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字號、老品牌是一個地方的寶貴家底,是曆史文化的有力見證,在傳承文化、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等方麵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新經濟、新消費的大潮之下,老字號、老品牌生存和發展現狀如何?怎麼樣激發老字號、老品牌的新活力?如何在傳承中壯大、在創新中發展?最近,記者走訪多家企業和相關部門、專家,探尋讓梅州老字號、老品牌在新時代煥發出新活力的奧秘。
探索 在堅守傳承和創新發展中開辟新市場
走進位於五華縣岐嶺鎮的長樂燒酒廠手工製酒車間,隻見工人們正在把蒸熟的飯攤涼,在一旁的糖化車間內,工人們把蒸好的飯放入酒甕中……“長樂燒酒釀造技藝最早可追溯到晉代,成熟於明朝。我們保留了傳統的土法生產線,同時還建有自主知識產權屬國內先進、省內首創的米香型白酒機械生產線,保證生產出高質量的酒品,年生產白酒規模近萬噸。”廣東長樂燒酒業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魏鋒道出了長樂燒經久傳承的“秘訣”,就是堅持傳承和創新發展。
從傳統的米香型白酒到荔枝酒、桑葚酒等果酒和清酒、養生酒,從單一的水磨粘米粉、糯米粉到具有客家特色的發粄、味酵粄、腸粉預拌粉,從主打肉丸到鹽焗、臘味等係列產品一應俱全……記者采訪了解到,長樂燒、臻尚食品、尚記等老品牌企業在堅守傳承、提升產品競爭力的同時,堅持創新產品,走出創新驅動發展新路子。
“線上+線下”是一些企業拓展銷售市場、打開發展新空間的主要方式。“近年來,我們通過在淘寶、天貓、拚多多、小程序等平台擴寬銷售渠道。”已有36年曆史的梅州市臻尚食品有限公司(原梅州嘉禾糧業有限公司)的負責人鍾春曉介紹,如今公司生產的“客家牌”等係列產品在國內部分大區域全渠道覆蓋,並出口至中歐、香港、澳門等地區。廣東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客家鹽焗雞製作技藝傳承保護單位梅州市尚記食品有限公司負責人楊正表示,如今該公司已開設了13家連鎖店,產品通過線上、線下銷往國內外。
一些製造業“老字號”企業則推動“工業+”融合促進發展。廣東富大陶瓷文化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前身為創始於1898年的“正玉”牌陶瓷作坊,曆經四代人的堅守傳承和開辟創新,公司不斷壯大發展。“作為國家文化出口重點企業和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生產性保護示範基地,我們非常注重傳承工藝,以匠心精神加上創新融合推動公司高質量發展。”廣東富大陶瓷文化發展股份有限公司研發部主任黃誌超說,公司於2004年成立富大陶瓷工業旅遊區,在梅州率先探索了工業旅遊發展之路,旅遊的發展也促進了公司的整體發展,帶來不錯的經濟效益。
“攝影行業不斷在變化,我們也在不斷思考如何堅持走好‘青春’的發展思路。近年來,我的兒子在做好‘接棒’準備,外出求學甚至到北京考察百年照相店的管理模式。”位於梅江區東門塘路2號的“青春百年照相館”第三代傳人梁才昌說,唯有學習才能永葆青春活力。該相館創辦至今已有101年曆史,是梅州唯一一間百年照相店,為梅州的城市記憶留存了大量珍貴的圖像史料,並拍攝收藏了紅色曆史、城市變遷、足球發展等不同時期、不同方麵的逾萬張照片。
困境 人才斷層,知名度不高,競爭力不強
在梅州,一些存世幾十年、上百年的“老字號”至今依然生機勃勃,也有個別老品牌、老企業麵臨無法滿足消費新需求、發展新變化的困難和挑戰。
記者從市商務局了解到,今年該局組織各縣(市、區)開展調查摸底。據不完全統計,我市10年以上老品牌企業有80多家。目前,廣東明珠珍珠紅酒業有限公司的商標“珍珠紅”獲評“中華老字號”,聯康藥業的商標“雄獅”、長樂燒酒業的商標“長樂燒”、廣東三河壩酒股份有限公司的商標“三河壩”、梅州南洋(思鄉)食品有限公司的商標“老白渡”獲評“廣東老字號”。
“從行業構成來看,我市老字號、老品牌企業主要涉及食品、農產品、酒業、醫藥、陶瓷等行業,不少是小微型企業,盈利能力不夠強,有些企業無法及時更新先進設備、提高技術、擴大規模,導致部分企業發展受限製。”市商務局相關負責人介紹。
經營模式粗放、產品研發滯後是製約老品牌企業做強做大的重要因素。市商務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該局通過調研了解到,由於各方麵的原因,個別企業已連續多年沒有研發出新產品。同時,一些老品牌企業員工培養模式沒有係統、科學的培訓手段,容易導致工藝技術的流失,再加上工藝複雜難學、周期長、收入低,年輕人不太願意學,導致人才斷層、青黃不接,也是製約企業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此外,個別老字號、老品牌企業對知識產權保護意識還不夠強,對商標、版權、專利重視程度不夠,錯失了發展良機。
相關經濟學專家表示,不少老品牌夠“老”,但不夠“新”,競爭力不夠強。“一些老品牌企業雖然擁有深厚基因、傳統技藝底蘊和響亮的名聲,但局限在梅州本地發展,在全省、全國乃至全球市場的競爭力不足。”梅州市委黨校經濟學教研部主任、副教授丘東濤表示,我市一些老企業沒有結合新的消費市場需求推出新的產品,同時宣傳方麵也較為滯後,沒有很好地利用新媒體等渠道和平台對品牌和產品進行主動宣傳,導致影響僅局限於區域市場。
麵對不斷升級的消費需求,加快品質和品牌雙提升,才能讓老品牌企業越“活”越年輕。丘東濤建議,老品牌、老企業要傳承精湛的工藝與過硬的品質,強化生產管理,推動產品品質提升和成本的降低,拓展老字號發展空間。同時,在產品設計、包裝、品牌塑造、推廣營銷等方麵勇於創新,結合自身實際,借助大數據技術等不斷創新開發出更加符合消費者需求的產品和服務,推動品牌升級,開拓更大市場。
我市老字號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今年6月,市商務局組織研究草擬、市政府辦公室印發《梅州市促進老字號振興發展實施意見(2021—2025年)》,明確了促進老字號振興發展的工作目標,提出要充分挖掘我市中醫藥、客家食品、米香型釀酒、青花瓷等老字號資源,推動老字號運用電子商務、連鎖經營等運營模式,線上線下融合加快發展等方式,進一步促進老字號企業壯大發展。
記者了解到,為加強老字號的傳承保護,提高發展潛力,在市商務局支持下,多家老品牌共同籌備成立“梅州市老字號協會”。“政府非常重視老字號企業發展,專門出台了實施意見,使我們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梅州市老字號協會成立後,將集結我們本地的老字號品牌,傳承梅州優秀文化,促進老字號、老品牌企業在穩增長、促消費、惠民生中的積極作用,不斷提升老字號的文化特色、產品質量、品牌信譽和競爭能力,努力把老字號企業打造成推動梅州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金字招牌’。”作為籌建“梅州市老字號協會”的牽頭單位,廣東長樂燒酒業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魏鋒如是表示。
記 者 嚴海苑
通訊員 陳紀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