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是全國第五個“民法典宣傳月”。梅州各地各部門以“民法典宣傳月”為契機,聚焦企業經營發展和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持續深入開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以及優化營商環境等方麵的法律法規宣傳教育,舉辦係列群眾性法治文化活動,推動民法典走進基層、深入民心,為梅州蘇區高質量發展全力營造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濃厚氛圍。
創新形式
法治IP實力出圈
梅州各地各部門準確把握新時代普法工作發展目標要求,通過挖掘本土特色文化,以“非遺+法治”“N+普法”科技賦能等多種舉措,將客家非遺作品融入普法宣傳過程中,用更鮮活的形式、更生動的語言,全力打造“與法同行 守護‘梅’好”法治宣傳品牌,唱響梅州普法好聲音。
在2025年梅州市“民法典宣傳月”暨“非遺+法治”主題文藝彙演上正式官宣梅州司法行政“代言人”——“司小橙”與“法小柚”。梅州市司法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梅州司法行政IP形象以梅州地理標誌產品臍橙和金柚為設計雛形,巧妙相融民法典的元素與客家本土文化。其中,“司小橙”以圓潤飽滿的臍橙擬人化設計,手持民法典與綴滿梅花的枝丫,既呼應法典的權威性,又暗喻梅州司法行政人如寒梅般堅韌清正的品格;“法小柚”則以憨厚敦實的梅州金柚為原型,手握法典,化身客家村落的“首席調解員”,傳遞“法理護民,公平如秤”的核心價值。

普法走“新”,不少法治IP實力出圈。在梅江區,以中國古代代表公平正義的神獸“獬豸”為原型、融合客家文化和梅江特色的“普法圓寶”“公法圓寶”亮相。梅江區司法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梅江區著力打造法治文化品牌,“圓寶”IP形象的發布是梅江法治文化品牌創建的裏程碑,這一親和力十足的IP形象承載了普法宣傳教育和公共法律服務的重要使命,將作為全區普法公法統一標識,推動法律知識從文字走向生活、讓法治文化在潛移默化中深入人心。興寧市司法局積極探索普法新路徑,以“一縣一品牌”普法項目為契機,以“興寧鴿”為原型塑造普法IP形象“普法細鴿”(“細哥”係客家話的諧音,寓意為客家的小夥子),創新推出《法潤興寧 細鴿普法》普法微動漫欄目、“亻厓(yá)來說法”短視頻欄目、青少年群體的“小小普法員”培育計劃、文化融合類的“二十四節氣普法”等“內容+形式”雙輪驅動的“細鴿普法”法治宣傳品牌。
抓關鍵少數
民法典縱深推進
統籌全市各地各單位黨委(黨組)把民法典列入理論學習中心組年度學習內容,將民法典作為領導幹部年度述法、國家工作人員學法用法的重要內容,並組織專題宣講。市政府辦公室邀請市委黨校講師為全體幹部職工開展民法典專題授課。市發展改革局、市技師學院組織本單位幹部職工積極參加民法典知識競賽等活動,提升幹部職工對民法典知識掌握情況和運用能力,增強幹部職工的法律意識和法治素養。
凝聚合力
助推企業行穩致遠
在“民法典宣傳月”前後,各地各部門開展送法進企業活動,推動市場秩序規範有序,護航梅州經濟高質量發展。
5月14日,梅州市司法局聯合市工商聯在梅州市福建商會舉辦2025年“民法典宣傳月”專題講座,引導民營企業積極行使法定權利、理性表達合法訴求、依法保護合法權益。5月19日,“‘典’進企業 法治益企行——2025年興寧市‘民法典宣傳月’暨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主題宣傳活動在興寧產業園區舉行,工作人員深入企業園區開展公共法律服務活動,為企業提供合規審查、風險預警等全周期服務。

