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地表水環境保護措施及主要環境影響 本技改項目產生的廢水主要為鋁灰(渣)運輸車輛清洗廢水、氨氣吸收淨化塔噴淋廢水、化驗室廢水、初期雨水和生活汙水等,鋁灰運輸車輛清洗廢水及初期雨水沉澱後用於龍騰公司原料庫降塵;噴淋廢水、化驗室廢水和生活汙水送至現有廠區汙水處理站處理後用於廠區綠化及道路降塵,不外排。 2、環境空氣保護措施及主要環境影響 本技改項目窯尾煙氣,主要汙染物分為顆粒物(煙塵)、酸性氣體、重金屬和二噁英類等四大類,依托現有窯尾煙氣處理措施“助燃空氣分級燃燒技術+選擇性非催化還原(SNCR)脫硝+五級雙係列懸浮預熱器+SP鍋爐+增濕塔+高效袋式除塵器”進行處理達標後廢氣通過一線(油坑線)113m和二線(龍騰線)108m高排氣筒排放,同時利用水泥窯本身堿性氛圍及高溫環境,對酸性汙染物以及重金屬元素得到有效固化,固化後的煙氣主要是協同處置的固體廢物引入的重金屬等有明顯增加,顆粒物、氮氧化物等增量不明顯,二噁英則利用水泥窯本身高溫的環境得到有效處理和控製。工藝氨氣經二級串聯噴淋塔處理達標後通過15m高排氣筒排放;鋁灰倉粉塵經旋風+布袋除塵裝置處理達標後高空排放。 根據預測結果可知,正常工況下,SO2、NO2、PM10、PM2.5、二次PM2.5、TSP、HCl、NH3、汞、鎘、鉛、砷、錳短期濃度貢獻值的最大濃度占標率≤100%;SO2、NO2、PM10、PM2.5年均濃度貢獻值的最大濃度占標率≤30%;一類區中,SO2、NO2、PM10、PM2.5、二次PM2.5、TSP、HCl、汞、鎘、鉛、砷、錳短期濃度貢獻值的最大濃度占標率≤100%;SO2、NO2、PM10、PM2.5年均濃度貢獻值的最大濃度占標率≤10%。各預測因子在網格點及環境空氣保護目標處短期濃度和年均濃度貢獻值占標率均滿足要求。 疊加擬建在建汙染源以及環境質量現狀濃度值後,HCl、NH3短期濃度疊加值滿足相應的環境質量標準,SO2、NO2、PM10、PM2.5保證率日平均質量濃度和年平均質量濃度均符合相應的環境質量標準,汞、鎘、鉛、砷、錳年平均質量濃度均符合相應的環境質量標準。 大氣環境防護距離:根據預測計算結果分析,本項目無需設置大氣環境防護距離。 環境防護距離:現有項目生產區設置 600m 的衛生防護距離。本技改項目鋁灰(渣)預處理車間的衛生防護距離為100m,已包含在現有項目生產區設置 600m 的衛生防護距離範圍內。600m衛生防護距離內涉及房屋拆遷共68戶,其中廠區內山下村共51戶,大角塘村共17戶。在項目建設前蕉嶺縣人民政府和新鋪鎮政府已經完成了山下村43戶居民的搬遷安置工作,在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監測前該企業通過采取居民房屋拆遷征收補償或簽訂房屋租賃合同的形式,將山下村剩餘8戶居民和大角塘17戶居民的房屋實施了搬遷安置。 3、聲環境保護措施及主要環境影響 本技改項目噪聲源主要來源於各機械設備和動力設施、運輸車輛產生的噪聲,選用低噪聲設備,采用消聲、隔聲、減震和個體防護等措施。 根據預測結果可知,項目技改後廠區東、南、北麵廠界噪聲滿足《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3096-2008)中的3類標準要求。廠區東北麵、西麵廠界滿足《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3096-2008)中的4a類標準要求。廠區西麵大角塘最靠近項目的民宅和南麵蕉頭窩最靠近項目的民宅預測結果滿足《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3096-2008)中的 2 類標準要求。 4、固體廢物汙染防治措施及主要環境影響 本次技改項目產生的固體廢物包括鋁灰預處理產生的篩灰(水泥生產鋁質校正劑)、鋁灰卸料產生的廢噸袋、設備維修維護產生廢礦物油、廢手套抹以及原輔材料廢包裝袋和辦公生活垃圾。鋁灰篩灰作為原料進入水泥窯協同處置,袋裝鋁灰卸料產生的廢噸袋定期交由運輸公司回收使用,設備維修過程產生的廢機油、廢機油桶經廠內危廢暫存間暫存,定期委托有資質單位處理,一般工業固體廢物:原輔材料廢包裝袋外售廢舊資源回收商,生活垃圾:交環衛部門統一清運處理。 本技改項目在明確落實各類固體廢物的處理處置去向後,項目二次固體廢物對環境產生的影響較小。 