相促進,共同織密起一張保護退役軍人合法權益的“法治之網”。
“一些特殊案件,正常走法律程序可能需要幾個月的時間,但有了我們的幫助,可以減少他們的溝通成本,提高辦事效率。”梅縣區退役軍人事務所的駐點律師饒梅蘭說。
“一方麵,律師們為退役軍人解答了法律上的疑問,發揮了很大的疏導作用;另一方麵,律師們幫助我們跟司法局對接,相當於為退役軍人法律問題的解決提供了便捷的途徑。”陳曉龍表示。
公共法律服務中心退役軍人工作站在收到法律援助申請後,將及時報送有受理權的法律援助機構進行審查。各級法律援助機構針對退役軍人開通綠色通道,實行“優先受理、優先審查、優先指派、優先辦理”,並鼓勵有條件的地區適度降低法律援助門檻,切實保障軍人優先待遇的落實。
除了在區退役軍人服務中心和鎮級服務站分別設立公共法律服務中心和退役軍人工作站,梅縣區在還391個村級服務站設置了駐村律師,將法治理念和法律服務送達基層,讓村裏的退役軍人也能夠享受到法律援助服務。據梅縣區退役軍人事務局工作報告,全區三年來共提供法律谘詢390人次,成功受理退役軍人法律援助服務5宗。
“下一步,我們還需要大力發展法律宣傳誌願服務,依托區、鎮、村三級退役軍人服務中心,不斷完善法律服務平台體係,加強法律宣傳教育專題活動,為全區退役軍人提供更好的法律援助。”陳曉龍表示,隨著退役軍人對法律援助需求的不斷增加,退役軍人服務中心將進一步完善法律服務工作機製,全力維護退役軍人的合法權益。
數說
梅縣區退役軍人事務局工作成效
●完善三級體係建設
完成設立1個區級中心、20個鎮級(含梅西水庫管理局)、391個村(社區)退役軍人服務站,全麵開展退役軍人保障性、事務性工作,三級服務保障體係全覆蓋及機構、編製、人員、經費、保障“五個到位”,實現從“無”到“有”
●全麵開展星級示範創建工作
爭取上級資金約110萬元,成功創建退役軍人服務中心(站)6個省級五星級、4個省級四星級、10個省級三星級退役軍人服務中心(站),同時成功創建了20個全國示範型退役軍人服務中心(站)
●發放經濟補助金
三年來為2243名優撫對象發放優待金1796.78萬元,為8名傷殘軍人發放護理費54.3萬元,為2198名優撫對象發放門診補助金96.68萬元,為853名因病住院的優撫對象發放醫療補助和大病救助金106.97萬元
●落實義務兵家庭和入伍獎勵金政策
為全區1324戶義務兵家庭發放優待金2708.40萬元,為354名入伍大學生按發放獎勵金106.2萬元,為63名入伍進藏兵發放獎勵金315萬元,為50名大學畢業生入伍人員發放補助金104.5萬元
●加強基層法律援助
在區退役軍人服務中心和鎮級服務站分別設立公共法律服務中心(工作站)和退役軍人工作站(窗口),邀請區司法局律師進駐區退役軍人服務中心站,三年來全區共提供法律谘詢390人次,心理疏導40人次,成功受理退役軍人法律援助服務5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