頁麵:
    字體:
    對比度:
梅州市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梅州市生態環境局 新聞報道 【學習強國】梅州:築牢禁燒防線 守護客都藍天
歸檔時間:2021-11-22

頁麵已歸檔

【學習強國】梅州:築牢禁燒防線 守護客都藍天
來源:梅州日報   時間:2021-09-04 09:15:11   瀏覽:-
字號:

“阿姨,這份倡議書請看一下,記得不要露天焚燒垃圾、秸稈和落葉,這樣容易引起火災和造成大氣汙染。”近日,梅州市梅江區三角鎮的基層網格員加大巡查力度,並向農戶發放《梅州市禁止露天焚燒倡議書》,耐心解釋露天焚燒的危害。

網格員向農戶發放《梅州市禁止露天焚燒倡議書》,解釋露天焚燒的危害。(攝影:江嬋)

立足生態發展區定位,梅州市多措並舉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堅持露天焚燒管控工作“不打烊”,擦亮“梅州藍”這一生態名片。2021年1月至8月,梅州市環境空氣質量指數AQI達標率為99.6%,同比上升1.7個百分點,為全省第一;空氣質量綜合指數為2.68,持續保持內陸城市和粵北山區城市第一名。

強化聯防聯控

將火苗遏製在網格內

位於梅州市中心的梅江區,有多個鎮(街道)地處城鄉接合部。該區將露天禁燒和森林防火、安全綜治工作相結合,實施網格化管控,安排專人不間斷巡查,及時處置露天焚燒現象。梅江區三角鎮副鎮長李新強介紹說:“全鎮19個村(社區)被劃分為‘大網格’,各村(社區)內又分別劃定了四五個‘小網格’,由鎮駐村人員、村幹部、護林員組成三人小組,開展露天禁燒巡查,形成精細化管控。”

“看,那裏冒煙了,快過去看看。”近日,網格員李雪鬆開展巡查沒多久,利用“天眼”監控係統發現了東升村一處地方出現煙霧。記者跟隨走近火點一看,原來煙霧是農戶焚燒雜草所致。李雪鬆和同事們立即就地取材,用池塘水撲滅了火點,隨後向農戶宣講了相關法律法規。

巡查途中,李雪鬆告訴記者,網格員對所屬轄區的地形比較熟悉,他們還會根據水稻、龍眼、玉米等農作物的采收期,側重巡查重點。“比如,現在龍眼采收得差不多了,就得重點巡查附近是否有村民焚燒龍眼樹枝。”李雪鬆說,隨著巡查和宣傳工作的深入開展,農戶對露天禁燒的意識不斷提升,近年來未出現大範圍的焚燒現象。

網格員開展露天禁燒巡查,形成精細化管控。(攝影:江嬋)

布設“天眼”監控

讓露天焚燒無所遁形

近年來,梅州的空氣質量持續得到改善,但在露天禁燒監管方麵,仍依靠網格員的“兩條腿”開展,麵臨著排查難、處置慢、取證難、投入大等實際問題。這一問題有望在2021年內得到有效解決。

“我們將依托中國鐵塔的高塔,建設全市首批7個視頻監控點,通過建立梅州露天焚燒AI識別係統,進行實時視頻監控,做到焚燒火點及時發現、信息及時傳送、人員及時到位,形成‘人防+技防’的監管體係。”梅州市生態環境局大氣環境科副科長王龍飛介紹說,該項目目前已完成招標,預計年內可投入使用。

在梅州市生態環境局,王龍飛向記者演示了露天焚燒AI識別係統的運作畫麵。隻見預設在梅州郵政大樓等地的監控探頭360°自動旋轉,監控畫麵可以清晰地看到區域實時AQI、汙染源經緯度、汙染源地址等信息。“係統一旦發現火點,就會自動定位、自動截取屏幕,由技術人員將火點截屏、地址發送給基層網格員,通知他們快速處置。從監控發現火點到發送火點信息在5分鍾內就能完成。”王龍飛表示,在智能化“藍天衛士”的加持下,梅州市禁止露天焚燒工作效率將得到極大提升,“梅州藍”的“顏值”也將更加美麗。

梅州市生態環境局大氣環境科副科長王龍飛介紹梅州露天焚燒AI識別係統。(攝影:江嬋)

(作者單位:梅州日報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