頁麵:
    字體:
    對比度:
梅州市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梅州市生態環境局 建設項目環評文件審批前公示 梅州皇馬水泥有限公司6萬噸/年鋁灰渣、3萬噸/年RDF固廢資源綜合利用技改項目等2個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審批前公示
梅州皇馬水泥有限公司6萬噸/年鋁灰渣、3萬噸/年RDF固廢資源綜合利用技改項目等2個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審批前公示
來源:本網   時間:2022-02-07 16:38:53   瀏覽:-
字號:


根據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審批程序的有關規定,經審議,我局擬批準《梅州皇馬水泥有限公司6萬噸/年鋁灰渣、3萬噸/年RDF固廢資源綜合利用技改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和《國家管網集團廣東省天然氣管網“縣縣通工程”梅州-五華-興寧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為體現公開、公正的原則,強化公眾參與,現予公示5個工作日,如有意見,請在公示期內來信或來電向我局反映。

聯係地址:梅州市行政服務中心三樓市生態環境局窗口,郵編:514021

聯係電話:0753-6133820傳真:0753-6133820

聽證告知: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自公示之日起五個工作日內該審批直接涉及其重大利益關係的申請人、利害關係人可對以下擬作出的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批複決定以書麵形式提出聽證申請。

項目

名稱

建設單位

建設

地點

環評

機構

項目概況

主要環境影響及預防或者減輕不良環境影響的對策和措施

公眾參與情況

梅州皇馬水泥有限公司6萬噸/年鋁灰渣、3萬/噸年RDF固廢資源綜合利用技改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

梅州皇馬水泥有限公

梅州市蕉嶺縣新鋪鎮北方村

廣州光羽環保服務有限公司

梅州皇馬水泥有限公司位於梅州市蕉嶺縣新鋪鎮北方村,公司占地麵積30.6萬m2,現擁有2條新型幹法水泥熟料線及400萬t/a水泥粉磨生產能力。其中,1#水泥熟料線的產能為2500t/d、77.5萬t/a,於2005年4月取得了原廣東省環境保護廳的批複同意,並於2015年3月通過原廣東省環境保護廳的竣工環保驗收;2#水泥熟料線的產能為4500t/d、150萬t/a,於2019年1月取得了廣東省生態環境廳的批複同意,於2019年11月通過了廢水、廢氣、噪聲汙染防治設施的自主竣工環保驗收,並於2020年1月通過了廣東省生態環境廳對固體廢物汙染防治設施的驗收。為獲得持續穩定的低矽高鋁(鐵)材料,穩定水泥生產,梅州皇馬水泥有限公司擬在廠區內實施“固廢資源綜合利用技改項目”,旨在通過利用廣東省內高鋁廢灰渣原料替代綜合利用工作,項目鋁灰為經過預處理後的鋁灰,RDF為經過預處理後的顆粒狀或條狀RDF,且不含廢塑料、廢皮革、廢橡膠。本次技改項目利用2#熟料水泥生產線現有的原料配料、生料製備係統、煤粉製備係統、熟料煆燒係統、生料均化及生料入窯、熟料儲存與輸送、原煤輸送、廢氣處理、餘熱發電係統等,新增4個100t鋁灰暫存倉,依托原有120t窯灰倉作為鋁灰暫存倉,新增鋁灰輸送係統(管道密閉)、入窯配料係統,增設危廢化驗室,2#水泥熟料線增設1台磨頭倉,增加1套布袋除塵器,新增4個鋁灰暫存倉配套新增1套除塵器等。

本次技改項目總投資500萬元,分兩期進行,一期危險廢物鋁灰處理處置規模為6萬t/a,二期RDF處理處置規模為3萬t/a,不新增用地,年生產333d,主要生產設施/部門實行“三班製、每天生產24h”的工作製度;勞動定員8人,從企業內部調配,本次技改後全廠勞動定員保持不變,仍為450人。

