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萬噸/年新能源動力電池用高性能銅箔技術改造及企業技術中心升級技術改造項目(第一期6500噸/年、第二期3500噸/年,共計10000噸/年) | 廣東省梅州市梅縣區雁洋鎮文社村 | 廣東嘉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梅州市綠邦環保科技有限公司 | 隨著新能源動力汽車的發展,為適應市場需求,拓展公司業務,提高產品性能,同時提高公司對產品的技術研發和檢驗技能,嘉元公司計劃投資80000萬元建設“1.5萬噸/年新能源動力電池用高性能銅箔技術改造項目及企業技術中心升級技術改造項目”,其中“1.5萬噸/年新能源動力電池用高性能銅箔技術改造項目”分三期進行建設: 1、一期工程建設內容:一期工程規模為6500噸/年,一期工程投資28000萬元在金象公司“年產4800噸電解銅箔項目”二期工程(2400噸/年)擬建的廠房3(現為已建空置廠房,未投入使用)內進行技術改造,通過優化生產工藝,新製作溶銅造液係統6個,增加銅箔生箔機組24台,銅箔表麵處理機3套,銅箔分切機6台等設備,采用公司自主知識產權的高性能銅箔生產核心工藝生產新能源動力電池用高性能銅箔。 2、二期工程建設內容:二期工程規模為3500噸/年,二期工程投資18000萬元在現有廠區內新建麵積約6000平方米的二層廠房,新製作溶銅造液係統4套,增加銅箔生箔機組14台,銅箔分切機4台等設備,采用公司自主知識產權的高性能銅箔生產核心工藝生產新能源動力電池用高性能銅箔。 3、三期工程建設內容:三期工程規模為5000噸/年,三期工程投資26000萬元在現有廠區內新增建築麵積約18000平方米的二層廠房1棟,新製作溶銅造液係統5套,銅箔生箔機18台,銅箔表麵處理機3套,銅箔分切機5台等設備,采用公司自主知識產權的高性能銅箔生產核心工藝生產新能源動力電池用高性能銅箔。 4、同時一期工程還將投資8000萬元建設“企業技術中心升級技術改造項目”,在現有廠區內新增建築麵積約1800平方米的研發檢測中心大樓1棟、麵積約200平方米的小試實驗樓1棟。新增電子掃麵顯微鏡、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高效液相/氣相色譜儀、薄膜測厚儀、ICP-Mass等離子體質譜儀、ICP發射光譜儀、試驗壓板機、高低溫萬能材料試驗機、電化學工作站等一大批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大型儀器設備。 本次技術改造項目完成後,嘉元公司全廠電解銅箔生產規模可達到18600噸/年。本次技改項目不新增廠區用地麵積,在廠區內新增建設廠房。 嘉元公司於2017年4月委托廣州市環境保護工程設計院有限公司編製了《廣東嘉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5萬噸/年新能源動力電池用高性能銅箔技術改造及企業技術中心升級技術改造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2017年11月1日梅州市環境保護局以梅市環審〔2017〕44號文對該項目進行了批複。至2018年5月,項目已建成第一期6500噸/年、第二期3500噸/年,兩期共計年產10000噸新能源動力電池用高性能銅箔工程,生產主體設施有第一、二期工程廠房,主要輔助設施有配電站、製水車間、鍋爐房等,環保工程有汙水處理係統、廢氣處理係統等。項目於6月20日開始投產運行,總投資46000萬元。於2018年9月13日申領了項目排汙許可證(許可證編號:4414212010000005) | 第一、二期項目主要噪聲源有冷卻塔、引風機、空壓機和各種水泵等,均為點聲源。項目采取低噪聲設備、安裝消聲器、合理布局等措施從聲源上、傳播途徑上及總平麵布置上控製設備運行噪聲。 項目產生的固體廢物主要為生產過程產生的廢裝包裝材料和廢銅箔,汙水處理產生的汙泥,溶銅工序產生的廢矽藻土,電解液和汙水處理產生的廢活性炭及生活垃圾。 (1)生產所用電解銅不需包覆光亮劑,無油汙,進廠後不用清洗直接投入生產,溶銅後通過活性炭過濾去除電解液循環使用時候夾帶的有機物明膠,其產生量包含在廢活性炭內,不再單獨核算。 (2)廢活性炭和廢樹脂:據企業試運行期間的生產數據統計,第一、二期項目新增活性炭使用量約為10t/a,歸類為《國家危險廢物目錄》(2016)中表麵處理廢物HW49,交由有資質危廢處理公司處置。新更換的EDI精除鹽裝置無需更換離子交換樹脂,沒有產生離子交換樹脂的產生量。 (3)含銅汙泥:含銅、酸清洗廢水經回用水處理係統處理後回用,濃水和其他廢水經廠區廢水處理係統,在處理過程中排出的廢水含有少量銅離子,廢水排放之前在中和沉澱池添加絮凝劑去除汙水中殘留的金屬離子,金屬離子轉移到汙泥中除去,據企業試運行期間的生產數據統計,技改後新增汙泥產生量約為28t/a,屬於《國家危險廢物目錄》(2016)中的表麵處理廢物HW22,委托有資質危廢處理公司處置。 (3)廢矽藻土:硫酸銅溶液進入矽藻土過濾機進行過濾除雜,會產生一部分的廢矽藻土,屬於危險廢棄物(HW17),產生量約為1.5t/a,交由有資質的危廢處理公司處置。 項目自6月試生產至今,暫未更換活性炭和矽藻土,含銅汙泥產生量約4.5噸,各危廢合同詳見附件3。 (4)廢包裝材料和廢銅箔:第一、二期項目年產生廢包裝材料約3.3t/a,由物資回收機構回收處置。廢銅箔全部回用於生產,產生量約為650t/a。 (5)生活垃圾:第一、二期項目共新增員工266人,其中在廠區內食宿的員工有50人;類比生活汙染物排放參數,在廠區內食宿的人垃圾排放係數取0.5kg/人•天,不在廠區內宿舍人員垃圾排放係數取0.2kg/人•天,則本次驗收範圍新增員工生活垃圾22.71t/a。生活垃圾定點收集,定期由環衛部門清運,無害化處理。 | 有83%的公眾了解本項目,有12%的公眾對本項目不清楚,有5%的公眾對本項目不了解;92%的公眾認為項目施工期沒有發生環境汙染影響,8%的公眾認為項目施工期環境汙染影響較輕;89%的公眾認為項目目前產生的廢氣對大氣環境沒有影響,11%的公眾認為項目目前產生的廢氣對大氣環境汙染影響較輕;95%的公眾認為項目運行期產生的廢水對周圍水環境沒有影響,5%的公眾認為項目運行期產生的廢水對周圍水環境影響較輕;100%的公眾認為項目產生的噪聲沒有對生活和工作造成影響;100%的公眾認為項目產生的危險廢物沒有對生活和工作造成影響;95%的公眾該公司環境保護執行情況滿意程度為滿意,5%的公眾該公司環境保護執行情況滿意程度為基本滿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