頁麵:
    字體:
    對比度:
梅州市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梅州市體育局 賽事活動 第八期丨五華流民拳: 客家經驗武學結精華,強身體德為先
當前位置:首頁 > 政務公開 > 政府機構 > 市體育局 > 群眾體育 > 賽事活動
第八期丨五華流民拳: 客家經驗武學結精華,強身體德為先
來源:球鄉   時間:2021-08-01 11:52:30   瀏覽:-
字號:

  2021年梅州市客家武術展示活動日前已經完成各縣(市、區)客家武術各拳種視頻的錄製,將陸續推出各位客家武術傳承人的展示視頻。今天,一起來感受五華“流民拳”。

  古時,客家先民篳路藍縷,從中原南遷,來到陌生的南方。作為遷徙流民時刻麵臨土匪、野獸等各種威脅,文韜武略的客家人在“亂架”中總結出來很多實戰型的經驗武學,“流民拳”或別稱“流氓拳”、“客家拳”就是其中最典型的代表。

圖片

  “流民拳”由清代的五華縣袁壽士、陳亞九夫婦創編,拳術初步成型,傳至五華河東鎮寶瑞村劉炳源,已是第十八代。

圖片

  學有所成的劉炳源從20多歲開始就教授武功,現在是遠近聞名的教頭。他記得以前鄉村武師地位很高,武師們在鄉風文明、和諧鄰裏上扮演起獨特的角色。

圖片

  相比其他拳術,流民拳具有更強的兼容性和實用性,力求一招製敵,拳法多用箭拳、切掌、馬指手,步法以低馬之尖為主,步法上要求穩健紮實,左右變化多端,動作剛柔相濟,以柔帶剛,攻守兼備。

圖片

  流民拳練功主要有蹲馬、切掌手、跳躍進退步,蹲馬步式,身要正、胸要含、背要拔、步要平穩,後紮弓箭步、進退步和跳躍步。

圖片

  劉炳源一如既往堅持著初心,希望將傳統武術一代代傳承下去。他說,“我教了都四十年了,學功夫要有武德,功夫是為打抱不平,是用來鋤強扶弱的,為社會服務的,鍛煉好身體的,中華文化基因要一代代傳承下去,不可以忘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