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江嬋賴鋒)3日至4日,華南農業大學教授崔理華來梅考察調研,為我市農村汙水濕地處理示範點、農村汙水人工濕地處理工程,以及池塘水體生態修複工程構築與運用等工作“把脈開方”,助力梅州打贏汙染防治攻堅戰和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陳曉建參加調研。
在梅期間,調研組先後前往五華縣、梅江區、梅縣區等地,詳細了解各地農村汙水處理項目、池塘水體生態修複、生活汙水處理等情況,並召開座談會聽取相關情況介紹,與相關部門負責同誌溝通交流。
崔理華建議,梅州各地各有關部門要繼續推進水體摸底調查工作,加強水體檢測,摸清梅州城區池塘水質狀況,根據檢測指標,明確池塘水質分類,分批分期改善水體生態環境。要推進分類治理,針對黑臭水體、劣五類水體等類型,因地製宜實施截汙、清淤工程,運用汙水處理一體化設備、種植水生植物等方式淨化水體。要堅持建管結合,加強農村生活汙水處理設施建設和運行維護,確保“建一個、成一個、運行一個”。要加強統籌協調,堅持先試先行,結合美麗鄉村建設和創文等工作,淨化美化綠化城鄉水體環境,讓城區汙染池塘水變成清潔景觀水,進而保護江河水的生態環境,提升城鄉文明建設水平。
記者了解到,我市接下來將加強調研工作,加快製定城區汙染池塘水體生態修複方案,今年在梅江區、梅縣區分別打造3個池塘水體生態修複示範點,並逐步將試點經驗向全市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