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春以來,全市各級采取有力措施,紮實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著力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促進了全市經濟穩定恢複,實現了經濟增速較快回升,開局良好。根據廣東省地區生產總值統一核算結果,2021年1季度全市地區生產總值為276.27億元,同比增長12.2%,兩年平均增長2.7%。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為42.45億元,同比增長4.0%,兩年平均增長1.1%;第二產業增加值為87.12億元,同比增長16.3%,兩年平均增長2.7%;第三產業增加值為146.70億元,同比增長12.4%,兩年平均增長3.5%。
經濟運行總體表現為“七快、五穩、一降”。“七快”是工業、建築業、消費、出口、服務業、居民收入、用電量等主要指標增長較快;“五穩”是農業基礎穩、金融運行穩、物價控製穩、就業穩定、財政增收穩;“一降”是投資下降。
一是農業生產平穩,牧業恢複性增長較快。一季度,我市農業生產較為穩定,尤其是牧業恢複性增長對整個農業增長的推動作用較為明顯。一季度,蔬菜產量同比增長1.1%;水果產量同比增長3%;豬肉產量同比增長23.5%;禽肉產量同比增長10%;水產品產量同比下降7.5%。全市農林牧漁業總產值69.44億元,同比增長5.4%,兩年平均增長1.8%。其中:農業、牧業、農林牧漁服務業總產值分別同比增長1.0%、17.3%、7.5%。
(二)工業增長較快,園區工業、縣域工業是增長主力。一季度,全市規上工業增加值65.63億元,同比增長21.0%,兩年平均增長5.6%。其中:園區工業、縣域工業增加值增速分別比規上工業快22.7、17.7個百分點。從三大門類看,采礦業增加值同比下降2.0%,製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9.8%,電力和熱力燃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同比增長30.1%。從支柱產業看,五大支柱產業增加值56.66億元,同比增長20.6%,兩年平均增長7.3%。其中,煙草、電力、建材、電子信息、機電製造業增加值分別同比增長0.8%、31.2%、27.4%、66.7%、57.9%。從園區工業看,全市10個省級工業園區(含集聚區)實現工業增加值24.44億元,同比增長43.7%,兩年平均增長10.5%。其中增長較快的有廣梅園區(含集聚區)增長71.2%、梅江園區增長52.3%、蕉華園區增長(含集聚區)45.2%。從骨幹企業看,全市30家骨幹企業實現增加值48.31億元,同比增長19.0%,增速同比提高18.5個百分點,兩年平均增長9.4%。其中,有28家企業實現正增長。從區域看,全市縣域(含梅江區、梅縣區)工業增加值37.65億元,同比增長38.7%,兩年平均增長7.5%。其中,長較快的有梅江增長46.2%、蕉嶺增長43.8%、興寧增長42.6%、梅縣增長42.2%。
(三)建築業總產值增長較快,尤其是豐順、梅江、蕉嶺增長較快。一季度,我市建築業總產值62.45億元,同比增長31.1%,兩年平均增長5.3%。8個縣(市區)中有6個同比增長,增長較快的有豐順增長164.6%、梅江增長61.6%、蕉嶺增長58.5%。
(四)固定資產投資下降,但工業投資增長相對較快。一季度,全市固定資產投資同比下降6.1%,兩年平均下降2.9%。分產業看,第一、二產業分別同比增長29.5%、11.5%,第三產業投資同比下降10.7%。分領域看,項目投資同比下降0.6%。項目投資中,基礎設施投資同比下降8.6%,工業投資同比增長11.5%,技改投資同比增長71.7%,製造業投資同比增長17.6%,先進製造業投資同比增長81.7%,高技術投資同比增長70.5%,傳統優勢工業投資同比增長6.0%。房地產開發投資同比下降13.7%,兩年平均下降4.6%。3月末,商品房施工麵積2064.29萬平方米,同比下降5.7%;商品房竣工麵積34.70萬平方米,同比下降51.8%;商品房銷售麵積74.10萬平方米,同比增長23.5%;銷售額46.51億元,同比增長27.5%;商品房待售麵積220.68萬平方米,同比增長24.5%。
