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可謂是不平凡的一年,無情的疫情一直在困擾著我們,正當我們將大踏步前進時,疫情越來越嚴重,一切都變得徒然、茫然。上半年,所有體育比賽都戛然而止,直到8月初廣東省足球運動中心才慢慢恢複足球比賽,留給我們的時間太少太少,在短短的四個月時間裏,我們抓住寶貴的時間,盡量彌補錯失的工作,有遺憾,也有亮點,在此對今年的工作作個總結:
一、麵對疫情,勇於求變 剛剛是春節,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席卷祖國大地,梅州也同樣不可幸免。剛開始,全部人都以為疫情會很快過去,可殘酷的現實把一切摧毀,人們隻有麵對一切。 2020賽季中國足球協會各級聯賽裁判員體能測試(廣東、廣州) 圖片來源:順德區足球協會 作為足球裁判跟其它體育項目的裁判不同之處,就是需要更充沛的體能、更多的跑動來完成執法工作。如此這般之下,省足協裁委會首先啟動線上培訓的方法,我們也積極響應,特別是國家級和國家預備級幾乎準時準點參加線上培訓,盡管效果沒有之前的好,但對保持體能還是起了一定的作用,溫木蓮、吳卓霞、鄒微風、陳勝等等都如饑似渴地跟著導師在練,練的效果也證明是不錯的,在省體育場進行的國家級及國家預備級考核中,來自我市的裁判員全員通過考核。 二、塔頂無人,青黃不接 “陰盛陽衰”到“陰不盛陽更衰”,梅州足球裁判事業正麵臨著量多質不高的不利局麵,2020年女子國家級無人,男子國家級考核又因疫情的關係停止,兩手空空,對我市足球裁判事業打擊很大。雖然這一年我們通過多方推薦人數已達到近160人,但大多數都是其他專項轉項來的,足球基礎、理念很差,趕鴨子上架,收效甚微。同時由於人數較多,培訓中重點不突出導致難以培養出高水平人才。大四的實習、大三的專項知識不強、大二、大一更難勝任,青黃不接現象凸現。 三、比賽密集,量多質低 今年8月中旬開始,大量積壓的比賽擠在一起,市錦標賽5個年齡段男、女共10個組別、“一帶一路”青少年足球邀請賽4個年齡段32支隊伍、梅州市足球聯賽又分甲、乙級、省青少年足球錦標賽又在黃金9月、10月。這些比賽,都需要大量的人手,但在嘉應學院體育學院的大力支持下,總算完成了任務,但總體質量下滑,老裁判久疏戰陣,狀態全無,新手又缺經驗,導致執法過程中錯誤頻頻,漏洞百出,嚴重影響了比賽質量。 四、鍛煉新人,迎難而上 盡管打造新人的過程中碰到或此或彼的困難,但我們別無選擇,2019年的國家一級火線入黨,成為當打主力。 在梅州市足球聯賽比賽中執法的裁判員 在廣東省公安機關男子七人製足球比賽中執法的裁判員 在梅州市“中國體育彩票杯”第三屆職工足球比賽中執法的裁判員 羅科翔、郝以順、劉海傑、王偉權等更是重任在肩,經驗不足、對規則的熟悉程度不夠、對規則的理解運用不太熟悉,我們隻有采取以量變求質變的方式方法,4月份開始就在中乙、中冠球隊的熱身賽中大膽使用,更在成人賽事(市聯賽、省公安比賽、市職工杯)中擔綱,但由於執法水平有限,碰了不少釘子,成長過程中碰到困難,急需快速提升作戰能力,否則,大二的(2020年一級班)更是捉襟見肘,大部分都還沒做過正式比賽,隻有假以時日,才能接上班。 梅州市足球裁判員正進行執法前針對性的培訓 五、疫情肆虐,舉步維艱 由於今年疫情反複,職業聯賽(中超、中甲及預備隊、中女超)八月份後才重啟,而且是賽會製,預備隊比賽取消,中青超又停擺,導致高水平的賽事沒有了,預備隊、中青超的比賽監督、裁判工作也隨之停擺,鍛煉的機會沒有了,對成長中的隊伍打擊頗大,去年我們總共執法了404場賽事,總體質量不算理想,今年的情況看來也不會有好轉,隻能靠市運會等青少年賽事補給。 六、展望未來,重任在肩 2020年梅州市“假球黑哨”問題專項治理工作會議 2020年梅州市“客家村鎮銀行”梅州市足球聯賽裁判員培訓班 2020年廣東省足球協會十一人製一級裁判員培訓班(梅州) 2020年廣東省足球協會十一人製一級裁判員培訓班(梅州) 盡管碰到諸多困難,也無法阻擋前進的腳步。我們的隊伍不斷壯大,而且提高了入門門檻,隻要我們繼續“笨鳥先飛”的土方法,以不用揚鞭自奮蹄的精神,我們一定能戰勝困難,決勝千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