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市府函〔2016〕120號
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市府直屬和中央、省屬駐梅有關單位:
現將《梅州市促進外貿穩定增長工作方案》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實施。實施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請徑向市商務局反映。
梅州市人民政府
2016年7月27日
梅州市促進外貿穩定增長工作方案
為貫徹落實《亚搏app下载安装 關於印發促進外貿回穩向好實施方案的通知》(粵府〔2016〕52號),努力促進我市外貿穩定增長,推進外貿轉型升級和創新發展,製定本工作方案。
一、努力做大外貿總量
(一)支持企業開拓國際市場。製定境內外重點展會年度計劃,支持企業拓展“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市場,鞏固和提升歐美等傳統市場份額。重點組織企業參加中國品牌商品美國展、德國電子消費品展、俄羅斯家具展等10多場國(境)外展會和廣交會、加博會、海博會、上海尚品展等10多場國內國際專業展會,擴大出口。充分發揮海外經貿文化聯絡處的作用,建立貿易促進長效機製。(市商務局、市外僑局、市貿促支會、市財政局負責,列在首位的為牽頭單位,下同)
(二)加快培育外貿自主品牌。深入實施科技興貿戰略,鼓勵企業在境內外注冊商標,加快培育自主品牌。進一步加大自主品牌、高新技術產品出口的財政扶持力度,優化出口產品結構。提升我市傳統優勢商品競爭力,重點引導省級外貿轉型升級基地加快培育大埔陶瓷、豐順電聲區域品牌。建設“豐順出口電聲產品質量安全示範區”和“大埔縣出口蜜柚質量安全示範區”,做好大埔縣青花瓷地理標誌保護工作。(市商務局、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市財政局、梅州海關、梅州出入境檢驗檢疫局負責)
(三)發揮外商投資對外貿的促進作用。大力引進出口導向型外商投資新項目,推動現有外資企業增資擴產,重點引進高端產業、先進技術、關鍵設備等,提高產能,擴大出口。(市商務局、市發展改革局、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市科技局、市招商局負責)
(四)積極擴大進口。引導企業充分運用國家、省和市促進進口扶持政策,鼓勵企業進口先進技術、成套設備、重要資源性產品。加強部門協作,主動對接全市工業技改項目,擴大進口技改設備以及與群眾生活密切相關的生活消費品。重點支持梅州國威以電子信息聚集交易為主的公用型保稅倉庫、科倫商貿自用型保稅倉建設。(市商務局、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市口岸局、梅州高新區管委會、梅州海關、梅州出入境檢驗檢疫局負責)
二、推動外貿創新發展
(五)推進加工貿易創新發展。推動加工貿易轉型升級,引導加工貿易企業加強技術改造、研發創新和自主品牌培育。完善海關對加工貿易的監管模式,推廣加工貿易企業應用電子賬冊,提升加工貿易發展水平。(市商務局、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市國稅局、梅州海關、梅州出入境檢驗檢疫局負責)
(六)培育發展外貿新業態。支持鼓勵省級外貿綜合服務企業培育對象廣東聯順昌公司做大做強,爭取早日通過“廣東省外貿綜合服務試點企業”認定。依托梅州客天下跨境電商綜合示範園、梅縣雲電商生態城、中梅電子商務孵化港等一批跨境電子商務基地(園區),促進電子信息、電聲、陶瓷、食品、農產品等一批特色優勢產品與電子商務深度融合,推動跨境電子商務發展。積極創新監管方式,在報關、檢驗檢疫、出口退稅等環節設立“綠色通道”,助推外貿新業態發展。(市商務局、市國稅局、梅州海關、梅州出入境檢驗檢疫局負責)
(七)促進服務貿易發展。積極引導大埔工藝陶瓷、新南方藥業等文化、中醫藥產品出口企業,以及廣東客都文化公司、市山歌劇團、廣東漢劇院等文化服務出口企業爭取上級專項資金支持,培育發展一批服務貿易龍頭企業。鼓勵和支持梅州國威、廣東分子態、博敏電子、富源科技等一批骨幹企業,加快實施先進技術、軟件等與貨物貿易相關的技術進出口,做大服務貿易總量。(市商務局、市發展改革局、市文廣新局、梅州海關負責)
(八)努力搭建開放發展平台。大力推進廣東梅州經濟開發區申報國家級和申請設立梅州綜合保稅區工作,積極複製推廣自貿區創新製度。深化與中國輕工進出口商會、中國機電進出口商會合作共建大埔縣“中國陶瓷出口基地”、豐順縣“中國電聲出口基地”工作,進一步帶動梅江區電子信息、五華縣家電、平遠縣家具、興寧市和梅縣區工藝品、蕉嶺縣世界長壽鄉食品等外貿特色產業基地建設。(市商務局、梅州高新區管委會負責)
