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全市各級麵對新冠疫情帶來的挑戰,“一手抓防控、一手抓複產”,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全力做好“六穩”、全麵落實“六保”,抑製了經濟下滑,穩住了經濟發展態勢,確保了經濟降幅持續收窄、穩步回升,實現了全年經濟平穩增長。根據廣東省地區生產總值統一核算結果,2020年全市地區生產總值1207.98億元,同比增長1.5%。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44.96億元,同比增長0.7%;第二產業增加值367.23億元,同比增長1.5%;第三產業增加值595.79億元,同比增長1.8%。經濟增速由第一季度-6.0%,收窄到上半年的-1.9%,再回升到前三季度增長0.3%,最後提高到全年增長1.5%。經濟運行總體呈現向穩、向好的發展態勢。三次產業結構比例為20.3:30.4:49.3。經濟運行的主要特點:
(一)農業生產平穩增長,農業(種值業)、林業、農林牧漁服務業增長較快。2020年,全市糧食總產量112.11萬噸,同比增長1.6%,其中:水稻產量104.35萬噸,增長1.3%;蔬菜產量235.83萬噸,同比增長4.7%;水果產量148.44萬噸,同比增長3.8%;豬肉產量12.38萬噸,同比下降14.2%;水產品產量10.78萬噸,同比下降0.5%。全市農林牧漁業總產值398.51億元,同比增長1.3%,其中:牧業產值下降7.9%,農業(種值業)、林業、漁業、農林牧漁服務業產值分別增長4.5%、9.1%、0.1%、8.7%。
(二)工業逆勢增長,支柱產業、園區工業、縣域工業、骨幹企業均有不同程度增長。2020年,全市規上工業增加值227.94億元,同比增長0.2%,增速比前三季度回升1.5個百分點。從季度看,增速從第一季度-7.9%,收窄上半年的-6.0%、前三季度的-1.3%,再回升到全年增長0.2%。從三大門類看,采礦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7.6%,增速同比提高0.1個百分點;製造業增加值同比下降0.9%,降幅比前三季度(-3.3%)收窄2.4個百分點,其中:先進製造業和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分別同比增長4.5%、2.6%,增速分別比規上工業高4.3、2.4個百分點;電力和熱力燃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增長4.1%。從支柱產業看,全市五大支柱產業增加值191.69億元,同比增長1.6%,其中:機電製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6.9%,增速同比提高16.8個百分點;電力、電子信息、建材產業增加值分別同比增長3.9%、1.7%、1.0%,煙草工業下降2.7%。從園區工業看,全市8個省級工業園區(含集聚區)實現工業增加值92.15億元,同比增長3.5%,增速比規上工業快3.3個百分點,拉動規上工業增長1.4個百分點。其中:五華園區增長13.8%、梅江園區增長9.1%、蕉華園區(含集聚區)增長6.8%、平遠園區增長4.0%、廣梅園區(含集聚區)增長2.9%。從骨幹企業看,全市30家骨幹企業增加值159.34億元,同比增長4.3%,增速比規上工業高4.1個百分點,同比提高1.5個百分點,拉動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2.9個百分點。從區域看,全市縣域(含梅江區、梅縣區)工業增加值148.97億元,同比增長2.0%,其中,蕉嶺縣、梅江區、五華縣、梅縣區、平遠縣分別增長6.6%、6.1%、4.8%、3.8%、2.5%。從企業經營效益看,1-11月,全市家規上工業企業中虧損企業120家,增長27.7 %,虧損麵比前三季度縮小0.4個百分點;企業利潤總額54.33億元,同比增長15.2 %,增速同比提高6.0個百分點。
(三)建築業企業增加,總產值小幅增長。2020年,我市建築業企業191家,淨增10家,同比增長5.5%。全市建築業總產值402.36億元,同比增長2.4%,其中:在外省完成的產值82.3億元,同比增長53.0%,增速比前三季度高46.0個百分點。