“典”進企業,法護營商。平遠縣組建“法治益企服務團”,為企業提供“一對一”法律體檢服務;蕉嶺縣開展“蕉嶺縣規範涉企行政執法專項行動企業座談會暨民法典宣傳進商會”活動;大埔縣司法局開展“‘典’亮企業路·共築法治城”民法典宣傳進企業法治共建活動;豐順縣司法局以“非遺+民法典”為主線,通過專題講座、實務研討、車間普法等形式,為企業員工送上“法治大禮包”;五華縣司法局開展“送法進企業 普法零距離”法治宣傳活動……
種種“益企普法”活動,為企業發展注入強勁法治動能,全力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
走出戶外
民法典宣傳更“接地氣”
在2025年“民法典宣傳月”活動期間,全市共500餘家單位、企業、社團組織參與,通過舉辦民法典宣傳月暨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主題法治文藝彙演、“青春心向黨 稅月伴我行”青年徒步活動、“民法典進商圈”、“展台宣傳+入戶輔導”形式、“普法+義工”——民法典宣傳進鄉村、“藝心向法 共繪興寧”法治宣傳暨“百千萬工程”美術作品展覽等普法宣傳活動,吸引10多萬名市民熱情參與,讓法律知識傳播更接民生地氣。此外,梅州市實施“民法典點亮城市地標行動”,在全市城區城市綜合體等地標上演民法典普法宣傳燈光秀,以“視覺盛宴”傳遞法治營商理念。

“典”進學校
青少年法治教育不停步
在民法典頒布五周年之際,全市檢察機關分別開展了形式多樣的檢察開放日活動。5月27日,市檢察院邀請市人大代表、市政協委員和高校師生代表等走進檢察院,先後參觀12309檢察服務中心、檢察公開聽證室、“梅檢·時光”檢察功能區、民事檢察典型案例展示宣傳欄等,並就加強與改進民法典實施、民事檢察工作等進行了深入座談交流,共話民法典實施與檢察為民新實踐。梅江區組織法治副校長深入伯聰學校、風眠小學,通過“案例剖析+圓寶劇場+角色扮演”模式,解讀未成年人保護、校園安全等法律知識,覆蓋師生2000餘人,以“小手拉大手”帶動家庭學法,風眠小學等校實現家長普法覆蓋率90%以上。梅縣區到梅縣區華僑中學開展了“典”亮校園暨法律知識競答活動。興寧市各中小學組織開展“民法典進學校”活動,結合升旗儀式、晨讀活動、主題班會和製作手抄報等宣傳民法典,切實提升廣大師生法治素養,護航青少年健康成長。平遠縣開展“關愛明天·普法先行”宣講活動。蕉嶺縣開展“普法+義工”——拒絕沉默 法典亮劍斬欺淩宣傳活動,全力打造政府、學校、社會、家庭共同參與的法治教育格局。
雲端普法
“指尖上普法”得人心
在民法典宣傳月期間,梅州市司法局通過微信公眾號、視頻號,將普法陣地連接“雲端”,借助新媒體“雲端”送法、直播帶“法”,推動民法典真正走到群眾身邊、走進群眾心裏。
5月27日,梅州市司法局聯合梅州市煙草專賣局製作的普法微電影《木偶人》正式首映,以一場打破時空界限的線上普法,讓法律從書本走向指尖,成為守護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護身符”。5月29日,梅州市司法局聯合梅江區司法局舉辦《“典”亮生活,守護“梅”好》民法典線上直播活動,通過律師“以案說法”的形式,讓高大上的法典變成聽得懂、用得上的實用指南。梅州市人民醫院製作普法宣傳視頻《患者的隱私要保密》,以模擬情景案例解讀形式普及《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1226條(患者隱私權),在梅州市人民醫院視頻號首發,梅州日報、南方+APP、梅州電視台新媒體同步轉發,該視頻累計播放量達5萬次,通過通俗易懂方式實現“指尖上的普法”。
亮“典”不斷,普法不停。梅州市司法局有關負責人表示,今年是“八五”普法收官之年,梅州市將緊緊圍繞群眾的所需所盼,進一步挖掘本土文化資源,開展多層麵、廣覆蓋、全方位、接地氣的宣傳教育,把法治精神融入群眾日常生活,引導群眾樹立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觀念,更好地推動民法典貫徹實施,打造更具梅州特色的法治文化品牌,讓法治宣傳既有“法味”又有“梅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