頁麵:
    字體:
    對比度:
梅州市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梅州市商務局 政策法規及解讀 中共梅州市委 梅州市人民政府關於加強招商引資工作的意見
中共梅州市委 梅州市人民政府關於加強招商引資工作的意見
來源:本站   時間:2011-12-20 11:27:05   瀏覽:-
字號:

梅市辦〔201010

2010222日)

  為深入貫徹落實省委十屆六次全會、粵北山區工作會議和粵北地區(梅州市)現場會精神,加快建設綠色現代產業基地,推動梅州綠色崛起、科學發展,現就加強全市招商引資工作,提出如下意見。
  一、進一步明確目標任務
  1.指導思想。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積極搶抓全省推進雙轉移的戰略機遇,依托廣州(梅州)產業轉移工業園等重點園區,圍繞推進新型工業化、新型城市化、特色資源產業化和發展生態經濟、循環經濟、低碳經濟,拓寬思路、創新方式,強化責任、完善機製,立足珠三角,麵向港澳台、東南亞、廣大海外地區和中央、省屬國有企業,大力實施鄉賢回歸工程,以更高的目標、更強的隊伍、更嚴的要求、更好的效益,千方百計承接產業轉移,全力提高雙轉移水平,以招商引資的新突破,加快推動綠色的經濟崛起。
  2.總體目標。圍繞發展壯大先進製造業、優勢傳統產業、現代服務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和現代農業,力爭通過兩年努力,引進一批科技含量高、產業鏈條長、財稅貢獻大、節能環保型的重大項目,培育一批以低碳經濟、循環經濟為導向的新材料、新能源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壯大煙草、建材、電力、礦業、汽車零部件、電子信息、製藥、陶瓷、釀酒等重點產業;廣州(梅州)產業轉移工業園投資項目平均投資額達到或超過全省同類園區的平均水平,加快建設成為梅州的新經濟增長極、全省的產業轉移示範園。
  二、進一步加強組織領導
  3.完善領導機構。調整全市招商引資工作領導小組成員,由市委書記任組長,市長任第一副組長,相關市領導任副組長,各縣(市、區)委書記、市直有關單位主要負責人為成員。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
  4.配強招商力量。將市招商引資辦公室更名為市招商局,並與廣州(梅州)產業轉移工業園管委會合署辦公。全市組建15個駐外專業招商隊,除各縣(市、區)各組建1個外,市屬7個由廣州(梅州)產業轉移工業園建設指揮部直接管理,常駐廣州、深圳、東莞和省外等地開展招商引資工作。市屬駐外專業招商隊人員在全市機關和企事業單位優秀幹部中選拔,隊長人選原則上從副處級幹部中產生,隊員人選從科級幹部中產生。
  三、進一步加快園區建設
  5.全力推進廣州(梅州)產業轉移工業園建設。按照生態園區、工業新城的發展定位,堅持工業化、城市化、生態化的有機統一,圍繞擴園、提質、增效目標,充分發揮10億元扶持資金的放大效應,全麵推進園區的二期開發,加快環保基礎設施、華南理工大學梅州現代產業技術研究院和廣東青年(梅州)創業園的建設,抓緊建立相關職能部門園區分支機構,盡快完善佘江中心鎮學校、醫院、市場、道路、文化體育等市政設施功能,切實提高技術、金融、信息、人才、物流、生活等配套服務水平,增強園區承接產業轉移的能力。
  同時,要全麵提升梅州經濟開發區、蕉華管理區產業集聚水平,通過完善配套設施,提高服務水平,促進園區現有企業增資擴產,擴大產業規模,形成集聚效應,提高辦園效益。鼓勵有條件的縣(市、區)建設特色園區,加快專業配套基地和東莞石碣(興寧)產業轉移工業園、豐順再生資源產業園的建設,進一步拓寬承接產業轉移的空間。
  四、進一步落實保障機製
  6.強化黨政領導負責製。把招商引資作為一把手工程,市黨政主要領導每年要有總時間的一半用於招商引資,黨政班子成員和人大、政協班子要各負責掛鉤聯係1個億元以上項目。各縣(市、區)黨政主要領導要有一人專門抓招商,班子成員每年要有一半時間用於招商引資。