(四)固定資產投資略有增長,工業及技改投資增長相對較快,房地產市場相對平穩,民間工業投資增長較快。2020年,全市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0.1%,增速比前三季度回升5.8個百分點。從三次產業看,第一產業投資同比增長614.9%;第二產業投資同比增長12.6%;第三產業投資同比下降4.1%。從項目投資看,項目投資同比增長5.8%,其中:基礎設施投資同比下降1.3%;工業及技改投資分別同比增長12.6%、10.9%,尤其是電力、燃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投資增長29.4%。工業投資中,先進製造業投資同比下降7.5%;高技術產業(製造業)投資同比增長42.9%;優勢傳統工業投資同比下降3.5%。從房地產市場看,房地產投資同比下降8.4%。12月末,商品房施工麵積2421.35萬平方米,增長0.6%;商品房竣工麵積290.12萬平方米,增長87.6%;商品房銷售麵積400.95萬平方米、銷售額245.54億元,分別增長8.8%、3.3%;商品房待售麵積199.71萬平方米,同比增長18.5%。從資本類型看,全市民間投資同比下降4.6%。其中:民間房地產投資同比下降10.6%;民間工業投資增長9.6%。
(五)消費降幅持續收窄,糧油食品類、化妝品類等7個類別商品零售實現增長。2020年,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34.88億元,同比下降7.9%,其中:限額以上消費下降14.8%,降幅比前三季度(-17.4%)收窄2.6個百分點。在限額以上單位27個商品類別中有7類商品零售額同比增長,其中化妝品類、中西藥品類、通訊器材類和公共網絡類4類商品零售額實現兩位數增長,分別增長13.8%、13.7%、27.6%和10.1%。從大宗商品看,汽車類商品零售增速同比下降7.0%,降幅比前三季度收窄3.6個百分點;石油及製品類商品零售增速同比下降25%,降幅比前三季度收窄0.5個百分點。從經營地看,城鎮消費和鄉村消費分別下降8.6%、5.7%,降幅分別比前三季度收窄2.7、3.6個百分點。從消費類型看,商品零售和餐飲收入分別下7.1%、15.7%,降幅分別前三季度收窄2.4、8.7個百分點。
(六)出口總額降幅持續收窄,11月當月較快增長。1-11月,全市外貿進出口總額89.2億元,同比下降19.9%,降幅比前三季度收窄4.5個百分點。其中,出口總額77.8億元,同比下降16.2%,降幅比前三季度收窄4.3個百分點。11月份,出口總額8.0億元,同比增長18.7%。1-11月,實際利用外資1.32億元,同比下降44.5%。
(七)財稅收入下降,但降幅有所收窄。2020年,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88.18億元,同比下降3.7%,降幅比前三季度收窄2.1個百分點,同比收窄2.0個百分點,其中:稅收收入56.43億元,同比下降6.8%,降幅比前三季度收窄4.8個百分點。全市財政支出474.86億元,同比增長7.1%,其中,民生支出398.16億元,同比增長8.1%,比全市財政支出增速快1個百分點。
(八)金融總體平穩,貸存比持續提高,企業貸款增長較快。12月末,全市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存款餘額2438.24億元,同比增長8.3%,增速同比提高2.7個百分點,其中:住戶存款餘額1679.03億元,增長10.6%,比同期金融機構存款餘額快2.3個百分點。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貸款餘額1588.81億元,同比增長17.5%。其中:企業貸款646.75億元,同比增長20.0%。貸存比為65.2%,同比提高5.1個百分點。
(十)物價漲幅回落、全年漲幅控製在3%以內。2020年,全市居民消費價格指數為102.1%,同比上漲2.1%,漲幅比前三季度縮小1.1個百分點,同比回落0.9個百分點,其中:食品煙酒類、教育文化和娛樂、醫療保健、其他用品和服務分別上漲8.4%、0.3%、2.5%、1.6%。全市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同比上漲0.3%,漲幅比前三季度回落0.3個百分點,同比回落1.3個百分點。
(十一)全社會和工業用電量增長,尤其是製造業用電量增長相對較快。2020年,全社會用電量111.99億千瓦時,同比增長7.0%,增速同比提高1.4個百分點。其中,工業用電量57.06億千瓦時,同比增長3.3%,增速比前三季度(-0.4%)收窄3.7個百分點,同比下降2.1個百分點。工業用電量中製造業用電量增長4.9%,增速比工業用電量快1.0個百分點。
注:按照我國地區生產總值統一核算和數據發布製度規定,地區生產總值核算包括初步核算和最終核實兩個步驟。經最終核實,2019年,梅州市地區生產總值現價總量為1187.08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