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期 | 鍾家教鍾國宏:謙謙“掃地僧”,默默傳客家武藝
來源:球鄉
時間:2021-10-31 19:40:45
瀏覽:-
字號:
大
中
小
客家武術專題視頻展示宣傳已經刊發20期,今天,我們通過鍾家教拳第四代傳人鍾國宏的介紹,來感受下八大流派之一的鍾家教拳的魅力。該拳作為廣東省梅州地區漢族傳統功夫,是興寧市具有代表性的民間傳統武術,是客家文化的重要表現形式之一。
客家拳術是南拳流派之一,因流行於廣東客家地區,故名客家拳。拳種主要有朱家教、鍾家教、李家教、嶽家教、刁家教、流民拳、劉鳳山派、昆侖拳等八大流派。
鍾家教曆史悠久,相傳1835年由興寧市永和鎮錦洞鄉鍾佑古所創,鍾佑古把技藝首傳給其子鍾壯生,後傳給陳伯鄉,廣泛流傳於興寧永和、四望嶂、泥陂、壢陂等地。 鍾家教的特點是多用掌法,少用拳法,不用腿法。在步法上,丁不丁,八不八,名為丁八步。在掌法上五指伸張,不是虎爪,也不是柳葉掌。在身型上要求蛇頭、龜背,在步法上要求紮實穩健,變化多端。動作有時溫柔和順,有時剛勁威猛。 鍾國宏曾是中山大學武術教練,如今已64歲高齡,仍堅守在教授鍾家拳的一線,培育熱愛武術的愛好者,從學者絡繹不絕;業精於勤,平日裏堅持習武強身。 退休之後,鍾國宏回到家鄉興寧開了跌打藥館,默默幫助鄰裏鄉親;徒弟劉宇煌就是因為受鍾國宏治療手傷後結緣拜師學藝的,他說師父的精湛武藝和高尚武德深深吸引著他。 劉宇煌說,初中時開始練散打,練習三年後來有一次傷到了手,找到師父幫忙治療好了,因為這個機會後麵跟著他學鍾家教。在劉宇煌的心裏,師父像“掃地僧”一樣的感覺,是一個小醫館裏隱藏著的高手。剛開始拜師的時候就跟我講:練拳的人要有武德,要有道德,不能隨意對普通人用武術。我師父也希望我把這個傳統文化延續下去,畢竟好的文化也要傳承給下一代。 鍾國宏說,“從來沒有放棄的想法,一直都越練越想練,越練越精神,我練到可以倒立把身子頂起來,腰是非常柔軟的,地上放一盆花、一分錢,我可以反過來用嘴咬到。” 交流中,鍾國宏是一個談吐大方、熱情好客的長者,更有對客家武術的別樣情懷,將熱愛默默付諸行動,讓真性情融入日常生活,笑看雲起雲落,淡定從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