1、地表水環境保護措施及主要環境影響

技改項目新增廢水為實驗室化驗廢水,技改後全廠生產廢水總產生量為74.18m3/d,主要包括化水車間的反滲透濃水、餘熱鍋爐排汙、餘熱發電站循環水排汙、實驗室化驗廢水經中和、沉澱處理達到《城市汙水再生利用工業用水水質》(GB/T19923-2005)要求後回用於水泥粉磨係統設備冷卻,不外排。車輛衝洗廢水經沉澱處理後回用於車輛衝洗,初期雨水沉澱處理後用於場地灑水降塵,技改後生活汙水總量為22.5m3/d,經一體化處理設備(“缺氧-好氧生物接觸氧化”工藝)處理後,回用於水泥粉磨係統設備冷卻,不外排。

2、環境空氣保護措施及主要環境影響

本技改項目水泥窯協同處置焚燒煙氣依托2#窯尾排氣筒排放,主要汙染物可分為顆粒物(煙塵)、酸性氣體(SO2、NOX、HCl、HF等)、重金屬(Hg、Cd、Pb、Cr等)和二噁英類等四大類,依托現有窯尾廢氣處理設施“低氮燃燒器+ SNCR脫硝+袋式除塵器”進行處理,滿足《水泥窯協同處置固體廢物汙染控製標準》(GB30485-2013)、《水泥工業大氣汙染物排放標準》(GB4915-2013)、廣東省《水泥工業大氣汙染物排放標準》(DB44/818-2010)相關要求後,通過 115m 高排氣筒排放,鋁灰倉收集的粉塵經布袋除塵器處理滿足《水泥工業大氣汙染物排放標準》(GB4915-2013)要求後,通過16m高排氣筒排放。

大氣環境防護距離:技改後全廠汙染源正常排放的汙染物在廠界處均能達標,本項目無需設置大氣環境防護距離。

衛生防護距離:本技改項目增設後,衛生防護距離不變,仍為400m。

3、聲環境保護措施及主要環境影響

本項目噪聲源主要來源於攪拌機、輸送機、破碎機、螺杆發電機、空壓機、各種泵、風機等設備,選用低噪聲設備,采用消聲、隔聲、減震和個體防護等措施。

4、固體廢物汙染防治措施及主要環境影響

本次技改項目產生的固體廢物包括鋁灰暫存、輸送環節廢氣處理產生的廢濾袋,設備維修過程產生的廢機油、廢機油桶以及實驗室廢液、廢樣品,經廠內危廢暫存間暫存,定期委托有資質單位處理。

5、地下水汙染防治措施及主要環境影響

本項目重點汙染防治區主要為鋁灰暫存倉、鋁灰暫存倉應急事故池,鋁灰暫存倉采用防滲措施如下:嚴格按照《危險廢物貯存汙染控製標準》(GB18597-2001)的有關要求進行防滲,室內地麵底麵以下鋪設一層1.5mm厚HDPE防滲土工膜,地麵為200mm厚C30級防滲混凝土防腐防滲地麵,防滲技術要求滿足《危險廢物貯存汙染控製標準》(GB18597-2001)的有關要求,滲透係數不大於1.0×10-10cm/s。鋁灰暫存倉應急事故池采用防滲措施如下:池底和池邊全部采用3mmSBS防水卷材鋪設;澆築C30混凝土,底部厚度300mm,邊厚度200mm,底部和邊再加上2mm環氧樹脂,確保滲透係數不大於1.0×10-10cm/s。一般防滲區沉澱池、生活汙水處理設施、初期雨水池、循環水池、全廠事故廢水池采取素土夯實至結構要求壓實係數,池體采用抗滲混凝土防滲,混凝土強度等級不低於C30,厚度不小於250 mm,抗滲等級不低於P8。簡單防滲區主要是消防泵房、消防水池等區域,隻需對地麵進行硬底化。

