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蕉嶺縣退役軍人、中國電信股份有限公司蕉嶺分公司城市片區總監湯偉軍被評為全國模範退役軍人,他也是我市唯一獲該榮譽的退役軍人。從1996年入伍到1999退伍,三年軍營曆練,脫下軍裝後,本色不改的他在“新戰場”上發揚“敢打必勝”的作風,續寫老兵榮光。
工作中的湯偉軍。
“人民子弟兵就是要為人民”
“我的伯父、堂哥、表弟都是軍人,受他們的熏陶,我也想去軍營裏曆練。”上個世紀90年代末,中專畢業後的湯偉軍在家人支持下報名參軍入伍。但彼時報名人數較多,第一年未能圓夢的他,第二年繼續報名,並通過體檢、政考等層層篩選,終於在1996年底圓夢軍營。
進入軍營後,湯偉軍不畏艱苦全身心投入訓練。“早晨四點半多起來跑山也是常態,一開始也不習慣不適應,當時恨不得從山頭上‘滾’下去。”湯偉軍回憶。在克服畏難情緒後,訓練開始變得如魚得水。新兵下連隊時,他被分入尖子班,隨後進入教導隊,先後獲得優秀士兵、優秀教練班長的榮譽。
1998年長江遭遇特大洪水,九江成為抗洪形勢最為嚴峻、受災最為嚴重的地區之一。8月7日下午1時10分,九江城防大堤4至5號閘口的堤腳突發大管湧,隨之塌陷潰決。瞬間,大堤被撕開5米多寬的決口。40米、60米……隨著決口不斷擴大,狂瀉的洪水向九江城撲去,如不及時堵住,全城42萬群眾將陷入滅頂之災,京九大動脈也會被攔腰切斷……情況緊急,他所在部隊緊急馳援九江。“當時,我們正在訓練,突然接到緊急命令趕赴九江抗洪搶險。接到任務之後,我們沒有想其他的,隻有一個字‘幹’。在現場,沒有官、兵之分,大家都扛起沙包爭著幹,日夜鏖戰,希望盡快堵住洪水決口,努力保衛長江大堤。”回憶起這段經曆,湯偉軍話語明顯多了起來,在這段回憶中有險有累也有甜。險的是湍急的洪流轉眼間將沙袋、糧包衝得無影無蹤;累的是日夜鏖戰,累得隻想席地而睡;甜的是,老百姓對他們的記掛。“解放軍不拿群眾一針一線,但當時還是有群眾特地送了吃的來給我們,期望我們吃點東西補充能量。”他說。
“泥巴裹滿褲腿,汗水濕透衣背,我不知道你是誰,我卻知道你為了誰……”這首家喻戶曉的歌曲《為了誰》,讚頌的正是在1998年特大洪水中奮不顧身的人民子弟兵。“我第一次聽這首歌就是在火車站,當時我們要離開九江,很多百姓都來送別我們。現在每次聽到這首歌都還很有感觸,為了誰,為了人民,人民子弟兵就是為人民的。”他鏗鏘有力地說。
“這是我的職責,要盡力幹好”
8月6日,一場表彰在中國電信股份有限公司梅州分公司舉行,表彰團隊之一就是湯偉軍所在團隊,在他的帶領下,該片區業績指標近年來在全市城市分局群組中均名列前茅。
這隻是他退役後在“新站場”拚搏本色的特寫之一。新的崗位在哪裏,新的戰位就在哪裏,新的榮光就書寫到哪裏。1999年退伍回到家鄉後,他繼續發揮軍人“敢打必勝”的作風,盡力幹好每一件事,頻獲大家認可,先後獲梅州市最美通信人、廣東電信先進績效個人等榮譽。
2007年,由於銅價大幅增長,社會上偷盜電纜的行為日漸增多,作為通訊的電纜一經剪斷,將導致一片區域的通訊中斷。為保障客戶通訊的正常使用,當時作為電纜班班長的湯偉軍成立了“電纜護衛隊”,守護電纜。“成立電纜護衛隊就是伏擊盜纜者,基本上每天晚上八點多開始巡邏,埋伏到淩晨兩三點是常態,遇到特殊情況會到通宵。”晚上伏擊、白天搶修,彼時的湯偉軍一天僅能休息幾個小時,對他的這種拚搏,也有人不理解,調侃他“瘋癲”“何必”“為了什麼”時,他總是笑笑地回應“這是我的職責,就要盡力幹好”。在2007到2008年的兩年時間裏,湯偉軍帶領電纜護衛隊四次伏擊到盜纜者,為該公司挽回了大量損失。“他總是會盡全力幹好每一件事,這就一直讓我很敬佩他。而且幹起事來雷厲風行,絕不拖拖拉拉。”與他共事多年的同事陳宏願說。
軍人本色不僅體現在他行事幹練上,衝鋒在前也貫穿了他的職業生涯。“維護支撐、開拓市場、緊急出動……這些工作都可以看見他身上的拚勁。”陳宏願說,“616”特大暴雨時,湯偉軍立刻趕到易受浸機房,緊急排水保障通信;在保障城區通信的同時,還趕到受災鎮,協同他們做好工作。
談起湯偉軍,他的同事們總是豎起大拇指,該公司也將其作為退役軍人模範,當“八一”前夕得知他獲評“全國模範退役軍人”時,大家都為他高興。“部隊經曆對我影響至深,如果沒有當兵,我會後悔一輩子。”提及這項榮譽時,湯偉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