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市水函[2008]5號
對梅州市五屆人大三次會議代表建議
賴靜蘭等代表:
感謝你們對水庫移民工作的關心。你們提出的《關於加大水庫移民扶持力度促進我市和諧社會建設的建議》收悉,現答複如下:
我市現有水庫移民31551戶,188614人(2006年統計數),其中麵上水庫移民175480人(由水利部門管理),省屬水庫移民13134人(由扶貧辦管理)。我市實施省人大水庫移民議案,主要是解決水庫移民住房難的問題。2006年國務院出台[2006]17號文,統一實施大中型水庫移民後期扶持政策。即對農村安置的大中型水庫移民,自
1、對未實施省人大議案住房改造的項目扶持移民,采取集中前十年的扶持資金,即每人每年600元,10年共6000元一次性安排,其中安排給個人建房的資金不少於每人3600元,其餘2400元用於解決移民村內生產生活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問題。
2、對已實施省人大議案住房改造的移民,各級補助資金到戶部分人均未到3600元標準的,可補足差額部分。
3、對部分選擇直補到人方式的移民,每年每人補助現金600元。
在實施過程中,我市各級認真做好政策的宣傳、解釋工作,正確引導移民群眾理性選擇扶持方式。通過耐心細致的工作,全市移民村1313個,選擇項目扶持的移民自然村達到1165個,占90%。
2006--2007年度省安排我市水庫移民後期扶持專項資金8117.52萬元,項目受益4559戶1.97萬人,建房麵積25.5萬平方米。到目前,2006年計劃任務已基本完成,2007年度大中型水庫移民項目計劃已經下達到各縣(市),直補到人資金已經發放到村到戶,移民住房建設任務正在抓緊進行。
下一步,我們將按照省提出的“總體規劃、分步實施,尊重民意、一村一策,自力更生、共謀發展”的24字方針,嚴格執行省製定的各項規定和補助標準,以改造移民住房為重點,扶持庫區和移民安置區的道路、供水、供電、農田水利、通信、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等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同時抓好移民的職業勞動技能培訓等公共服務項目,不斷改善移民生產生活條件和提高移民社會保障水平,實現庫區和移民安置區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聯係人及電話:市水庫移民工作辦公室溫文軍副主任(2211953)
抄送:市人大常委會代表聯絡工委,市人民政府辦公室建議提案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