6、土壤汙染防治措施及主要環境影響

本技改項目土壤汙染的方式為大氣沉降和垂直入滲。源頭控製措施:在項目占地範圍及廠界周圍種植較強吸附能力的植物,做好綠化工作,利用植物吸附作用減少土壤環境影響;廠區內除綠化帶全部采用水泥抹麵,涉及物料儲存區、生產過程的裝置區及各種物料堆場、汙染防治措施均采取嚴格的硬化及防滲處理;生產過程中的各種物料及汙染物均與天然土壤隔離;過程防控措施:從汙染物源頭控製排放,加強廢氣處理設施的管理,減少事故排放,可有效降低大氣沉降對土壤的影響,完善的廢水、雨水收集係統,采取嚴格的防滲措施,確保環保設施正常運行,故障後立刻停工整修。

7、風險防範措施及主要環境影響

項目主要危險物質為本次擬協同處置的危險廢物,主要危險單元為協同處置生產線、鋁灰暫存間、事故廢水池等。根據風險識別,本技改項目潛在的環境風險分別有:焚燒煙氣事故緊急排放、危險物質的泄漏、廢水外排或泄漏。通過采取事故防範、應急措施以及落實安全管理對策,落實生產車間的防漏防滲措施,鋁灰倉設置圍堰及100m3的事故應急池,在事故期間可滿足事故廢水的全部收集需求,避免事故廢水外排,可有效防止事故發生及減輕其危害,本技改項目的環境風險影響處於可接受範圍內。

本項目按照《環境影響評價公眾參與辦法》(生態環境部令4號)有關要求開展公示公告,公示期間未收到相關意見。

國家管網集團廣東省天然氣管網“縣縣通工程”梅州-五華-興寧項目

國家管網集團廣東省管網有限公司

廣東省梅州市

深圳市漢宇環境科技有限公司

國家管網集團廣東省天然氣管網“縣縣通工程”梅州-五華-興寧項目起點為廣東省管網揭陽—梅州支幹線的佘江閥室,途經梅州市梅縣區、五華縣、興寧市,終點位於興寧分輸站;線路全長58.5km,管徑323.9 mm,設計壓力6.3 Mpa,設計輸量為1.55×108m3/a;新建3座站場,為佘江分輸站、五華分輸站、興寧分輸站;新建1座閥室,為水口閥室。

本項目工程總投資49507萬元,其中環保投資3465.5萬元。

運營、維檢依托粵東輸氣管理處,佘江分輸站為有人值守,定員35人;五華分輸站、興寧分輸站均為無人站,設值班室,各站定員為3人,本項目組織定員共計41人,

(一)生態保護措施及主要環境影響

本工程對生態環境的影響主要集中在對土地的占用、對土壤的破壞、對地表植被的破壞等。通過加強施工期環境管理,施工作業帶寬度控製在12米以內,減少臨時占地和植被破壞,分層開挖、分層堆放、分層回填,做好複綠、複墾等措施,管線兩側隻適宜種植淺根性灌木及草本植物進行植被恢複,對區域植被類型、生物量、生物多樣性和生態係統服務功能的影響程度不大,自然體係經過一段時間可得到恢複,逐漸形成穩定的生態係統,管道以定向鑽方式穿越大中型水體,對水生生物的影響很小,項目對生態環境造成的影響是可以接受的。

(二)水環境保護措施及主要環境影響

管線施工不設施工營地,施工人員租住附近民房;施工場地周圍設置沉沙池,施工廢水經沉澱處理後回用於場地灑水;管道試壓采用清潔水,試壓排水經沉澱過濾後排入鄰近溝渠;建築材料堆放地設蓬蓋和圍欄,防止雨水衝刷進入水體;鄰近飲用水源保護區段應嚴格控製施工範圍及施工作業麵,減少占地麵積。

運營期站場工藝區井封廢水屬於危險廢物定期委托有資質單位清運處置。佘江分輸站生活汙水經地埋式生活汙水處理裝置處理達到《城市汙水再生利用綠地灌溉水質》(GB/T25499-2010)標準後,回用於站場綠化,不外排。無人站(五華分輸站、興寧分輸站)設值班室,值班人員生活汙水經化糞池預處理後定期外運。水口閥室為監控閥室,無人值守,無廢、汙水產生,對周邊地表水環境的影響較小。

