頁麵:
    字體:
    對比度:
梅州市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梅州市統計局 統計公報 廣東省第二次全國基本單位普查公報
當前位置:首頁 > 政務公開 > 政府機構 > 市統計局 > 統計數據 > 統計公報
廣東省第二次全國基本單位普查公報
來源:本網   時間:2004-07-15 15:45:22   瀏覽:-
字號:

廣東省第二次全國基本單位普查公報

廣東省統計局廣東省基本單位普查辦公室

2002年12月28日)

根據國務院的決定和國家統計局等七部門的聯合部署,廣東省第二次基本單位普查於2001年8月開始組織實施,曆時一年多時間,在全省各級政府的統一領導和有關部門的密切配合下,經各級普查機構的精心組織和廣大普查人員的紮實工作,已順利完成了普查數據處理和上報工作,並通過了國家數據質量抽查驗收。經省人民政府同意,現將主要數據公布如下:

一、基本單位的總體情況

本次普查的標準時點為2001年12月31日,普查的對象和範圍為本省境內從事社會經濟活動的法人單位和產業活動單位(注)。普查結果顯示:2001年末,全省擁有各類法人單位40.33萬個,比1996年進行的第一次基本單位普查(以下簡稱“一普”)增長15.7%。其中,企業法人31.28萬個,事業法人3.53萬個,機關法人1.39萬個,社團法人0.55萬個,其他法人3.58萬個。

按活動性質和地點劃分,全省共有各類產業活動單位53.47萬個(含法人單位),在全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中名列第一,與“一普”相比增長7.2%。其中,生產經營性產業活動單位39.75萬個,非生產經營性產業活動單位13.72萬個,分別比“一普”增長3.9%和18.1%。

二、基本單位的結構和分布情況

(一)產業結構

2001年末,全省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的基本單位各占比重如下表(表1):

1基本單位三次產業構成情況

2001年(%)

1996年(%)

一產

二產

三產

一產

二產

三產

法人單位

0.7

37.9

61.4

0.8

42.2

57.0

產業活動單位

0.7

31.6

67.7

1.0

33.7

65.3

與“一普”對比,法人單位第三產業比重上升了4.4個百分點,第一、第二產業比重分別下降0.1和4.3個百分點;產業活動單位第三產業比重上升2.4個百分點,第一、第二產業比重分別下降0.3和 2.1個百分點。

(二)行業分布

在各類產業活動單位中,從事製造業的單位最多,占27.5%;居第二至第四的為批發零售貿易及餐飲業,占24.1%;國家、政黨機關和社會團體,占11.6%;教育文化藝術及廣播電影業,占8%。以上四個行業的單位數占全省產業活動單位總數的71.2%。與“一普”相比,增長較快的行業有科學研究和綜合技術服務業、房地產業、社會服務業、其他行業、衛生、體育和社會福利業、交通運輸業、倉儲及郵電通信業等行業。下降較大的行業有采掘業、金融、保險業。(見表2)

2按國民經濟行業分組的產業活動單位情況

行業(門類)

2001年 

1996年

單位數

(萬個)

2001年

1996年

增長(%)

單位數(萬個)

比例(%)

總    計

53.47

100

49.86

7.2

農、林、牧、漁業

1.13

2.1

1.02

11.1

采掘業

0.38

0.7

0.56

-32.6

製造業

14.73

27.6

14.50

1.6

電力蒸汽熱水的生產和供應業

0.66

1.2

0.56

17.5

建築業

1.13

2.1

1.18

-3.4

地質勘查業水利管理業

0.20

0.4

0.17

14.6

交通運輸業、倉儲及郵電通信業

1.38

2.6

1.01

37.4

批發和零售貿易、餐飲業

12.86

24.0

13.90

-7.5

金融、保險業

1.80

3.4

2.06

-12.9

房地產業

1.46

2.7

0.78

86.3

社會服務業

3.92

7.3

2.26

72.9

衛生、體育和社會福利業

1.33

2.5

0.91

46.1

教育文化藝術及廣播電影電視業

4.28

8.0

3.72

15.3

科學研究和綜合技術服務業

0.64

1.2

0.33

93.6

國家、政黨機關和社會團體

6.20

11.6

6.07

2.1

其他行業

1.37

2.6

0.83

65.3

(三)地區分布

我省基本單位主要分布在珠江三角洲地區,產業活動單位占全省的61.9%;東、西兩翼占21.8%;山區縣(區、市)占22.7%。基本單位增長最快的也是珠江三角洲地區,與“一普”相比,珠江三角洲地區產業活動單位增長21.8%,東、西兩翼減少9.8%;山區縣(區、市)減少9.7%。

從城市分布看,廣州市最多,產業活動單位超10萬個;第二至第四名為深圳市、佛山市、東莞市,均在3萬個以上。上述四市集中了全省49.2%的法人單位和45.9%的產業活動單位。(見表3)

3 法人單位和產業活動單位分布情況

市別

法人單位數

(萬個)

產業活動單位數

(萬個)

比例(%)

比例(%)

