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建退役軍人管理保障機構是以習近平同誌為核心的黨中央從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的高度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自2019年成立以來,梅州市退役軍人事務局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退役軍人工作重要論述,紮實推進退役軍人事務法治建設,認真落實國家機關“誰執法誰普法”責任製,圍繞更好發揮法治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保障作用,推動依法行政效能不斷提升,為全麵推進退役軍人工作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法治保障。
一、強化組織保障,健全普法工作機製
梅州市退役軍人事務局成立以局主要負責同誌為組長的普法工作領導小組,圍繞依法治市和法治政府建設工作部署,全麵落實國家機關“誰執法誰普法”工作責任製,製定“八五”普法工作方案和年度普法計劃,與業務工作一體研究部署、同步督促落實,普法工作領導重視、措施有力、成效明顯。
機關幹部集中學習習近平法治思想和黨章黨規
集中學習《退役軍人保障法》等法律法規
學習習近平法治思想
學習黨章黨規黨紀
二、聚焦主責主業,深化法規宣傳落實
一是圍繞主題主線。以深入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為主線,以黨章、《憲法》、《民法典》、《退役軍人保障法》等政策法規為重點,緊扣退役軍人政策落實、權益維護、尊崇優待等“主業”,開展“法律政策落實年”係列活動,紮實推動“加強軍人軍屬榮譽激勵和權益保障,做好退役軍人服務保障工作”這一目標不斷落地落實。
三、狠抓政策落實,切實維護合法權益
全麵落實轉業安置、就業創業、撫恤優待、褒揚紀念、雙擁共建、幫扶救助等法規政策,堅持“廢、改、立”,製定修訂規範性文件6件,製訂並認真實施我市退役軍人事業發展“十四五”規劃,讓“政策紅利”惠及廣大退役軍人。
五年來,共安置轉業軍官和符合條件的軍士304名、隨調隨軍家屬47名;大埔、興寧、梅縣等縣(市、區)化解安排工作退役士兵曆史遺留問題案例入選全省經典案例庫,供各地學習借鑒;製度化組織退役軍人創業大賽,培育推薦24家軍創企業參加全省創業大賽並獲獎,建成創業孵化基地6家,舉辦退役士兵(軍嫂)專場招聘會42場,為2075名退役軍人發放就業創業幫扶資金1454萬多元;優待撫恤提標擴麵,共足額發放優待撫恤金約10億元;積極探索推動優撫醫院改革;常態化開展尊崇關愛活動,講好新時代梅州雙擁故事,營造尊崇尊重良好氛圍;依法開展烈士紀念設施保護,累計投入4565萬元建設(修繕、保護)烈士紀念保護設施240處;堅持以人為本,支持指導540多個困難退役軍人家庭申領應急救助資金1300多萬元,為服務對象排憂解困。我市落實退役軍人政策法規的經驗做法在《廣東退役軍人》雜誌刊登報道,並在省廳專題工作會議上作為典型發言。2021年8月,市人大常委會專題調研我市退役軍人保障政策法規落實情況時,給予了充分肯定。
四、完善服務體係,延伸法治教育陣地
全麵落實“五有、全覆蓋”要求,建立健全市縣鎮村四級退役軍人服務機構。在司法行政部門大力支持下,全市四級2386個退役軍人服務中心(站)分別設立了法律援助室、法律工作站或者專門窗口,實現了法律援助服務和普法宣傳陣地全覆蓋。五年來,共參與法治宣傳36場,為869人次提供法律政策谘詢,協調解決矛盾糾紛21宗,協助完成1宗司法救助案件並獲取司法救助金額2萬元。五華縣退役軍人服務中心獲評全國退役軍人服務保障先進單位,大埔縣三河鎮退役軍人服務站入選“全國百家紅色退役軍人服務站”。
市法律援助處駐市退役軍人事務局工作站揭牌儀式
為即將踏入軍營的入伍青年宣講法規知識和進行革命傳統教育
各級退役軍人服務中心(站)為退役軍人提供政策法規服務等一站式服務
以法護航,行穩致遠。梅州市退役軍人事務局將持續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不斷推進退役軍人事務領域治理體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推動退役軍人工作在法治軌道上實現高質量發展,為梅州全力建設蘇區融灣先行區貢獻退役軍人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