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7日,市民政局、市委網信辦、市文明辦、市中級人民法院、市人民檢察院、市教育局、市公安局、市司法局、市財政局、市人社局、市住建局、市衛健局、市應急管理局、市醫保局、市婦兒工委辦、團市委、市婦聯、市殘聯、市消防救援支隊等多部門聯合印發《梅州市農村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關愛服務質量提升三年行動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進一步健全農村留守兒童關愛服務體係,完善困境兒童保障製度,不斷增進農村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福祉。
根據《方案》,我市將加強農村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主動識別和關愛服務數據比對,開展困境風險分級分色管理,落實困境兒童分類保障製度,積極發動社會力量參與,鏈接公益資源開展關愛服務,縮小城鄉、區域之間的關愛服務質量差距。根據風險等級,農村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分為四個等級,包括高風險(紅色)、中高風險(黃色)、中低風險(藍色)、低風險(綠色)。我市將建立兒童主任和“雙百”社工定期走訪製度,重點開展四檔分級分色跟蹤服務工作。
加強各相關部門數據比對,重點比對是否按規定納入或退出基本生活保障、控輟保學、教育資助、醫療保險、康複救助等情況,加強精準識別,各相關部門按職責分工落實基本生活、兜底監護、教育、醫療、康複、住房等分類保障和關愛服務。同時,各鎮(街道)加強排查監測,發現需要職能部門介入處置的兒童時,及時將兒童名單報送相關部門。對特殊情況及時通報,協同開展關愛幫扶,發動社會力量參與,健全社會支持係統,強化誌願服務,推動形成關愛服務工作合力。
實施精神素養提升行動,加強思想道德建設和心理健康服務,豐富農村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精神文化生活。實施監護提質行動,強化監護職責落實,完善委托照護製度,加強監護幹預工作,強化政府兜底監護。實施精準幫扶行動,開展摸底走訪建檔,強化救助保障服務,提升教育幫扶能力,開展生活關愛服務和源頭幫扶服務。實施安全防護行動,加強安全教育引導、安全風險防範和網絡保護工作。實施固本強基行動,加強兒童主任隊伍建設,引導社會力量參與,加強數字化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