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2023年中國豐順電聲產業發展論壇暨招商推介活動在梅州豐順舉行,旨在深入實施“豐聲計劃”,推動豐順電聲產業創新發展和數字化轉型升級。

本次活動由梅州市工業和信息化局、梅州市科技局、梅州市商務局指導,豐順縣人民政府、中國電子音響行業協會專家委員會主辦,豐順縣科工商務局、豐順縣電聲行業商會承辦。

梅州市人民政府二級巡視員羅穎安,中國電子音響行業協會常務副會長陳立新,豐順縣委書記張誌鋒,豐順縣委副書記、縣長羅達祥,梅州市科技局副局長劉海祥,梅州市商務局副局長劉旭初,梅州市工業和信息化局二級調研員陳梅生,電子電聲行業專家、電聲行業企業代表柴國強、王富裕、薑寧、楊春、匡正、彭妙顏、陳然、姚磊竑(洪)、符海強、孔雷、全俊運、許強等出席活動。

豐順是原中央蘇區、革命老區,華夏女傑李堅真的故鄉。作為全國三大電聲生產基地之一、全國產業集群區域品牌建設試點地區,電聲產業日漸成為豐順的支柱產業。從電聲原器件製造轉變為終端產品製造,從貼牌轉變為自主品牌,豐順電聲產業正華麗轉身,穩步向前發展,全縣電聲企業超過750家,高新技術企業19家、省級工程研究開發中心4個、省電聲產業技術創新聯盟1個,有1萬多個規格類型的產品,高峰時總產值超過百億,從業人員超過4萬人。

羅穎安指出,近年來,梅州市委、市政府狠抓發展第一要務,全麵激發內生動力,梅州蘇區加快振興、共同富裕邁出新的堅實步伐。《支持梅州對接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加快振興發展總體方案》的印發,讓梅州成為廣東省繼橫琴、前海、南沙之後的又一國家級戰略平台。同時,省推動北部生態發展區高質量發展、推動產業有序轉移、省直機關及有關單位對口支援、廣州對口幫扶合作等係列政策相繼實施,為梅州經濟社會加快發展接連賦予重大利好,梅州蘇區振興發展、共同富裕前景可期。堅持製造業當家,梅州市聚力工業實體經濟,聚焦以電聲產業為主導的綠色工業產業體係,支持豐順電子電聲產業在強鏈延鏈補鏈、數字化轉型升級、電子電聲配套產業園區建設上不斷發力,加快打造名副其實的“中國電聲之都”,熱切期盼和誠摯邀請更多專家、企業家到梅州考察調研、投資興業,共謀互利合作商機,共享蘇區融灣成果。

陳立新表示,我國電子音響產業目前已經形成了完備的產業體係和堅實的製造基礎,近年來行業雖然受到了較大的衝擊,下行壓力增大,但產業長期向好的基本麵沒有變化,中國電子音響行業轉型發展擁有廣闊空間。豐順經過40多年的發展,已經成為電子產業聚集區,基本上形成了以龍頭骨幹企業為核心、中小型企業為主體、微型企業為支撐的上下遊協作的產業體係,具備了較高的聚集性和帶動性,並逐步形成了規模化、專業化、企業化格局。接下來,協會將組織行業專家展開深入調研,與豐順縣政府相關部門、豐順電聲商會及企業進行充分的交流,廣泛調集行業資源,通過分析行業總體情況與趨勢,研究豐順電聲產業麵臨的機遇和挑戰,探索未來轉型發展的戰略路徑。

羅達祥表示,豐順將堅持實體經濟為本、製造業當家,大力實施“豐聲計劃”,加快建設電子電聲智慧產業聚集園和表麵處理循環經濟產業園,圍繞全鏈條營造電聲產業生態雨林,大力支持電聲企業發展,推動產品技術升級,通過龍頭培育、品牌建設,把質量做好,把體量做大,真誠期望各位專家、嘉賓以專業的視角、淵博的學識、獨到的見解,為豐順電聲產業發展把脈問診,幫助豐順政府和豐順企業進一步拓寬思路、打開視野、提升境界。

深入實施“豐聲計劃”,推動豐順電聲產業創新發展和數字化轉型升級,豐順縣人民政府與中國電子音響行業協會簽訂合作協議,並向柴國強、王富裕、薑寧、楊春、匡正、彭妙顏、陳然、姚磊竑(洪)、符海強、孔雷等頒發聘書。


匡正、柴國強、王富裕、薑寧、全俊運分別作《智能聲學發展現狀與趨勢》《揚聲器零部件綜述》《關於好聲音標準/風格及品牌的思考》《數字化轉型促進電子音響行業高質量發展》《音響行業產品認證的規劃和思考》主題報告,探討電子音響行業發展趨勢及前言技術。
活動期間,與會嘉賓還前往豐順縣泰昌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豐順縣鴻潤電子有限公司、豐順縣培英電子有限公司、豐順縣園區服務中心,實地調查了解豐順電聲產業的發展困境和突破口,為豐順電聲產業出謀劃策。
豐順各相關鎮、縣有關單位主要負責同誌、中國電子音響行業協會、深圳市電子音響行業協會、豐順縣電聲行業商會、工信部電子五所、廣州大學等單位領導及相關人員、電子電聲行業專家、電聲行業企業代表、豐順電聲行業企業及有關企業代表參加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