5、地下水汙染防治措施及主要環境影響 重點防滲區:鋁灰(渣)預處理車間、鋁灰(渣)倉庫、脫硝氨水房、鹽酸房等嚴格按照《危險廢物貯存汙染控製標準》(GB18597-2001)的有關要求進行防滲,包括:①在各車間暫存區按儲存的危險廢物類別分別建設專用的危險廢物貯存設施,建設圍堰,危險廢物貯存設施的地麵與裙腳必須用堅固、防滲的材料建造,建築材料與危險廢物兼容(即不相互反應);②有泄漏液體收集裝置、氣體導出口及氣體淨化裝置;③設施內有安全照明設施和觀察窗口;④有耐腐蝕的硬化地麵,且表麵無裂隙;⑤有堵截泄漏的裙腳,地麵與裙腳所圍建的容積不低於堵截最大容器的最大儲量或總儲量的五分之一;⑥對於液體儲罐,基礎采用石樁和鋼筋混凝土環牆作為儲罐基礎,防止由於不均與沉降,造成儲罐應力破壞,導致泄漏。⑦對於鋁灰預處理車間儲存倉庫等主要暫存、處理設施采用地上建設。⑧堆放基礎需設防滲層,防滲層為至少1m厚粘土層(滲透係數≤10-7cm/s),或2mm厚高密度聚乙烯,或至少2mm厚的其它人工材料,滲透係數≤10-10cm/s。 應急事故水池采用防滲措施如下:素土夯實至結構要求的壓實係數,水池采用抗滲混凝土、防水塗料組成的複合防滲層防滲,混凝土強度等級不低於C30,厚度不小於250 mm,抗滲等級不低於P8,內表麵塗刷不小於1.5mm 厚的噴塗聚脲等柔性防水塗料,確保等效滲透係數≤10-10cm/s。 一般防滲區:RDF倉庫、沉澱池、生活汙水處理設施、循環水池等池體:素土夯實至結構要求壓實係數,池體采用抗滲混凝土防滲,混凝土強度等級不低於C30,厚度不小於250 mm,抗滲等級不低於P8,確保等效滲透係數≤10-7cm/s。 簡單防滲區:簡單防滲區的防滲技術要求為一般地麵硬化。 在正常工況並采取地下水汙染防滲措施情況下,廢水池不會對地下水環境產生汙染影響。根據廢水池非正常工況下COD、鉛、鎘汙染模擬預測結果,20年後各地下水汙染因子的標準限值範圍內,在垂向上最大運移距離為地下水位以下20米範圍內;在水平方向上,各地下水汙染因子的地下水質量標準的等值線範圍最大為滲漏點周圍600米範圍內。通過對周圍水源井調查可知,項目地下水流向的下遊汙染物超標範圍內無水源井,項目地下水汙染因子不會造成下遊水源井汙染,對地下水環境影響程度可接受。 6、土壤汙染防治措施及主要環境影響 廠區內除綠化帶全部采用水泥抹麵,涉及物料儲存區、生產過程的裝置區及各種物料堆場、汙染防治措施均采取嚴格的硬化及防滲處理。生產過程中的各種物料及汙染物均與天然土壤隔離。從汙染物源頭控製排放,加強廢氣處理設施的管理,減少事故排放,可有效降低大氣沉降對土壤的影響,完善的廢水、雨水收集係統,采取嚴格的防滲措施,確保環保設施正常運行,故障後立刻停工整修。 根據預測結果,本項目排放的窯尾廢氣中Hg、Pb、Cd、等重金屬及二噁英的年排放量較低,運行10~30 年後,項目占地範圍內及周邊1km範圍內一類及二類建設用地處Hg、Pb、Cd、二噁英的預測值均滿足相應篩選值要求。周邊農田中Hg、Pb、Cd的預測值滿足《土壤環境質量農用地土壤汙染風險管控標準(試行)》(GB15618-2018)的風險篩選值(其他和果園類,pH≤5.5、5.5< pH≤6.5、6.5< pH≤7.5、pH>7.5),二噁英在土壤中的累積遠小於土壤本底值,項目窯尾廢氣排放不會對周圍土壤環境產生明顯不利影響。 7、風險防範措施及主要環境影響 本項目存在的環境風險包括鋁灰(渣)、氨水、鹽酸等原輔材料運輸和儲存過程發生泄漏,廢水廢氣處理設施發生故障。擬采取的風險防控措施包括:嚴格按照《危險廢物收集貯存運輸技術規範》(HJ2025-2012)的要求進行包裝和運輸、合理安排運輸頻次和運輸路線、製定事故應急和防止運輸過程中泄漏、丟失、揚散的保障措施;脫硝氨水儲罐區、鹽酸間、鋁灰(渣)倉庫等儲存場所嚴格按照《危險廢物收集貯存運輸技術規範》(HJ2025-2012)和《危險廢物貯存汙染控製標準》(GB18597-2001及2013年修改單)要求進行設置,分類貯存危險廢物,儲罐區設置圍堰、倉庫外圍設置擋水坡;定期檢查維護窯尾廢氣處理係統、加強在線監控係統維護管理,定期對布袋除塵器等進行維護,及時清灰和更換濾袋;生產裝置區內設置環形事故溝,事故溝、生產裝置區地麵以及圍牆采用防腐、防滲塗層,事故溝通過專管連接至事故應急池,廠區內雨水管網係統設置切換閥,事故情況下,立即切換雨水閥門,將雨水管網收集的廢水引入應急事故池。在采取有效的預防措施和應急措施後,本項目環境風險水平可接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