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統計,2013年全市外貿進出口貨物貿易總額達到176276萬美元(折合109.5億元人民幣,外貿規模首次突破百億元大關),比增17.3%(高於全省6.4個百分點)。其中外貿出口154412萬美元,比增21.6%(高於全省10.7個百分點),進口21864萬美元,比降6.3%。外貿進出口、出口增幅分別居全省第4位和第5位。1-9月服務貿易進出口8667萬美元,比增52.8%,完成全年任務的123%。全市新批186宗外商直接投資項目,合同外資金額41602萬美元,比增11.4% ;實際使用外資金額13309萬美元,比增12% 。合同外資和實際使用外資均超額完成省、市下達的全年目標任務,完成進度居全省第5位和第6位。加工貿易混合生產方式出口比重達69%,新批準2家企業設立非獨立法人研發機構,1家企業產品獲得省名牌產品。
一、外經貿運行主要情況
一是縣域進出口總體穩定增長,7個縣(市、區)外貿進出口規模均突破1億美元大關。1-12月,平遠縣進出口總值15249萬美元、增長52.4%,五華縣12441萬美元、增長37.3%,大埔縣19629萬美元、增長32.7%,梅縣區33838萬美元,增長18.3%,興寧市11859萬美元、增長17%,豐順縣28533萬美元、增長15.9%,梅江區25184萬美元、增長6%。蕉嶺縣2273萬美元、增長35.8%。
二是出口以一般貿易方式為主且保持快速增長。1-12月,全市一般貿易方式出口120347萬美元,比增25.3%,占全市出口77.9%,比2012年提高了2.3個百分點;加工貿易出口33690萬美元,比增9%。
三是出口市場多元化,新興市場份額進一步提升,傳統市場呈現恢複性增長。歐盟、美國和香港等傳統市場出口分別增長41.3%、16.2%和14.3%。台灣、東盟、韓國和非洲等新興市場出口保持較快增長,分別增長76.9%、70.7%、59%和29.5%;其中對東盟市場出口21847萬美元,一舉超過歐盟市場15570萬美元成為我市第三大出口市場。
四是機電和高新技術產品出口保持增長,主要商品出口穩定發展。我市五大主要商品出口總值133756萬美元,比增15.9%,占全市出口總值的86.6%。機電、陶瓷、家具、工藝品等四大主要產品出口保持增長,其中陶瓷和家具分別增長41.7%和34.6%。機電產品出口60770萬美元,占全市出口總值39.4%;高新技術產品出口9919萬美元,比增9.8%。
五是民營企業保持較快增長,外貿龍頭骨幹企業進一步發展壯大。民營企業實現出口84042萬美元,增長37.7%,占全市出口的54.4%。全市進出口總值超千萬美元的企業有38家(比2012年增加了12家),進出口合計11.8億美元,占全市進出口總值的67%。
六是吸收利用外資的質量和水平進一步提升。全市8個縣(市、區)實際使用外資金額均超千萬美元。全年新批和增資的大項目有10個(其中1000萬美元以上項目有4個),合同外資金額9100萬美元,占全市總額的20%,較2012年提高了10個百分點。
七是“鄉賢回鄉投資興業”工程初見成效。鄉賢看好家鄉發展潛力,紛紛回鄉投資興辦實業,如國威電子公司將總部搬回梅州並增資1000萬美元興建國威電子互聯網產業園。全年鄉賢回鄉投資項目實際使用外資9800萬美元,占全市總額的74%。
八是新材料、電子信息、城市綜合體及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成為吸收利用外資的新熱點。廣晟稀土投資2079萬美元興辦稀土深加工項目,提升了我市稀土資源在新材料領域的經濟效益;國威電子在建的互聯網產業園,將電子信息產業和互聯網產業相結合,延伸了產業鏈;粵海水務擬投入4000萬美元,興辦五華和興寧的汙水處理項目,將進一步完善我市城市基礎設施。同時,沃爾瑪和奧園集團已初步達成投資意向,分別投資5000萬美元和3億美元興建城市綜合體項目,進一步推動我市商貿物流業加快發展。
二、外商投資企業情況
全市外商投資企業生產經營正常,規模以上外商投資企業工業總產值117.63億元,比增9.1%;加工貿易內銷額26.27億元,比增23%。外商投資企業勞資關係、安全生產總體和諧、正常。
三、政策市場動態
1、商務部、海關總署等聯合發布《2014年出口許可證管理貨物目錄》、《2014年進口許可證管理貨物目錄》、《2014年自動進口許可管理貨物目錄》、《兩用物項和技術進出口許可證管理目錄》公告,自2014年1月1日起施行。
2、《中共廣東省委貫徹落實〈中共中央關於全麵深化改革若幹重大問題的決定〉的意見》提出,廣東將爭取放寬或取消對港澳投資者資質、持股比例、經營範圍等限製措施,2014年內通過CEPA基本實現粵港澳服務貿易自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