40.33

100.0

53.47

100.0

廣州市

9.31

23.1

10.85

20.3

韶關市

1.24

3.1

1.89

3.5

深圳市

4.03

10.0

5.87

11.0

珠海市

1.51

3.7

1.78

3.3

汕頭市

2.05

5.1

2.30

4.3

佛山市

3.79

9.4

4.70

8.8

江門市

1.79

4.4

2.29

4.3

湛江市

1.35

3.3

2.10

3.9

茂名市

1.25

3.1

1.87

3.5

肇慶市

1.24

3.1

1.80

3.4

惠州市

1.32

3.3

1.96

3.7

梅州市

1.13

2.8

2.21

4.1

汕尾市

0.51

1.3

0.72

1.3

河源市

0.60

1.5

1.28

2.4

陽江市

0.70

1.7

1.01

1.9

清遠市

0.91

2.2

1.54

2.9

東莞市

2.73

6.8

3.11

5.8

中山市

1.29

3.2

1.65

3.1

潮州市

1.05

2.6

1.33

2.5

揭陽市

2.00

5.0

2.34

4.4

雲浮市

0.53

1.3

0.87

1.6

(四)企業所有製結構

從企業組織形式看,我省在經濟結構上呈現多種經濟成分共同發展的格局。在各經濟成分中,從事私營企業(不含個體戶)的最多,2001年末達13.26萬個,占企業法人的42.4%。其餘占比重較大依次排列為:集體企業、港澳台和外商投資企業、國有企業、股份製企業等。與“一普”相比,私營企業增加一倍多,集體和國有企業分別減少34.9%和26.7%。(見表4)

4按企業組織形式分組的法人單位情況(按“一普”口徑分組)

2001年

1996年單位數

(萬個)

2001年

1996年

增長(%)

單位數(萬個)

比重(%)

總     計

31.28

100.0

27.32

14.5

國有企業

2.83

9.1

3.87

-26.7

集體企業

8.22

26.3

12.64

-34.9

私營企業

13.26

42.4

5.93

123.4

聯營企業

0.18

0.6

0.88

-79.8

股份製企業

2.62

8.4

0.49

429.5

港澳台和外商投資企業

3.82

12.2

3.29

16.1

其他企業

0.35

1.1

0.22

57.7

從國有及國有控股情況看,國有及國有控股(包括相對控股)企業法人單位數占全部法人企業的11.2%,其資本金及營業收入分別占41.5%和36.3%,公有製經濟仍占重要地位。

(五)企業規模結構

從企業的從業人員規模看,我省企業法人多為中、小型企業。在全部企業法人中,50人以下的企業有25.61萬個,占整體比重的81.9%;50—499人的企業有5.15萬個,占整體比重的16.5%;1000人及以上的企業有0.52萬個,占整體比重的1.7%。(見表5)

5企業法人按從業人員規模分組情況

從業人員規模

(人)

企業法人單位數

(萬個)

%)

總  計

31.28

100.0

1-7

11.18

35.7

8-19

8.76

28.0

20-49

5.67

18.2

50-99

2.54

8.2

100-299

2.13

6.8

300-499

0.48

1.5

500-999

0.32

1.0

1000及以上

0.20

0.6

從營業收入規模看,我省企業法人多為100萬元以下企業。年營業收入在100萬元以下的企業有17.27萬個,占整體比重的55.2%;年營業收入在100萬元及以上的企業有14萬個,占整體比重的44.8%。同“一普”比較,100萬元以下企業減少,100萬元及以上企業增加,尤其是100-499萬元的企業增加了44%,其它略有上升。(見表6)

6企業法人按營業收入規模分組情況

營業收入規模

(萬元)

企業法人單位數

(萬個)

%)

總  計

31.28

100.0

0-49

13.85

44.3

50-99

3.42

10.9

100-499

9.00

28.8

500-999

1.60

5.1

1000-4999

2.46

7.8

5000及以上

0.95

3.1

(六)就業崗位情況

普查數據顯示,我省各類法人單位共吸納從業人員1992.76萬人,其中:企業法人從業人員1692.60萬人,事業法人從業人員145.23萬人,機關法人從業人員89.21萬人,社團法人從業人員6.72萬人,其他法人從業人員59萬人。

從行業分布上看,製造業吸納的從業人員最多,占從業人員總數的51.9%;其次是批發和零售貿易、餐飲業,占7.3%。與“一普”對比,大多數行業的從業人員所占比重均略有下降,下降較大的是批發和零售貿易、餐飲業,近3個百分點。上升較多的有教育、文化藝術及廣播電影電視及其他行業,上升近2個百分點。(見表7)

7法人單位從業人員按行業(門類)分組情況

行業(門類)

2001年

1996年

從業人員人數

(萬人)

比例(%)

從業人員

人數(萬人)

比例(%)

總    計

1992.76

100.0

1851.17

100.0

農、林、牧、漁業

20.50

1.0

24.92

1.4

采掘業

12.75

0.6

21.07

1.1

製造業

1034.55

51.9

962.57

52.0

電力、煤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

2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