三、加大財稅金融支持
(九)統籌用好財政資金。充分利用國家、省扶持內外經貿發展與口岸建設等專項資金。加大市級財政支持力度,由市財政每年預算安排專項資金,重點支持企業開拓國際市場、發展跨境電子商務、擴大進出口規模、提高利用外資水平。進一步提高資金使用效益,加快資金撥付進度。(市商務局、市財政局負責)
(十)落實出口退稅政策。進一步加快出口退稅進度,落實限時辦結製,提高退稅審核審批效率。對已申報尚未排除疑點的企業退稅數據進行清理,切實解決曆史遺留問題。完善出口退稅分類管理辦法,逐步提高出口退稅一類企業比例。擴大出口退(免)稅無紙化管理試點範圍,全麵實施出口退稅網上預申報。確保及時足額退稅,嚴厲打擊騙取出口退稅行為。(市國稅局、市財政局負責)
(十一)加大金融信保支持力度。鼓勵和支持金融機構對有訂單、有效益的外貿企業貸款,鼓勵使用全口徑跨境融資政策和跨境雙向人民幣資金池業務,擴大基於外貿訂單、保單、應收賬款等抵質押融資和出口信用保險融資規模。聯合市財政局、人保財險梅州市分公司出台出口信保扶持政策,引導企業積極投保出口信用保險和運用信保保單項下跨境貿易融資產品,擴大外貿出口。(人行梅州市中心支行、市金融工作局、梅州銀監分局、市商務局、人保財險梅州市分公司負責)
四、優化外貿營商環境
(十二)積極推動通關模式創新。學習借鑒廣州、東莞落實“信息互換、監管互認、執法互助”推進大通關建設改革試點經驗。落實口岸查驗“一站式作業” ,推動“聯合查驗、一次放行”通關模式落地。深入開展“互聯網+易通關”和“查驗異常情況規範處置”改革。全麵推進通關作業無紙化,推動中國電子檢驗檢疫主幹係統e-CIQ的建設,實現檢驗檢疫數據和業務的集中管理,信息的互聯互通共享,進一步強化對檢驗檢疫業務的統一指揮、統一風險預警、統一決策的能力,提升信息共享水平,提升執法把關和服務水平,打造更加高效便捷的口岸通關環境。推動市內海關監管場所和檢驗檢疫集中查驗場規範化建設。(市口岸局、梅州海關、梅州出入境檢驗檢疫局負責)
(十三)優化出境商品口岸查驗方式。優化查驗監管方式, 積極改善通關便利化的技術條件,推廣隨機抽取被檢查對象、隨機選派檢查人員的“雙隨機”抽查機製,逐步提高非侵入式查驗比例和機檢比例,提高查驗的針對性和有效性,進一步降低海關出口平均查驗率。加強分類指導,重點對高資信認證出口企業降低查驗率,對信用差的出口企業加大查驗力度。(梅州海關、梅州出入境檢驗檢疫局負責)
(十四)進一步清理規範外貿涉企收費。落實《梅州市人民政府關於印發梅州市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總體方案(2016—2018年)及五個行動計劃的通知》(梅市府〔2016〕4號),切實做好幫助企業降低成本工作。加大進出口環節收費的清理整頓力度,取消越權審批的收費項目和自立收費項目。完善進出口環節經營服務性收費正麵清單,加強對進出口環節收費的監督檢查,建立長效督查機製。加大對電子政務平台收費查處力度,根據國家統一部署,對海關、出入境檢驗檢疫、稅務、商務等部門電子政務平台開展全麵檢查。深入推進海關查驗環節免除沒有問題的外貿企業吊裝、移位、倉儲費用全麵試點,降低外貿企業通關成本。(市發展改革局、市財政局、市商務局、市口岸局、梅州海關、梅州出入境檢驗檢疫局負責)
五、加強協作配合
(十五)形成工作合力。健全由市商務局牽頭,市直及中央、省駐梅有關單位按職能分工共同參與的促進我市外貿穩定增長工作協調機製,及時研究、協調解決外貿發展中的重大問題。各縣(市、區)要建立健全相應的工作機製,強化部門協作配合,確保外貿穩定增長工作措施落到實處。(市商務局負責)
(十六)加大服務力度。建立台賬服務製度,對全市進出口前40名的外貿企業、重點培育外貿綜合服務企業采取掛鉤聯係、上門服務、現場辦公和“一企一策”等方法,聯合海關、檢驗檢疫、國稅、外管等有關部門,共同幫助解決企業實際困難和問題,力促外貿穩定增長。各縣(市、區)要對當地進出口前10名的外貿企業建立滾動台賬服務製度。(市商務局負責)
各縣(市、區)要進一步提高認識,加強對促進外貿穩定增長的組織領導,切實抓好《國務院關於促進外貿回穩向好的若幹意見》(國發〔2016〕27號)、《亚搏app下载安装
關於印發促進外貿回穩向好實施方案的通知》(粵府〔2016〕52號)和本工作方案的貫徹落實工作,結合本地區實際出台有針對性的配套措施,推動各項政策措施落實到位。各有關部門要明確責任分工,強化協調配合,早部署、早落實。市商務局要牽頭負責,認真做好統籌協調和跟進督查工作,將外貿穩增長、調結構責任分解到各縣(市、區)、各有關部門,切實加強對外貿運行形勢的分析研判,適時組織開展專項督導,定期通報工作進度,對工作不力的單位及時提請市政府進行約談,全力實現我市外貿穩定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