頁麵:
    字體:
    對比度:
梅州市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梅州市商務局 統計數據 2014年上半年全市外經貿運行情況
當前位置:首頁 > 政務公開 > 政府機構 > 市商務局 > 統計數據
2014年上半年全市外經貿運行情況
來源:市外經貿局   時間:2014-08-01 15:42:17   瀏覽:-
字號:

  據統計,20141-6月全市進出口54億元、比增17.2%,增幅高於全國(-0.9%)和全省(-16.7%),增速居全省第1位。其中,出口46.1億元、比增16.7%,增幅高於全國(-1.2%)和全省(-14%);進口7.9億元、比增19.8%,增幅高於全國(-0.6%)和全省(-20.2%)。

  按美元計價,全市進出口總值87992萬美元、比增19.6%,增幅高於全國(1.2%)和全省(-14.9%)。其中出口75213萬美元、比增19.2%,增幅高於全國(0.9%)和全省(-12.2%);進口12779萬美元、比增22.4%,增幅高於全國(1.5%)和全省(-18.5%)。

  全市新批75宗外商直接投資項目,比增158.6%;合同外資金額18963萬美元,比降7.4%;實際使用外資金額7364萬美元,比增8.4%,實現時間過半,完成工作目標進度過半,高於全省(52.3%)平均水平。

  一、對外貿易情況

  一是外貿出口持續回升。上半年一般貿易累計出口59639萬美元,比增23.8%,占全市出口總值的79%;加工貿易累計出口15572萬美元,比增4.3%。第一季度出口總額30340萬美元,比增3.5%;第二季度出口總額44873萬美元,環比增長47.9%

  二是五大出口商品“四增一減”。1-6月,陶瓷、家具、機電產品、橡膠製品出口同比分別增長32.2%23.3%11.2%1.5%。工藝品出口比降1.7%。高新技術產品出口5662萬美元,比增43.1%

  三是歐美日傳統市場增勢良好,新興市場出口波動較大。1-6月,對歐日港美出口分別增長56.8%25.3%9.9%5%。新興市場波動大,其中對韓國出口大幅增長97.3%,對東盟出口比增10.1%,對中東國家出口比增71.1%,對拉美市場出口比降35%,但跌幅有所收窄。

  四是外貿龍頭骨幹企業進出口喜憂參半。1-6月,40家龍頭骨幹外貿企業有25家保持增長。其中進出口前3位企業卡萊、線藝和培英分別增長1.3%6%56.2%,廣東賽翡、凸版藝彩、洋臣木業、光明木製品、新馬陶瓷、國威電子、誌潔科技和寶豐陶瓷分別增長10倍、192.1%110.8%79.4%56.1%52.5%29.2%11.5%;但裕源、泰昌和旺興達出現進出口下降態勢,分別下降39.9%39.5%29.4%

  五是進口保持較快增長。1-6月,電機、塑料製品和機械製品分別進口3419萬美元、2323萬美元和1466萬美元,分別比增62.5%19.7%153.4%

  二、利用外資情況

  一是新批一批大項目,合同外資降幅收窄,實際外資持續增長。1-6月,全市合同外資額18963萬美元,比降7.4%,1-5月收窄7個百分點。主要原因是一批投資額較大的新合同或增資合同報批,如新批保儀生態科技(廣東)有限公司合同外資619萬美元、梅州市大潤發商業有限公司合同外資201萬美元、梅縣三鄉養生度假村有限公司增資1032萬美元。另外,合同外資約2300萬美元的粵海水務投資項目正在積極跟進。實際使用外資保持良好的發展態勢,比增8.4%

  二是第二、三產業吸收利用外資占主導地位。1-6月,第一產業合同外資金額4490萬美元,實際使用外資金額783萬美元,分別占全市總量的23.68%10.63%;第二產業合同外資金額9543萬美元,實際使用外資金額2246萬美元,分別占全市總量的50.32%30.50%;第三產業合同外資金額4930萬美元,實際使用外資金額4335萬美元,分別占全市總量的26%58.87%

  三是外資來源仍以香港為主。1-6月,來自香港的新批項目有72宗,合同外資金額18361萬美元,實際使用外資金額6928萬美元,分別占全市總量96.8%94.1%

  三、外商投資企業情況

  全市外商投資企業生產經營正常。規模以上外商投資企業工業總產值53.7億元,比增3%,增幅比全市規模以上企業工業總產值低7個百分點。外資企業勞資關係、安全生產基本和諧、正常。

  四、政策市場動態

  (一)610日,商務部、海關總署發布2014年第47號公告,決定自201471日起,取消光盤生產設備、汽車產品、工程機械、紡織機械、金屬加工機床等5大類81個商品編碼的貨物自動進口許可管理。
  (二)6月24日,商務部發布《關於改進外資審核管理工作的通知》,決定取消對外商投資(含台、港、澳投資)的公司首次出資比例、貨幣出資比例和出資期限的限製或規定,同時除法律、行政法規以及國務院決定對特定行業注冊資本最低限額另有規定外,取消公司最低注冊資本的限製。
  (三)近期,商務部針對促進貿易便利化出台了五個方麵的措施:1、進一步減少了自動進口許可的貨物種類,削減幅度達14%2、下放關稅配額管理、農產品加工貿易的第二次及以上延期審批權;3、取消紡織品原產地證明書費的收費項目,從619日開始,停止收取紡織品原產地證明收費;4、調減加工貿易聯網企業增值服務的費用,從71日開始,對所服務的25000家加工貿易聯網企業進一步下調增值服務費用,最低降幅8%,最高降幅75%5、調減第116屆廣交會出口展的展位費。
  (四)71日,中國瑞士自由貿易、中國冰島自由貿易協定均正式生效實施。中方對瑞方實施關稅減讓的商品主要包括金屬製品、機械零部件、家用電器、部分手表、精密儀器和精細化工產品、咖啡、乳酪等;瑞方對中方實施關稅減讓的產品包括全部工業品和大部分農產品。並涉及環境、知識產權等許多新規則。中冰自貿區建成後,雙方最終實現零關稅的產品,按稅目數衡量均接近96%,按貿易量衡量均接近100%
(五)海關總署近期決定,今年101日將京津兩地通關一體化改革拓展到河北省,實現京津冀三地通關一體化改革。爭取在101日,在長三角的四個省市、五個海關同步推開長三角通關一體化改革。下一步爭取在明年初,將長三角通關一體化改革推展到長江經濟帶。預計明年101日左右,在廣東推行區域通關一體化改革。上述海關的這些改革措施,將進一步降低企業的通關成本,提高企業的通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