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有律師擔任村裏的法律顧問後,我們也變得更懂法了。”“過去不知哪裏找律師,如今律師就在身邊,有事也能幫我們把下關。”豐順縣湯坑鎮黎峰村的村民感慨道。
近年來,我市司法局、市律師協會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法治思想,深刻把握習近平總書記對加強公共法律服務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以及省委、省政府和司法部、省司法廳的部署要求,積極推進公共法律服務體係建設,整合村(社區)法律顧問、公證、法律援助、人民調解等各類服務資源應駐盡駐“三大平台”,以“網絡平台解答谘詢+熱線平台承辦任務工單+實體平台一站式、綜合性服務”模式,實現“線上、線下”全覆蓋,為人民群眾提供了量大質優的公共法律服務,為服務基層依法治理和改革發展穩定營造了良好的法治環境,為加快蘇區鄉村振興發展作出了應有努力和貢獻。
整合法律服務資源 讓調解更有“智慧”
“‘小法通’,房產辦不了過戶手續怎麼辦?”2018年11月,興寧徑南鎮陂蓬村進行鄉村治理,引進了智慧村居法律服務公共平台配套法律機器人——“法通小博士”,村民都親切叫它“小法通”,這也是全國首個智慧村居法律服務公共平台。
據悉,該智能機器人“小法通”一天24小時在崗服務,不僅可以將具體的法律法規一一呈現,而且可以“說”出最高法司法解釋等,甚至還可以列舉經典案例、以案說法。村民可向它谘詢想了解的法律問題,也可通過視頻連線的方式與律師零距離探討法律糾紛解決的途徑。該平台引進不到半年,就快速調解10多起矛盾糾紛,調解成功率達90%。
機器人“智慧”調解的法律服務方式是我市整合法律服務資源,積極推進一村(社區)一法律顧問工作的一個縮影。2014年,梅州市委、市政府印發《梅州市開展一村(社區)一法律顧問工作的實施方案》,堅持以公共法律服務中心(站)為主導,以法治宣傳、法律服務、人民調解、法律援助、矯正幫扶為服務內容,全力推進一村(社區)一法律顧問工作,有效整合了資源,將糾紛調解、法律援助、法律谘詢、法律服務等相關業務集為一處,律師集政策講解員、法治宣傳員、法律服務員、人民調解員、法律援助承辦員、矯正幫扶輔導員“六員”於一身,老百姓足不出鄉村就能獲得“一站式”服務,辦結所有涉法需求,既省時省力,又方便快捷,有效避免了各吹各的“號”,各唱各的“調”的基層法律服務模式,獲得了市委領導、省司法廳領導和群眾的好評,我市經驗在全省推進會上介紹推廣。
“除了機器人調解糾紛外,村(社區)法律顧問還會通過麵對麵、電話、微信等方式,及時解答幹部群眾在日常生產生活中遇到的各類法律問題,我們要求村(社區)法律顧問每個月至少到村(社區)服務1天(不少於 8 個小時),每個季度至少舉辦 1 次法治講座。”市司法局工作人員介紹。至去年底,全市全部村(社區)建立了村(社區)法律顧問QQ或微信群,方便群眾與駐村(社區)律師直接溝通聯係、解答問題,打通了梅州市網絡法律服務的“最後一公裏”。
加大基層宣傳力度 法治種子遍地開花
“電詐分子會利用……”2021年1月,興寧市葉塘鎮嶽橋村舉辦了一場反電信網絡詐騙宣傳培訓講座,由駐村法律顧問團隊對村民進行宣講。
這樣的場景經常出現在我市各縣(市、區)的村居、學校等地。據悉,近年來,我市村(社區)法律顧問積極發揮專業優勢,通過集中培訓、法治講座、法律谘詢和“以案說法”等多種形式,定期宣傳普及《憲法》《民法典》《土地管理法》等與群眾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法律知識;還積極協助司法所、村(社區)兩委,參與土地承包、征地拆遷、交通事故等引發的矛盾糾紛調處工作,為群眾解答法律問題,提供谘詢意見;幫助村(社區)委會審查合同,協助起草、審核、修訂村規民約和規章製度,解決土地征用、安置補償、環境保護等法律問題;既推動了村務公開、村民自治健康發展,又理順相關法律關係,提高了農村基層自治管理水平。
法律顧問身處基層一線,直接麵對群眾。村(社區)法律顧問室正逐漸成為轄區居民尋求法律服務的維權窗口,大大提升了群眾獲得感和幸福感,深受基層幹部群眾歡迎。如駐丙村鎮紅光村的巫宇輝律師,在市重點項目“客都人家”的建設過程中,積極主動作為,參與調處了多宗疑難複雜糾紛,把群體性事件化解在萌芽狀態;梅南鎮軒中村因廣梅汕高鐵建設引發200畝山林權屬糾紛,在村法律顧問的及時介入下,促成雙方達成了協議,有效預防和避免了可能引發群體性上訪事件的發生;豐順縣內嶺村村法律顧問用法律手段幫助村委收回多年被侵占的17間商鋪,每年為村集體帶來300多萬元的集體收入。不少鎮(街)領導都說:“有律師幫我們把好法律關,從法律角度出發調解糾紛,我們應對時心裏也更有底氣。”
據統計,目前全市2264個村居(社區)配備了457名律師,按照要求紮實開展各項公共法律服務工作。近三年來,全市村(社區)顧問律師年均舉辦法治講座9500多場次,解答法律谘詢25000多人次,得到當地群眾和鎮村幹部的認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開展一村(社區)一法律顧問工作以來,隨著村(社區)法律顧問不斷深入村(社區)、貼近群眾,致力於提高基層法治化水平,我市也湧現了一批受到村(社區)及轄區群眾高度好評的律師。在梅州市2021年度“十佳村(社區)法律顧問律師”評選活動中,共有10位律師脫穎而出,成為全市駐村(社區)法律顧問律師的典型代表。現將他們的經驗做法和主要事跡刊發,以期更好發揮先進典型的示範引領作用,持續提高我市村(社區)法律顧問律師的社會知名度、群眾知曉率和服務覆蓋麵。他們是:鄧宗燎(廣東深寶律師事務所律師)、李偉軍(廣東佰仕傑律師事務所律師)、廖丹(廣東誠優律師事務所律師)、羅俊秀(廣東以泰律師事務所律師)、巫清梅(廣東從善律師事務所律師)、肖紅(廣東從信律師事務所律師)、楊春燕(廣東客中梅律師事務所律師)、鍾君安(廣東日升律師事務所律師)、曾榮鬆(廣東廣興律師事務所律師)、鄒秀虹(廣東義致律師事務所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