頁麵:
    字體:
    對比度:
梅州市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梅州市生態環境局 建設項目環評文件審批前公示 關於擬對中國煙草總公司廣東省公司煙標印刷生產線及配套設施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作出審批決定的公示
關於擬對中國煙草總公司廣東省公司煙標印刷生產線及配套設施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作出審批決定的公示
來源:本網   時間:2025-09-18 16:46:00   瀏覽:-
字號:

  

  根據中國煙草總公司廣東省公司煙標印刷生產線及配套設施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技術評估報告等,按照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審批程序的有關規定,我局擬對該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作出批準決定。為體現公開、公正的原則,強化公眾參與,現予公示。公示期5個工作日(2025年9月18日至2025年9月24日)。如有意見,請在公示期內來信或來電向我局反映。

  聯係地址:梅州市行政服務中心三樓市生態環境局窗口,郵編:514021

  聯係電話:0753-6133820;  傳真:0753-6133820

  聽證告知: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自公示之日起五個工作日內該審批直接涉及其重大利益關係的申請人、利害關係人可對我局擬作出的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批複決定以書麵形式提出聽證申請。

項目

名稱

建設單位

建設

地點

環評

機構

項目概況

主要環境影響及預防或者減輕不良環境影響的對策和措施

公眾參與情況

中國煙草總公司廣東省公司煙標印刷生產線及配套設施建設項目

中國煙草總公司

廣東省公司

梅縣區南口鎮

車陂村

廣東晨風環保科技有限公司

中國煙草總公司廣東省公司利用其在梅州中心倉(原廣東梅州煙葉複烤有限公司,在2021年已經撤銷)的閑置資產,經過轉型和跨越式發展,投資建設“煙標印刷生產線及配套設施建設項目”。項目位於梅州市梅縣區南口鎮車陂村原廣東梅州煙葉複烤有限公司閑置廠區內,建設內容是對部分原有建築進行改擴建並新建部分建築;設置一條凹印生產線和膠印生產線,設計年生產煙標56萬箱,其中1箱煙標包含了250條條盒,2500個小盒;項目用地57070m2,包括主體工程、輔助工程、儲運工程、公用工程、環保工程等;勞動定員300人,工作製度為250天/年,每天3班,每班8小時,50人在廠內食宿。項目總投資28503萬元,其中環保投資1470萬元

1.大氣環境汙染防治措施

本項目共設置四套廢氣收集處理設施對印刷工序產生的廢氣進行處理。在凹版印刷過程中,印刷車間、調墨間以及烘箱有機廢氣產生的濃度較低,因此采用濃縮後燃燒處理的模式進行處理。(1)設置“LEL自動減風技術”工序對烘箱有機廢氣先進行濃縮;(2)凹印車間以及調墨間整室負壓收集的低濃度有機廢氣通過1套“預處理+沸石轉輪吸附+脫附”進行濃縮;(3)膠印車間整室負壓收集的低濃度有機廢氣通過1套“預處理+沸石固定床吸附+脫附”進行濃縮;(4)烘箱LEL自動減風濃縮後的烘幹廢氣、“預處理+沸石轉輪吸附”以及“預處理+沸石固定床吸附”濃縮廢氣經過“RTO”燃燒後與RTO助燃廢氣一起通過26m高排氣筒排放。

危廢倉貯存過程中產生的有機廢氣設置一套“二級活性炭吸附”處理設施進行處理達標後通過15m高排氣筒排放。有組織NMHC、顆粒物執行《印刷工業大氣汙染物排放標準》(GB41616-2022)中表1的排放限值,總VOCs執行《印刷行業揮發性有機化合物排放標準》(DB44/ 815-2010)中表2 的II 時段排放限值,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執行《印刷工業大氣汙染物排放標準》(GB41616-2022)中表2的排放限值。廠區內無組織排放的NMHC執行廣東省《固定汙染源揮發性有機物綜合排放標準》(DB44/ 2367-2022)中表3廠區內VOCs無組織排放限值,廠界總VOCs執行廣東省地方標準《印刷行業揮發性有機化合物排放標準》(DB44/ 815-2010)中表3無組織排放監控點濃度限值。

