頁麵:
    字體:
    對比度:
梅州市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梅州市體育局 賽事活動 第七期 | 蕉嶺張家拳和棍:“神崗”鑄輝煌,“客脈”盼流芳
當前位置:首頁 > 政務公開 > 政府機構 > 市體育局 > 群眾體育 > 賽事活動
第七期 | 蕉嶺張家拳和棍:“神崗”鑄輝煌,“客脈”盼流芳
來源:球鄉   時間:2021-07-21 17:30:01   瀏覽:-
字號:

  2021年梅州市客家武術展示活動由梅州市體育局、梅州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指揮部辦公室、梅州市精神文明建設委員會辦公室主辦。日前,已經完成各縣(市、區)客家武術各拳種視頻的錄製,將陸續推出各客家武術傳承人的展示視頻。今天一起走進蕉嶺縣長潭鎮。

  蕉嶺縣長潭鎮神崗村,是遠近聞名的“武術村”,在這裏有近九旬的武林耆宿,也有年富力強的中年武師,拳、棍、耙頭、雙刀、單獅頭……每個人都掌握一至兩種武藝。

圖片

  其中張榮輝、張榮毅兄弟一個擅長拳術,一個擅長棍術,分別是張家拳、張家棍第五代傳承人。同其他客家武術流派一樣,張家拳、張家棍受客家人南遷影響頗深,在適應當地社會環境和自然環境過程中發展和成熟。

圖片

  張家拳據傳最初是由清光緒年間遼寧鐵嶺義順鏢局的鏢師張振遠創編,是張家拳雛形,後經走南闖北整理吸收。

圖片

  張家棍是七分槍、三分棍,槍法與棍法融為一體,稱為“槍棍”,自成一個頗具特色的客家武術流派。也有說法認為,張家槍棍是由客家先民以耕作時隨身攜帶的農具如禾扡、扁擔等套用棍術的招數發展而來,進可以攻,退可以守。

圖片

  客家武術也是豐富鄉村文化的重要內容,舊時每遇婚喪嫁娶、節日時候,掌握拳術、棍術的武師們自然成為“香餑餑”,因此,張氏兄弟都曾是鎮裏金獅棚隊的好手。

圖片

  不惑之年的張氏兄弟倆經常回憶起金棚獅隊演出的時光,和大家一起切磋武藝的日子。

  張榮輝說,“以前大家一起在獅棚下練習,每個人要練習一至兩個拳種、棍種,每天晚上8點練到11點,有師父教就學拳法,沒有師父教就練習蹲馬,練完以後感覺很喜歡。以前很單純,一聽到鑼鼓聲就很興奮,整個人都像跳舞一樣,很高興。”

圖片

  現在,神崗村裏不少年輕人都外出工作生活去了,隻有村裏的老人們還堅守著祖輩傳下來的武功,張家拳張家棍的傳承麵臨著前所未有的發展困境。

圖片

  傳統文化的傳承保護刻不容緩,已成各界普遍的認識。客家武術是中國非遺文化的重要內容。張榮輝、張榮毅希望通過這次梅州客家武術展示活動,更好地傳承張家拳張家棍,吸引更多的年輕人參與進來,將客家武術更好地挖掘和發揚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