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出台《實施辦法》的背景是什麼?
我省始終堅持把退役軍人教育培訓和就業創業工作擺在突出位置,把通過教育培訓實現穩定就業作為重要任務,著力加強頂層設計和製度建設,取得了明顯成效。當前,在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的形勢任務下,進一步改革完善退役軍人教育培訓政策製度體係的要求十分迫切。
一是落實黨中央、國務院以及省委省政府要求。黨中央、國務院以及省委省政府都高度重視退役軍人教育培訓工作,對教育培訓工作作出一係列明確要求。我省出台了《亚搏app下载安装 辦公廳關於印發廣東省促進退役軍人就業創業若幹政策措施的通知》(粵府辦〔2020〕7號),對我省退役軍人教育培訓工作進行了規範。2021年9月,退役軍人事務部等七部門出台了《關於全麵做好退役士兵教育培訓工作的指導意見》(退役軍人部發〔2021〕53號),對於退役士兵的教育培訓工作進行進一步的規範和明確。我省急需出台政策文件,整合規範國家最新的政策要求和我省原有的政策措施。
二是適應形勢變化。近年來,科教興國、人才強國、區域發展、鄉村振興、“雙區”和三大平台建設等一係列國家戰略全麵推進,終身教育改革、職業教育改革、職業技能提升行動深化實施,產業升級、技術變革趨勢愈發迅疾,為退役軍人教育培訓工作帶來新的發展機遇。另一方麵,隨著國防和軍隊改革推向深入,退役士兵整體文化素質提升對教育培訓工作提出新的調整需求。
三是回應基層呼聲。一直以來退役士兵教育培訓政策在支持鼓勵廣大退役士兵獲取更多學習深造機會,提升綜合素質和就業能力方麵發揮了積極作用。經過十多年的發展,政策實施情況有了較大變化,基層實踐中也麵對一些亟待解決的體製機製問題、政策落實問題和發展中的問題,需要以創新舉措加以解決。
二、《實施辦法》的總體思路是什麼?
《實施辦法》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麵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堅持政府主導、社會參與,需求牽引、就業導向,屬地管理、分級負責,建立適應性培訓、職業技能培訓、學曆教育、終身學習為一體,服務經濟社會發展、適應退役士兵就業創業需要的教育培訓體係,幫助退役士兵改善知識結構、提升職業技能,扶持退役士兵在“雙區”和三大平台建設、鄉村振興等主戰場建功立業,為廣東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走在前列提供有力支撐。
三、《實施辦法》能為退役士兵帶來哪些政策優惠?
一是提供更多學習機會。《實施辦法》提出“建立適應性培訓、職業技能培訓、學曆教育、終身學習為一體,服務經濟社會發展、適應退役士兵就業創業需要的教育培訓體係”,讓退役士兵在接受學曆教育和職業技能培訓的同時,能夠通過適應性培訓快速轉變角色、融入社會,能夠在職業發展過程中伴隨終身學習,全麵增加學習機會,有效提升職業能力。
二是給予更全麵學習資助。《實施辦法》提出,根據《財政部教育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退役軍人事務部中央軍委國防動員部關於印發〈學生資助資金管理辦法〉的通知》(財教〔2021〕310號)的要求,對應征入伍服義務兵役前正在高等學校就讀的學生(含按國家招生規定錄取的高校新生),服役期間按國家有關規定保留學籍或入學資格、退役後自願複學或入學的,實行學費減免;對退役後,自主就業,通過全國統一高考或高職分類招考方式考入高等學校並到校報到的入學新生,實行學費減免,減免最高限額按規定標準執行。全日製在校退役士兵全部享受本專科生國家助學金,資助標準為每生每年3300元。退役士兵參加全日製中等職業教育的,按規定享受國家獎助學金和免學費政策。
三是保障更多學習選擇。為向退役士兵提供更多樣、更高質、更可及的培訓。《實施辦法》提出,我省各級退役軍人事務部門將具備條件和承訓意願的培訓機構納入承訓機構,可涵蓋普通高等院校、職業院校(含技工院校)、培訓機構、企業實訓基地、創業孵化基地、職業培訓中心、技能大師工作室等。除享受退役軍人事務部門政策性培訓外,鼓勵和支持“粵菜師傅”“南粵家政”等重點工程麵向我省退役士兵開展職業技能培訓。大力支持我省退役士兵參加職工求學圓夢培訓、農村創業創新人才培訓、青年就業創業培訓、失業人員培訓、返鄉下鄉創業培訓等。
四、《實施辦法》對退役士兵的適應性培訓有哪些規定?