(四)環境空氣保護措施及主要環境影響

本項目施工期大氣汙染源主要包括施工揚塵、施工機械設備燃油廢氣、管道焊接產生的焊接煙塵等。通過對作業麵進行灑水抑塵,對堆放的砂石、回填土方堆放場等采取定期噴水、遮蓋等措施,防止塵土飛揚;靠近村莊等環境敏感點的施工現場采取封閉或半封閉施工方式;施工作業帶、施工場地嚴格落實施工圍擋及外架100%全封閉等措施。通過大氣擴散作用,對管道沿線兩側及站場附近居民點的影響較小。

營運期場站正常工況僅有少量非甲烷總烴散逸,通過對大氣主要汙染物排放量核算,本項目非甲烷總烴排放量為0.006t/a,為無組織排放。場站、閥室的廢氣主要為在場站設備檢修、清管產生的廢氣或事故工況下的超壓排空,其放散量很少,且發生放散的頻率很低,對周圍環境影響很小。

(五)聲環境保護措施及主要環境影響

施工期噪聲源主要為產生自管道施工和站場閥室施工的挖掘機、電焊機、吊機、定向鑽、打樁機等機械設備。通過嚴格控製作業時間,盡量選用低噪聲或帶隔聲消聲裝置的機泵類設備、調壓器設備以及施工機械設備,加強機械維修保養;合理布置施工場地,高噪聲機械遠離敏感點,設置施工屏障(聲屏障)等措施降低施工噪聲對區域環境造成的影響。

運營期噪聲主要包括各工藝站場的分離器、調壓設備、放空係統等,放空係統噪聲在檢修或緊急事故狀態下產生。通過距離衰減、站場外綠化等措施,營運期站場邊界噪聲能滿足《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348-2008)2類標準,對敏感點聲環境質量造成的影響較小。

(六)固體廢物汙染防治措施及主要環境影響

廢棄土石方、河流定向鑽穿越廢棄泥漿、場站閥室建築垃圾、拆遷垃圾等,與當地政府簽訂協議,運至政府指定的餘泥渣場;廢焊條和廢棄防腐材料收集後交有資質單位處理;施工人員的生活垃圾由當地環衛部門進行統一收集清運。

運營期產生的固體廢物主要包括清管球作業、分離器檢修時產生廢渣以及廢濾芯,屬於一般工業固體廢物,定期收集清運並集中處理;站場工作人員生活垃圾由當地環衛部門定期清運至城市垃圾處理場處置。采取上述措施後,項目營運期產生的固體廢物不會對外環境產生明顯影響。

(七)地下水環境保護措施及主要環境影響

本項目屬於天然氣管線工程,管道管徑較小,不會切割地下水流向。本工程不穿越地下水環境敏感點,不會阻斷或改變當地地下水的流態;在正常狀態下,項目的營運不會對沿線地區的地下水水質構成汙染。站場排汙池、化糞池等采取相應的防滲措施,避免廢汙水滲漏;根據地下埋深實施一般防滲處理措施,不會造成地下水汙染。

(八)風險防範措施及主要環境影響

本工程環境風險類型包括天然氣泄漏事故以及火災和爆炸過程中產生伴生/次生的有毒有害廢氣擴散事故等導致環境汙染。通過采用嚴格的設計標準,設置先進的SCADA係統(監控及數據采集係統)、閥室線路截斷閥、可燃氣體檢測及報警係統、露天工藝區氣體檢測儀,做好管道維護等風險防範措施,並製定環境風險應急預案,一旦發生事故可迅速響應,可有效預防和控製項目環境風險。

本項目按照《環境影響評價公眾參與辦法》(生態環境部令4號)有關要求開展公示公告,公示期間未收到相關意見。

2022年2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