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縣區新城辦事處退役軍人服務站工作人員正在為退役軍人辦理優待證申領業務。
近年來,梅州市退役軍人事務局堅決把黨的領導貫穿退役軍人工作全過程、全方麵,堅持黨建引領和服務大局同向,全力推動退役軍人工作縱深發展,用心用情用力推動退役軍人工作高質量發展,取得明顯成效。
創建星級服務站
提高服務水平
日前,在服務站現場,工作人員正對照退役軍人提供的資料逐一複查核對,並按流程做好建檔立卡、優待證申領等工作。今年6月15日起,我市有序組織開展優待證申領製發工作,截至7月下旬,我市已有3萬餘名對象申請並錄入相關信息。
“我們以電話或短信的形式,提前通知所在轄區內的退役軍人,帶好相關證件在預約時間內前來辦理,既能避免人員聚集,也能減少到現場辦理的時間。”新城辦事處退役軍人服務站站長陳文靜介紹,服務站積極做好政策宣傳解釋,並提供證件複印、證件照拍攝等一站式優質服務。對於年齡超過80周歲、身患重病等不方便到現場申請的人員,本人及家屬可聯係就近的鎮(街)退役軍人服務站提出入戶辦理申請,實行上門辦理。
據了解,2020年以來,我市積極推動退役軍人服務中心(站)示範創建工作,推動黨的建設與業務發展有機融合、共促互進,製定以“弘揚蘇區精神,創建星級家園”為創建理念的工作方案,統籌推進並完成全市122個縣鎮級服務中心(站)省星級示範創建,創建覆蓋率達100%。2021年,48個鎮級服務站通過全國示範型服務站創建驗收,五華縣退役軍人服務中心被評為“全國退役軍人服務保障先進單位”,大埔縣三河鎮退役軍人服務站入選“全國百家紅色退役軍人服務站”。
同時,全市各級服務中心(站)持續做好“大走訪”工作。截至2022年7月,通過實地走訪、電話、微信等方式共聯係服務對象36.7萬人次,收集服務需求3645項,解決實際問題3626項,辦結率為99.48%,力爭給到退役軍人最近、最暖的關懷,將服務保障政策落實到基層。
關注退役後走向
拓寬就業渠道
脫下軍裝後,該如何就業?這是退役軍人最為關心,也是我市退役軍人事務局最為重視的事情。
近年來,我市退役軍人事務局緊緊圍繞實現黨在新時代的強軍目標,建立實施軍地需求“雙清單”,全力做好退役軍人接收安置、待遇保障等工作,聚焦服務備戰打仗,解決軍人後顧之憂。同時,將退役軍人作為寶貴的人力資源,通過技能培訓、就業推薦、創業扶持等政策措施,引領退役軍人發揮特長優勢,為經濟社會建設建功立業。
2021年,我市依托梅州市農業特色優勢資源,通過以“公司+基地+退役軍人”模式,建成了首個市級退役軍人創業孵化基地,在孵化、引導退役軍人創業方麵同步邁進。其中,該基地與退役軍人王官華合作,成立了金綠家禽屠宰有限公司,目前該公司約有50名工人,在招聘時優先招募退役軍人。
為促進退役軍人就業創業,我市各級退役軍人事務局還實施“戎歸南粵”就業創業工程,依托專業培訓機構和高職院校等,組織開展各類培訓,提升退役軍人技能水平;還根據實際摸清幫扶對象的幫扶需求,努力解決退役軍人各種難題。截至2022年6月,我市共舉辦退役軍人暨隨軍家屬專場招聘會17場次,提供崗位超過6600個,為3250名退役軍人提供適應性培訓,培訓覆蓋率維持在97%以上;舉辦短期技能培訓班27期,促進915名符合條件的退役軍人就業,共發放吸納退役軍人就業補貼、退役軍人創業場地租金補貼、一次性創業資助等扶持資金1348萬元。全市共有3369名個人及192個單位、團體參與結對幫扶,2453名有幫扶需求的退役軍人得到幫扶。
“接下來,我們將繼續堅持黨建引領,聚焦理論武裝、政治引領、職責定位,深入推動黨建與業務工作同謀劃、同部署、同落實,引領廣大退役軍人做就業創業的生力軍、基層治理的領頭雁、誌願服務的先鋒隊,法律規矩的捍衛者、國防建設的後備軍。”市退役軍人事務局副局長黃龍光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