頁麵:
    字體:
    對比度:
梅州市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梅州市生態環境局 邊督邊改 【梅州日報】我市穩步推進農業麵源汙染防治工作:整治麵源汙染 建設生態農業
歸檔時間:2021-11-22

頁麵已歸檔

【梅州日報】我市穩步推進農業麵源汙染防治工作:整治麵源汙染 建設生態農業
來源:本網   時間:2021-09-17 09:14:25   瀏覽:-
字號:

  ●本報記者 鄭煒梅

  “9月8日接到交辦案件後,我們馬上成立工作專班,到現場調查核實情況後,研究製定整改方案,落實整改措施。目前,三豐養殖場存欄生豬已清退完畢,退出養殖。”梅縣區南口鎮鎮長熊秀麗說。13日下午,記者在三豐養殖場看到,豬場已完成清除、消毒,現場不見亂舞的蚊蟲,未聞到刺鼻的異味(如圖,吳騰江攝)。

  一直以來,我市各級農業農村部門堅持問題導向,采取有力措施,紮實推進農業麵源汙染防治工作,加快推進生態農業建設,不斷提升農業可持續發展支撐能力。

  立行立改

  加強巡查監管

  至9月13日,我市農業農村部門共接到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交辦案件13批共56宗。其中,涉及畜禽養殖的案件有39宗。

  三豐養殖場生態環境問題就是其中1宗。通過立行立改,目前該養殖場豬舍已完成清理,並進行消毒。熊秀麗說,為避免養殖戶複養,該鎮將積極引導養殖戶轉型,發展其他種養產業。同時,將進一步加強巡查監管,規範轄區內的養殖行為。

  “對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交辦的案件,我們專題研究分析,加強與縣(市、區)溝通,督促各縣(市、區)農業農村部門對交辦案件立行立改、邊督邊改。同時,組成督導組到現場督導檢查,要求相關縣、鎮、村引以為戒。” 市農業農村局總農藝師古廣文說,目前,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交辦案件中已辦結或落實整改措施、整改時限的有27宗,正在推進整改的有29宗。該局今後將加大巡查監管力度,防止問題死灰複燃,著力推動解決群眾反映突出的生態環境問題。

  近年來,我市努力加強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建設。全市共建成119個衛生院和8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每個鎮至少有一個公辦衛生院,每個街道至少有一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並且全部實現了標準化,硬件、軟件還在不斷提升中。

  新冠肺炎疫情對社會公共衛生體係是一個極大的考驗。對此,我市交出了一份滿意的答卷。“我市建立了功能完善、反應迅速、運轉協調的傳染病防控體係和公共衛生應急機製,193個縣級以上醫療機構和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實施了疫情網絡直報,直報率達100%,還有一支省級傳染病防控類衛生事件應急隊伍。”市鞏衛辦相關工作人員介紹說。

  疫苗接種方麵,我市疫苗接種率保持在95%以上的高水平。2020年,更是完成了8家疾控機構(1家市級和7家縣級)冷鏈係統的升級改造,以及134間預防接種門診的標準化、數字化建設,疫苗管理和接種服務水平得到全麵提升,為保障市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奠定了堅實基礎。

  持續推進

  防治“不打烊”

  近期,我市蜜柚飄香,柚園豐收圖成了一道道靚麗的風景。在享有“中國蜜柚之鄉”美譽的大埔縣,都都蜜柚產業聯盟在蜜柚開采前發布了“優質優價,保價收購”的承諾。近日組建的梅州柚產銷聯盟也承諾倡導優質優價,堅持品質拚市場。

  農業化學品的過量投入會增加農業麵源汙染的風險。古廣文認為,以質論價的承諾勢必會進一步倒逼農戶減少化肥的使用。近年來,我市積極推進有機肥替代化肥工作,持續開展農藥化肥使用量零增長行動,通過推進農作物病蟲綠色防控、統防統治,推廣科學用肥用藥、測土配方施肥技術。相關統計數據顯示,全市化肥使用量從2015年的157223噸下降至2020年的144926噸,農藥使用量從2015年的4694噸下降至2020年的4383噸。

  作為農業大市,我市上下始終緊盯農業農村生態環境保護不放鬆。“一直以來,我市在全力推進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工作的同時,也推進禁養區、限養區內畜禽養殖業清理整治工作。水產養殖也劃定禁養區、限養區、養殖區,實施水產綠色健康養殖五大行動。”古廣文說,今後,我市農業農村部門將繼續壓實責任,把各項工作落實到位,持續推進農業麵源汙染防治,全力守護我市綠水青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