(五)消費增長較快,尤其是限額以上消費增長較快。一季度,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55.32億元,同比增長25.5%,兩年平均下降0.5%。其中:限額以上單位實現消費品零售額28.76億元,同比增長30.1%。一是限額以上單位27個商品類有23類實現增長。金銀珠寶類、報雜誌類、家具類、通訊器材類、機電產品及設備類和汽車類分別增長127.9%、205.7%、185.6%、85%、53.8%和55.2%。二是與民生相關的生活必需品繼續回暖。糧油、食品類,飲料類和煙酒類分別增長7.4%、22.8%和14.8%。三是出行類商品零售增速較快增長。全市汽車類和石油、製品類商品零售分別增長55.2%、14.9%。按經營地分,城鎮和鄉村消費分別同比增長25.9%、24.3%,城鎮消費增長略快於鄉村消費。按消費類型分,商品零售和餐飲收入分別同比增長25.3%、27.3%。分區域看,8縣(市、區)消費增速均超過22%,有4個超過全市平均水平,其中,增長較快的有梅縣區增長30.1%、蕉嶺縣增長27.7%、平遠縣增長27.0%。
(六)出口總額較快增長,實際利用外資大幅增長。一季度,全市外貿進出口總額24.28億元,同比增長32.5%,兩年平均下降4.6%。其中:出口總額19.55億元,同比增長27.5%,兩年平均下降6.5%。40家重點外貿企業共實現進出口16.5億元(占全市進出口總額的67.9%),同比增長29.6%。其中,有30家正增長,13家企業同比增長50%以上。實際使用外資1.09億元,同比增長153.8%。
(七)規上服務業增長較快,尤其是租賃和商務服務業等4個行業增長較快。1-2月,全市規上服務營業收入127.86億元,同比增長25.0%,兩年平均增長5.5 %。規上服務業10個行業中8個行業實現增長,其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增長131.7%,文化、體育和娛樂業增長49.9%,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增長34.9%,房地產業增長34.9%。
(八)財政收入呈恢複性增長,稅收收入增長相對較快。一季度,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1.64億元,同比增長4.5%,兩年平均下降3.0 %。其中:稅收收入14.40億元,同比增長17.9%。全市財政支出109.44億元,同比增長5.2%,兩年平均下降1.1%。
(九)金融運行平穩,貸款增長較快、貸存比提高。3月末,全市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存款餘額2454.27億元,同比增長4.0%,其中:住戶存款餘額1753.94億元,增長10.5%。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貸款餘額1685.67億元,同比增長17.4%。貸存比為68.7%,同比提高7.8個百分點。
(十)物價相對穩定,漲幅明顯回落。1-3月,全市居民消費價格指數為99.0%,同比下降1.0%,漲幅同比回落6.5個百分點,其中:食品煙酒類、居住類、生活用品及服務類、交通通信類、教育文化和娛樂類、其他用品和服務類分別下降0.8%、2.1%、0.7%、1.8%、0.4%、2.3%,衣著類、醫療保健類分別上漲0.8%、1.6%。全市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同比下降0.7%,漲幅同比回落2.2個百分點。
(十一)就業基本穩定,城鄉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長較快。自2020年1月以來,我市城鎮登記失業率2.26%-2.44%之間波動。一季度,全市城鎮新增就業5950人,城鎮登記失業率為2.36%,基本穩定在這一區間。梅州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855元,同比增長13.0%,兩年平均增長5.9%,扣除價格因素,當年實際增長14.1%;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789元,同比增長14.8%,兩年平均增長5.2%,扣除價格因素,當年實際增長16.0%。
(十二)全社會和工業用電量增長較快,尤其是製造業用電量快速增長。一季度,全社會用電量26.04億千瓦時,同比增長29.5%。其中,工業用電量13.83億千瓦時,同比增長57.7%。工業用電量中,製造業用電量增長65.9%,增速比工業用電量快8.2個百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