頁麵:
    字體:
    對比度:
梅州市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梅州市體育局 賽事活動 第五期丨梅江區:“海龍亭”邊刁家拳遺風長存
當前位置:首頁 > 政務公開 > 政府機構 > 市體育局 > 群眾體育 > 賽事活動
第五期丨梅江區:“海龍亭”邊刁家拳遺風長存
來源:球鄉   時間:2021-07-09 16:28:14   瀏覽:-
字號:

  2021年梅州市客家武術展示活動由由梅州市體育局、梅州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指揮部辦公室、梅州市精神文明建設委員會辦公室主辦。日前,已經完成各縣(市、區)客家武術各拳種視頻的錄製,將陸續推出各客家武術傳承人的展示視頻。

  今天,一起感受下曾經在梅城備受推崇、家喻戶曉的刁家拳。

據史料記載,刁家拳由清代拳師刁火龍始創,其侄刁海龍(1886-1959)將其發揚光大。2019年,刁家教拳被列為梅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
  1949年以前的梅城(今梅江區)武館林立,武術界有“上市黃玉汀,下市刁海龍”之說。黃玉汀徒弟與刁海龍徒弟潘德就曾因門戶之見交惡,牽連了雙方師傅。刁海龍為顧全大局,對門下弟子嚴加訓誡,並登門與黃師傅協商,強調不管南拳北腿,無分江湖派別,都是為了弘揚國法,強壯國人體魄,提振民族精神。由此化解了一觸即發的江湖惡鬥。

圖片

  刁海龍弟子滿天下,許多在全國及省市的武術比賽中勇奪殊榮。梅州泮坑旅遊區後來建造了“海龍亭”,以紀念這位一代宗師。

圖片

  曾昭敏是梅江區刁家拳忠實傳播者,早在1978年就開始練習拳術,已逾四十年。謙恭、友善,樂於分享,是大家對他一直的看法,見證過梅城客家武術發展之盛景,曾昭敏已是梅城刁家拳的有名的師父頭,他持之以恒勤學苦練,鑽研拳術。

圖片

  刁家拳的特點是“擒、拿、抓、捉、吞、吐、浮、沉”,以柔克剛,以靜製動,借力打力,刁家拳法共有八個套路,重身形步法,並以“快”為上乘秘籍。

圖片

  梅江區武術協會會長陳烈說,“曆史就好長了,在我師公看來,這個拳就叫儒家拳,讀書人的“儒”,儒家拳,海龍師兩兄弟到江西學這個拳,學成歸來,因為他姓刁,回到梅州來傳授拳的時候,就命名為刁家拳。”

圖片

  陳烈、曾昭敏等梅江區的刁家拳傳承習練者都有一定歲數,苦於年輕人習練者較少。近年來,在梅江區體育部門指導下,梅江區武術協會積極參加各種展示活動,傳播刁家拳。“海龍亭”下,梅城這幫刁家拳的師兄弟妹們沒有錚錚誓言,而是默默踐行先師“傳播武術,強健國人體魄”的誌向,希望刁家拳可以發展的更好,發揚光大,希望客家武術強身健體功效可以能夠惠及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