一是推動適應性培訓前移。我省各級退役軍人事務部門要積極主動配合駐地部隊開展“送政策、送技能、送崗位”進軍營等活動,宣講政策形勢,加強擇業指導,實現區域內駐軍單位基本覆蓋。
二是實施即退即訓。對我省接收安置的退役士兵組織適應性培訓,由各地級以上市退役軍人事務部門統籌開展,原則上在退役士兵報到後一個月內完成,培訓時長不少於80學時,堅持線上培訓和線下培訓相結合,幫助退役士兵盡快轉變角色融入社會。
三是確保培訓實效。適應性培訓要圍繞當年下發的指導性教學大綱、結合地方實際開展。主要內容包括強化思想政治引領,開展安全保密教育,樹牢組織紀律意識;宣講退役政策,普及相關法律法規;開展心理調適,促進角色轉換;實施職業指導,分析就業創業形勢,引導合理就業預期;組織人才測評,提供就業推薦、職業培訓項目推介。依托線上平台,采用“互聯網+培訓”等多種教學手段,靈活安排教學,定期開展培訓評估,確保教學效果。
五、《實施辦法》在退役士兵的職業技能培訓方麵有哪些創新?
我省接收安置的自主就業退役士兵可以在達到法定退休年齡前接受一次免費職業技能培訓(自主擇業軍轉幹部、逐月領取退役金的退役軍人、複員軍官參照執行)。軍人家屬隨軍前在其他單位工作或者無工作單位的,由安置地人民政府提供就業指導和就業培訓。
鼓勵相關院校麵向退役士兵在校生開展“學曆證書+若幹技能等級證書”製度(1+X證書製度)試點。
推行“訂單式”“定向式”“定崗式”培訓,推動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推廣現代學徒製、企業新型學徒製。鼓勵企業對我省退役士兵實行先上崗後培訓,大力開展適應崗位需求和發展需要的技能培訓。堅持“誰培訓、誰推薦就業”,提倡開展“入學即入職”式培訓,壓實責任,提高就業成功率。
六、《實施辦法》對退役士兵的學曆教育有哪些政策利好?
《實施辦法》對不同學曆起點退役士兵的學曆深造提出了優惠政策。
支持我省入伍前已被普通高等學校錄取並保留入學資格或者保留學籍的退役士兵入學或複學,經學校同意並履行相關程序後可轉入本校其他專業學習;大學生退役複學後,可免修體育、軍事技能、軍事理論以及相關公共選修課程,直接獲得相應課程學分,允許適當延長修業年限。
對於高等職業院校(專科)退役士兵學生畢業後繼續攻讀普通本科、成人本科可按照教育部門有關規定免試入學。
我省高校學生應征入伍服現役退役,達到國家規定的報考條件後,3年內參加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的考生,初試總分加10分,同等條件下優先錄取。服役期間獲二等功以上獎勵,符合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報考條件的退役士兵可申請免初試攻讀碩士研究生。我省擁有碩士研究生推免資格的高校,每年安排不低於2%的推免生招生計劃,專門招收本校應屆畢業的退役大學生士兵免試攻讀碩士研究生。按照國家統一部署,適度擴大“退役大學生士兵”專項碩士研究生招生規模。
對於高中、初中學曆退役士兵學生,我省退役士兵參加中職教育實行注冊免試入學;報考高職院校免文化素質考試。開展退役軍人現代學徒製專項試點。符合條件的我省退役士兵參加全國普通高考、成人高考,按規定享受加分照顧。
建立健全行業教育合作機製,對適合我省退役士兵就業的行業,加大行業係統內院校招生力度,以專業教育促進退役士兵入行就業。
七、《實施辦法》如何促進退役士兵終身學習?
從培訓實施主體上,以職業素養提升、技術更新、技能等級晉升為培養目標,鼓勵用人單位定期組織退役士兵參加崗位技能提升和知識更新培訓,拓展職業上升空間。
從培訓形式上,升級“廣東省退役軍人e學院”,集成網絡教學、信息推送、職業能力測試、學習台賬登記、統計分析等功能,為我省退役士兵提供在線教育,打造終身教育平台。
從培訓供給上,建立政府引導、多方參與的資源共建共享機製,鼓勵各類教育培訓機構在網絡學習平台麵向退役士兵發布優質課程、開展線上培訓、實施教學管理,提升培訓效能。
八、《實施辦法》如何落地生效?
為促進《實施辦法》落地落實,《實施辦法》進一步明確各地級以上市、各部門要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高度重視退役士兵教育培訓工作,多措並舉,抓出實效。建立健全部門間協調機製,我省各級退役軍人事務部門統籌協調,相關部門各司其職、協調配合,統籌規劃退役士兵教育培訓工作。推動實現區域間協調聯動,依托鄉村振興、區域一體化發展、東西部對口協作,對接共享優質教育培訓資源。我省教育等部門研究製定落實退役士兵終身教育培訓政策的具體措施,建立年度報告、檢查和評估機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