  7.完善招商引資責任製。繼續貫徹落實《中共梅州市委、梅州市人民政府關於在廣州(梅州)產業轉移工業園實行招商引資責任製的決定》(梅市發〔200841 號)精神的基礎上,至20111231日前,各縣(市、區)引資到廣州(梅州)產業轉移工業園總任務增至4億元,其中億元以上項目要有2個,2010年要完成引資任務2億元(其中至少要有1個億元以上項目);市屬7個駐外專業招商隊〔含廣州(梅州)產業轉移工業園管委會、市招商局2個駐外專業招商隊〕引資總任務各2億元,其中億元以上項目要有1 個,2010年要完成引資任務1億元;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市對外經濟貿易合作局、市中小企業局、市經濟協作辦公室等4個市直經濟口單位的引資總任務增至1億元,其中2010年要完成引資任務5000萬元。
  8.健全獎懲機製。把招商引資工作成效作為評價考核幹部的重要依據之一,對完成廣州(梅州)產業轉移工業園招商引資任務的責任單位,按梅市發〔200841號文的規定給予表彰獎勵;對引進單一項目固定資產投資1億元以上的個人(除黨政幹部外)或單位,按實際投資額的10‰給予獎勵。市屬7個駐外專業招商隊隊長,享受其現職級高一職級的工作條件和生活津貼補貼,工作兩年後,成績突出的,在市級幹部管理權限內,經考核給予提拔;市屬7個駐外專業招商隊隊員,成績突出的,經考核同樣給予提拔;縣屬8個駐外專業招商隊人員成績突出的,經考核,屬市級幹部管理權限內的由市給予提拔,屬縣級幹部管理權限內的由縣給予提拔。對未完成年度招商引資任務的縣(市、區)、7個市屬駐外專業招商隊和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市對外經濟貿易合作局、市中小企業局、市經濟協作辦公室等4個市直經濟口單位,進行通報批評;連續兩年未完成任務的縣(市、區),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市對外經濟貿易合作局、市中小企業局、市經濟協作辦公室主要負責人和市屬駐外專業招商隊人員三年內(至20121231日前)不評先、不轉任、不提拔。
  9.提供經費保障。市、縣兩級要把招商引資工作經費納入財政預算。2010-2011年,從廣州(梅州)產業轉移工業園開發建設、招商引資資金中,每年安排1億元,專門用於廣州(梅州)產業轉移工業園招商引資、宣傳推介和扶持發展重大項目。
  10.實行大項目特惠政策。對固定資產投資1億元以上或年納稅2000萬元以上的項目,實行一企一策,從土地安排、資金扶持、費用減免、水電補貼等方麵給予更大的優惠。
  11.加強督查督辦。建立實行市委常委會每季度、市政府每兩個月、園區建設指揮部每個月專題研究一次招商引資工作製度,及時通報情況、解決問題。
  12.強化用工保障。圍繞產業發展和企業用工需要,加快4所萬人、6所五千人職業(技工)學校和各類技能培訓機構的建設,深化校企合作,提高培訓質量,加強就業引導,為招商引資企業提供足夠的技工人才。
  五、進一步優化服務環境
  13.擴大對外宣傳。加強與主流媒體、招商網絡的合作,建立全市統一的招商引資信息平台,積極參加各類大型經貿活動,宣傳我市吸引外來投資的發展戰略,介紹重點產業的發展規劃、投資環境及優惠政策,推介招商引資項目。積極利用各類行業協會、地區商會和海內外客屬團體等招商平台,主動加強與中央企業、省屬國企和民營龍頭企業的對接,進一步拓寬招商引資渠道,拓展招商引資空間。
  14.加大服務企業力度。大力宣揚崇商重企的時代理念,在全市上下形成親商、愛商、護商的良好社會氛圍。對固定資產投資1億元以上的企業,分別安排一名處級以上幹部掛鉤服務。加強對招商引資政策落實情況的督促檢查,確保各項優惠措施落到實處。
  15.建立項目審批快速通道。加快建設新行政服務中心,加緊建立行政審批事項網上審批係統,把現有行政服務中心的所有辦事窗口整體遷移到廣州(梅州)產業轉移工業園內辦公,由各職能部門選派熟悉政策、精通業務、能夠真正辦成事的業務科長或副科長任窗口工作人員,嚴格落實限時辦結製,為投資者提供真正的一站式高效服務。
  16.嚴肅處理損害企業利益行為。建立實施每半年一次由外來投資者集中評議窗口單位、職能科室的工作作風、機關效能製度,對企業反映強烈的,政策不落實、服務不到位,甚至損害企業合法權益的單位和個人,要及時查處、嚴肅處理。
  17.本意見從頒布之日起施行。如與本市以前所發文件不一致,以本意見為準。
  (此件發至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