2.地表水汙染防治措施

本項目運營過程中無生產廢水產生,生活汙水產生量約為 13.95m3/d經三級化糞池處理達到廣東省《水汙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第二時段三級標準後近期由槽罐車抽吸並轉運至南口鎮水質淨化廠處理;遠期車陂馬山汙水處理站建成後,由管道輸送至車陂馬山汙水處理站進一步處理。

3.噪聲汙染防治措施

本項目噪聲來源主要為凹印機、膠印機、燙金機、全清廢模切機、捆紮堆垛機等生產設備以及輔助設備如風機運行產生的噪聲等。采取的噪聲防治措施:選用滿足標準的低噪聲、低振動型號的設備;主要生產設備設置在廠內,加強廠房的密閉性,通過廠房牆壁、窗戶的隔聲作用減少機械噪聲對外傳播;采用隔聲、減振或加消聲器等方式進行降噪處理;加強對生產設備的保養、檢修與潤滑,保證設備處於良好的運轉狀態,避免設備事故運行產生的噪聲。

4.固體廢物汙染防治措施

本項目產生的危險廢物廢油墨渣、廢化學品包裝桶、廢機油及廢機油桶、廢抹布、廢活性炭、廢UV燈管、廢沸石、廢過濾材料、廢顯影液、衝版廢水、潤版廢液、清洗廢液、化驗室廢液等,收集後暫存於危廢間,定期委托有相應危險廢物處理資質的單位統一處置,危險廢物臨時貯存嚴格按照《危險廢物貯存汙染控製標準》(GB18597-2023)的要求貯存。一般工業廢主要是廢普通包裝材料、廢邊角料、殘次品、廢電化鋁以及廢CTP版等,廢普通包裝材料、廢邊角料、殘次品、廢電化鋁等收集後交由物資單位回收處理或再生利用公司處理,廢CTP版擦試幹淨後定期交由廠家回收。生活垃圾收集後委托環衛部門統一清運處理。

5.土壤汙染防治措施

本項目土壤汙染涉及入滲途徑影響,對可能汙染土壤的區域油墨溶劑庫、危廢暫存間等重點防滲區做好防滲防腐處理,防止灑落地麵的汙染物滲入地下,生產過程中的各種物料及汙染物均位於廠房或固廢間內,且廠房和固廢間均做好防滲處理,不會通過裸露區滲入到土壤中,大氣汙染物最大落地濃度較小,不會對周邊土壤產生明顯影響。

6.環境風險防範措施

根據項目風險分析,本項目具有火災的風險、儲運過程產生火災爆炸、原料倉庫發生泄漏、廢氣收集處理設施故障造成的大氣汙染風險。采取的風險防範措施有:原輔料倉庫、危險廢物暫存間地麵應采用防腐、防滲漏設計,並修建圍堰、收集溝、收集池等,當有化學品或液體物料泄漏時,能自動流入收集溝進入收集池,地溝和收集池作防腐防滲處理;在各主要車間、辦公室配備自動噴水滅火係統,倉庫設置可燃氣體探測器;設置282.93m3的事故應急池,事故池為玻璃鋼結構,並做好防滲漏措施,以防止廢水滲透入地下而汙染地下水體;設置消防廢水收集管網係統,並將管網係統與事故池連接,確保火災時產生的消防廢水經管網收集進入事故池中暫存。

建設單位按照《環境影響評價公眾參與辦法》有關要求,進行環境影響評價信息公開,通過3次網上公示(含報批前公示)、張貼通告、2次刊登報紙等方式充分收集公眾意見,公示期間未收集到公眾任何形式的反饋意見。建設單位在梅州市生態環境局梅縣分局網站上進行了報批前公示,公眾參與工作符合《環境影響評價公眾參與辦法》相關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