頁麵:
    字體:
    對比度:
梅州市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梅州市司法局 工作動態 發揮“關鍵少數”作用推動法治建設<br/>梅州開展黨政主要負責人媒體述法工作提升質效
發揮“關鍵少數”作用推動法治建設
梅州開展黨政主要負責人媒體述法工作提升質效
來源:梅州日報   時間:2024-07-31 08:39:20   瀏覽:-
字號:

  “我局在法治建設方麵還存在一些不足,法治化營商環境還有待進一步優化,基層執法監管人員依法行政的意識和能力還有待提高。”

  “執法整體力量不夠,普法深度有待提高。”

  ……

  不久前,一場特殊的“考試”在梅州市進行。6名分別來自蕉嶺縣委、豐順縣人民政府、梅州市司法局、梅州市農業農村局、梅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梅州市商務局的主要負責人在市委依法治市辦的統籌下進行媒體述法,“曬一曬”履行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的“成績單”。今年以來,梅州市探索創新媒體述法等形式,壓實黨政主要負責人履行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通過述法總結工作、接受監督、發現問題、督促整改,努力推動全麵依法治市工作上新台階。梅州創新述法形式做法獲得中央依法治國辦通報肯定。


以述法壓實法治建設責任

  尊法學法是守法用法的前提。近年來,梅州各地不斷健全領導幹部應知應會法律法規清單製度,分級分類明確領導幹部履職必須了解掌握的基本法律知識。

  “本人認真履行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把學習習近平法治思想和農業法律法規融入日常、融入黨組中心組學習,牢固樹立法治思維,不斷提高運用法治方式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本領和能力。”梅州市農業農村局黨組書記、局長羅偉純在進行媒體述法時說。

  為充分發揮領導幹部這個“關鍵少數”的示範帶動作用,梅州開展黨政主要負責人述法工作,此前的主要形式是述法抄報、會議述法等,今年則是創新提出媒體述法這一形式。“我們組織若幹名黨政主要負責人通過電視采訪、拍攝製作視頻短片等形式,展示履行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情況,展現法治建設成效。”市委依法治市辦相關負責人介紹。

  梅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黨政主要負責人述法工作,出台工作方案,將媒體述法作為年度述法工作的重要內容,市委依法治市辦聯合市委宣傳部、市廣播電視台開設“黨政主要負責人述法”專題欄目,首批選定蕉嶺縣委、豐順縣政府、市司法局、市農業農村局、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市商務局等6個單位主要負責人開展媒體述法,圍繞省委依法治省辦明確的述法內容,將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貫徹落實省委“1310”具體部署,推進“百千萬工程”、蘇區融灣先行區建設、實體經濟、鄉村振興等重點工作納入述法工作內容。相關負責人走進鏡頭、直麵群眾,曬成績、亮家底、講不足、談打算,切實讓群眾感受到法治建設帶來的變化和成效,提升人民群眾對法治梅州建設的知曉率和滿意度。




以述法服務高質量發展

  “對土地綜合開發和征地拆遷這兩份框架協議,大家還有什麼意見?”在梅州市政府法律顧問室,一場專題論證會召開,梅州市司法局政府法律顧問工作科工作人員就相關問題向市政府法律顧問谘詢,研究形成的意見彙總後將提交給市政府作為決策參考。

  法治,具有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保障作用。梅州市司法局局長徐婉玲在述法時介紹,市司法局健全完善政府法律顧問製度,充分發揮政府法律顧問“外腦”和“智庫”作用,高質量完成雙龍高鐵(武平至梅州段)項目土地綜合開發、征地拆遷等有關事項的法律論證和合法性審查,為依法依規順利推進項目建設提供保障。

  跳出一域看全局。近年來,各級領導幹部法治建設責任意識明顯加強,主動扛起法治建設的政治責任,把權力運行納入法治化軌道,大刀闊斧簡政放權,優化服務,服務保障高質量發展。

  如梅州市商務局帶領全市商務係統研究製定《梅州市招商引資“競標爭先揭榜行動”獎勵辦法》《梅州市市級駐外招商隊年度考核細則(試行)》等措施文件30多份,形成了“1+1+X”招商引資政策體係,有力推進全市招商引資工作規範化、製度化發展;梅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推行包容審慎監管執法,落實“執法先普法,檢查先自查,信任不放任”的三項措施,實現監管效能有力的提升……

  法治化營商環境持續優化,也為推動高質量發展賦能助力:2023年全市共引進招商項目276個,計劃投資額621.48億元,本年累計完成投資138.08億元、增長42.4%;梅州在全省率先並超額完成20億元知識產權融資目標,指導培育“個轉企”439戶,同比增長404%,同比增速全省排名第一;全市農林牧漁總產值424.72億元,同比增長5.9%,增速全省排名第5。

 

以述法提升服務群眾能力

  前段時間,蕉嶺縣廣福鎮廣育村的村民鍾某新和鍾某平因為修建院牆起了衝突,鬧得不可開交。廣育村黨員幹部在了解情況之後,運用“客家圍屋定分止爭工作法”,把雙方請到圍屋議事場進行調解,化解了雙方的糾紛。

  矛盾糾紛成功化解的背後,是法治思維能力的提升。蕉嶺縣委書記劉鴻濤在述法時介紹,該縣以入選全省黨建引領鄉村治理試點縣為契機,圍繞打造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全省示範,大力推動優秀客家傳統文化與基層社會治理、法治理念深度融合,探索創新“客家圍屋定分止爭工作法”,獲評全國新時代“楓橋經驗”先進典型。

  秉法治為民之情,謀惠民利民之策。梅州全市各地各部門堅持運用法治思維推動工作,解決群眾急難愁盼,以法治繪就民生底色。

  一名女子在豐順縣某工廠突發疾病身故,引起補償糾紛。如能調解成功,該案可為當地企業和就業人員上一堂關於“勞動爭議”的法治教育課。豐順縣相關部門積極主動作為,組成調解組對雙方進行調解,情、理、法相結合,圓滿調處糾紛,並得到雙方當事人的肯定。

  法治是對人民群眾的服務態度,也是服務人民群眾的方法和能力。豐順縣委副書記、縣長羅達祥表示,豐順縣把法治建設作為政府履職的生命線,規範行政權力運行、提升法治服務質效,推動形成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新氣象。

  述法不能一述了之。市委依法治市辦相關負責人表示,將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認真總結述法工作經驗,推動黨政主要負責人媒體述法工作製度化常態化,推動形成“述、評、督、考、責”聯動機製,讓“關鍵少數”帶動“絕大多數”,確保各級領導幹部依法行政、依法履職水平持續提升,為推進“百千萬工程”,加快建設蘇區融灣先行區,奮力推動梅州蘇區加快振興、共同富裕提供有力法治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