頁麵:
    字體:
    對比度:
梅州市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梅州市統計局 統計公報 梅州市統計局關於2002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統計公報
當前位置:首頁 > 政務公開 > 政府機構 > 市統計局 > 統計數據 > 統計公報
梅州市統計局關於2002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統計公報
來源:本網   時間:2004-07-17 09:14:37   瀏覽:-
字號:

梅州市統計局關於2002年
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統計公報

(2003年3月7日)



2002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全麵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積極落實黨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各項方針政策,努力克服經濟運行中的各種困難,經濟運行總體質量不斷提高,企業經濟效益得到改善,國民經濟穩步健康發展,社會各項事業取得新的成就,城鄉居民實際生活水平有所提高。
  一、綜合
  國民經濟保持穩步健康發展,三次產業結構不斷調整優化,各項主要指標達到計劃目標要求。據初步統計,全年國內生產總值204.69億元,比上年增長8.3%,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59.63億元,增長3.5%;第二產業增加值74.13億元,增長10.2%;第三產業增加值70.93億元,增長10.8%。經濟結構調整取得新進展。國內生產總值中三次產業構成為29.1∶36.2∶34.7,第一產業比重有所下降,二、三產業比重上升。農業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大力推進品種、品質和布局優化,農業產業化、商品化水平提高。工業技術改造力度加大,並進一步清理“五小”企業和壓縮部分過剩生產能力,發展優勢產品生產,使工業行業和產品結構調整取得新進展。第三產業中的交通、旅遊、商飲業發展趨旺,金融保險穩定發展,教育衛生事業不斷發展。
  市場物價總體上有所下降。由於工農業產品供給充裕,科技進步和勞動生產率提高,使產品成本降低等原因,全年消費價格總水平比上年繼續有所下降,居民消費價格總指數為98.8%(上年為100%),比上年下降1.2個百分點。
  勞動就業工作進一步加強,國有企業下崗職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業工作得到政府和有關部門重視。2002年全市從業人員208萬人。在崗職工22.3萬人,比上年下降2.4%。全市城鎮通過各種途徑安置就業人數17422人,全市城鎮人口登記失業率為2.8%,年末國有企業中下崗人員為20083人。
  全市社會和經濟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是:社會勞動就業壓力較重,城鄉居民收入增長較慢,部分群眾生活還比較困難;部分企業市場適應能力較差;經濟結構調整難度較大,主導產業仍不突出;縣域經濟發展不夠平衡,部分縣經濟發展速度較慢,財政負擔較重。
  二、農業
  農業生產穩定,農作物結構調整步伐加大。受嚴重旱災影響,主要農作物產量減少,經濟作物產量增加。全年糧食總產134.04萬噸,比上年減10.9%,其中稻穀總產115.01萬噸,減12.7%;烤煙總產1.39萬噸,減3.1%;花生總產2.83萬噸,比增8.9%;水果總產71萬噸,比增8.8%;茶葉總產0.9萬噸,比增7.5%。適應市場需求變化,農作物糧經比由上年的66.5:33.5調整為64.2:35.8。
林業生產穩定發展,林業產出效益提高,生態環境進一步改善。森林覆蓋率70.5%,跡地更新麵積1791公頃,低產林改造2187公頃,荒山造林2613公頃。年末森林蓄積量2424.38萬立方米,比上年末增長3.8%,森林資源繼續保持年生長量大於年消耗量。
畜牧業產品產量及品種增加,質量提高。全年肉類總產24.75萬噸,比上年增長7.0%,當年豬出欄224.72萬頭,比上年增長3.0%,年末生豬存欄169.43萬頭,比上年增長1.6%。
  漁業名、優、稀水產品發展迅速。水產品產量達7.29萬噸,比上年增長0.1%。
鄉鎮企業繼續發展,營業收入218億元,比上年增長7.7%。實交國家稅金6.76億元,比上年增長7.1%,利潤總額16.78億元,比上年增長9.9%。
全年農業機械總動力103.52萬千瓦,比上年增長2.5%,化肥施用量(折純)8.94萬噸,比上年減少23.3%,農田有效灌溉麵積9.88萬公頃,比上年減少0.1%,農村用電量4.97億千瓦時,比上年增長6.0%。
  三、工業和建築業
  工業生產穩定發展。全市以實施“工業梅州”和加快工業結構調整為重點,使我市優勢產品,資源性產品生產得到加快發展,從而推動了整體工業生產的穩步增長和經濟效益的提高。全年完成工業增加值57.01億元,比上年增長9.6%。工業增加值中,國有及年銷售收入500萬元以上非國有工業增加值33.93億元,比上年增長7.2%。其中輕工業增加值11.64億元,比上年增長9.1%;重工業增加值22.29億元,增長6.2%。國有及國有控股工業增加值15.95億元,比上年減少3.3%,集體工業增加值3.27億元,比上年減少9.6%,外商及港澳台投資企業增加值10.79億元,比上年增長16.9%。全年工業用電量17.83億千瓦時,比上年增長16.9%。
工業企業總體經濟效益大幅提高。全年國有及年銷售收入500萬元以上非國有工業綜合經濟效益指數為122.76%,比上年上升12.31個百分點。其中:資產負債率比上年下降2.79個百分點,產品銷售率提高1.38個百分點,全員勞動生產率比上年增長13.5%。國有及年銷售收入500萬元以上非國有工業全年實現利稅總額16.18億元,比上年增長30%,其中稅金總額8.05億元,比上年增長38.1%。盈虧相抵後,實現利潤總額6.34億元,比上年增長54.0%,虧損企業虧損額2.28億元,比減8.6%。
建築業生產受梅揭高速公路等重點工程建設的帶動及房地產投資較旺的影響,發展較快。全年全社會完成建築業增加值17.12億元,比上年增長12.1%。全市76個四級及四級以上建築企業施工項目1510個,其中本年新開工項目799個,實現利潤3.99億元,稅金2.27億元。建築施工企業房屋建築施工麵積494.73萬平方米,房屋竣工麵積248.86萬平方米。
  四、固定資產投資
  在國家擴大內需的政策拉動下,特別是重點工程建設進展順利,全市固定資產投資出現較強的增長態勢,成為拉動全市經濟增長的重要因素。全年全社會完成固定資產投資72.70億元,比上年增長30.3%,剔除梅揭高速公路國家立項的重點工程投資9.59億元,則全市地方固定資產投資為63.11億元,比上年增長19.9%,其中:國有經濟投資16.86億元,比上年增長15.2%;城鄉集體經濟投資17.58億元,下降5.8%;城鄉個人投資8.72億元,比上年增長10.5%;其他經濟類型投資19.95億元,比上年增長7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