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地表水環境保護措施及主要環境影響 本項目生產廢水(噴淋廢水)、生活汙水和初期雨水一起送至廠內汙水處理站,通過“混凝沉澱+厭氧+缺氧+好氧+MBR+消毒”係統處理,達到《城市汙水再生利用工業用水水質》(GBT19923-2005)表1中敞開式循環冷卻水係統補充水的水質標準限值後,回用於冷卻水係統,不外排。 2、環境空氣保護措施及主要環境影響 鋁灰暫存倉庫廢氣(主要汙染物為氨)收集至兩座酸噴淋塔(串聯、兩級以上)進行處理達標後,通過18m高的P1排氣筒排放;球磨機、篩分機、輸送過程產生的廢氣經收集後通過管道密閉送至一套“布袋除塵器+酸噴淋”廢氣治理措施處理達標後通過18m高的P2排氣筒排放;熔鋁係統產生的熔鋁煙氣(煙塵、SO2、NOx、HCl、HF、重金屬及其化合物、二噁英類)經集氣罩和密閉管道收集後送“空冷換熱器+活性炭噴射+布袋除塵器+堿液噴淋”處理達標後通過25米高P3排氣筒排放;低氯鋁灰輸送粉塵、高氯鋁灰投料、配料廢氣等采取布袋除塵+酸噴淋處理達標後分別通過18米高P4、P5排氣筒排放;煆燒煙氣產生的氮氧化物、二氧化硫、顆粒物、氟化物、氯化氫、重金屬、二噁英采取“空冷換熱器+SCR+活性炭噴射+布袋除塵器+堿液噴淋”處理達標後通過35米高P6排氣筒排放;出料粉塵、輸送粉塵、包裝粉塵、配料粉塵、壓製粉塵收集後采取布袋除塵處理達標後通過18米高P7排氣筒排放;汙水處理站臭氣收集後通過生物除臭塔處理達標後通過P8排氣筒排放;廚房油煙采取靜電油煙淨化器處理達標後通過P9排氣筒排放;備用柴油發電機燃油尾氣收集後通過P10排氣筒排放。 大氣環境防護距離:根據預測計算結果分析,本項目無需設置大氣環境防護距離。 環境防護距離:根據計算結果,本項目鋁灰遇水產生氨事故排放下氨大氣毒性終點濃度-1最大影響範圍為110m,本項目危險廢物集中貯存設施場址與常住居民住所等敏感點之間的防護距離至少應為110米。 3、聲環境保護措施及主要環境影響 本項目噪聲源主要來源於各生產車間機械設備和動力設施、運輸車輛產生的噪聲,通過選用低噪聲設備,采用消聲、隔聲、減震和個體防護等措施,降低對周圍聲環境質量的影響。 4、固體廢物汙染防治措施及主要環境影響 項目產生危險廢物低氯鋁灰委托具有處理資質的水泥廠進行處理;提鋁工序中布袋收集的粉塵、煆燒前處理的布袋收集的粉塵送回廠內煆燒處理係統進行處理,鐵塊及其他金屬未融物、破損噸袋、破損布袋、廢機油、實驗室廢物、煆燒工序的布袋收集粉塵、汙水處理站的汙泥和廢催化劑委托有危險廢物處理資質的單位收集處理。一般固體廢物:高鋁熟料後續處理布袋收集的粉塵回用於壓製工序,過濾粉塵交由環衛部門定期清運,活性氧化鋁、沸石分子篩交由資源回收廠處理。生活垃圾:交環衛部門統一清運處理。 5、地下水汙染防治措施及主要環境影響 重點防滲區:事故應急池、汙水處理站、廠房一、廠房二、初期雨水池池體采用抗滲鋼筋混凝土(抗滲等級不低於P8),在池壁鋪一層防腐材料,等效黏土防滲區Mb≥6.0m,K<1˟10-7cm/s。一般防滲區:綜合樓等非汙染區,進行地麵硬化。 在項目發生汙水處理設備水池底部防滲層破損發生泄漏同時破損發生泄漏造成汙染事故時,汙染物可能進入地下水環境,根據預測結果,不同情形下各預測汙染物最大汙染距離點均未超過廠區邊界,對廠區外以及周邊敏感點地下水的影響很小。項目建成後應切實加強對項目的化學品和危險廢物的管理,按照有關的規範要求對場址采取防滲、防漏、防雨等安全措施,可以避免項目對周邊地下水產生不利影響。 6、土壤汙染防治措施及主要環境影響 廠區內除綠化帶全部采用水泥抹麵,涉及物料儲存區、生產過程的裝置區及各種物料堆場、汙染防治措施均采取嚴格的硬化及防滲處理。生產過程中的各種物料及汙染物均與天然土壤隔離。從汙染物源頭控製排放,加強廢氣處理設施的管理,減少事故排放,可有效降低大氣沉降對土壤的影響,完善的廢水、雨水收集係統,采取嚴格的防滲措施,確保環保設施正常運行,故障後立刻停工整修。 建立土壤環境監測管理體係,包括製定土壤環境影響跟蹤監測計劃、建立土壤環境影響跟蹤監測製度、配備先進的監測儀器和設備,以便及時發現問題,采取措施。 正常情況下,生產車間、儲存場所及輸送管道做好防腐、防滲的情況下,不會發生垂直入滲,不會對土壤環境質量造成影響;項目主要大氣汙染物二噁英及重金屬通過大氣沉降會對周邊土壤環境質量造成影響。根據預測結果,各汙染物沉降累積30年疊加背景值後仍可滿足土壤環境質量標準的要求,項目大氣汙染物通過大氣沉降累積對土壤環境造成的影響有限,項目對土壤環境質量的影響在可接受範圍內。 7、風險防範措施及主要環境影響 本項目主要的環境風險事故包括危險物質運輸發生事故、廢水池、事故應急池發生泄漏、鋁灰暫存庫、危廢暫存間發生火災、爆炸、煆燒爐廢氣事故排放、天然氣管道和柴油儲存發生火災爆炸等事故。 擬采取的風險防範措施:1、采用危險廢物專用運輸車輛進行運輸、應製定事故應急和防止運輸過程中泄漏、丟失、揚散的保障措施;2、鋁灰和危廢儲存庫嚴格按照《危險廢物收集貯存運輸技術規範》(HJ2025-2012)、《危險廢物貯存汙染控製標準》(GB18597-2001及2013年修改單)等要求做好防腐防滲措施,倉庫門口設置10~15cm高的擋水坡,防止化學品泄漏到倉庫外,倉庫外部設雨水溝,防止雨水浸入倉庫;3、廢水處理池地麵均應硬地麵化,並設置防滲材料,排水設施內應設有閥門控製體係,以便於在發生泄漏事故時通過閥門調控將有害廢液和汙水引向事故應急池;4、天然氣輸送係統采用自動控製及清掃裝置,自動切斷閥;5、生產裝置區內設置環形事故溝,事故溝、生產裝置區地麵以及圍牆采用防腐、防滲塗層,事故溝通過專管連接至事故應急池,設置1座500m3的事故廢水收集池。在采取有效的預防措施和應急措施後,本項目環境風險水平可接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