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梅州市司法行政係統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按照中央、省、市的部署,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以防範化解各類風險為牽引,以政法隊伍教育整頓、深化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司法行政領域全麵深化改革為著力點,奮力推動梅州司法行政工作高質量發展。
——持續加強統籌協調,著力推進法治建設
一是加強統籌協調。提請市委常委會、市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市政府常務會進行專題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籌備召開市委全麵依法治市工作會議,市委全麵依法治市委員會第三次、四次、五次會議等會議。二是精心謀劃規劃。印發梅州市2021年全麵依法治市、依法行政工作要點,建立年度任務清單,狠抓工作落實;組織開展法治梅州建設規劃、法治社會建設實施綱要、加強法治鄉村建設實施方案等編製工作。認真組織做好法治廣東建設考評、法治政府建設示範創建工作,在2020年度考評中,我市排名第11,位居粵東西北第3。梅州市、五華縣入選第一批擬命名的廣東省法治政府建設示範市(縣)公示名單;大埔縣獲得省推薦申報新一輪全國法治政府建設示範創建單項示範項目。
——充分發揮職能作用,著力促進依法行政
一是發揮政府法律顧問職能作用。各級各部門法律顧問積極參與政府及其所屬部門重大行政行為、重大工程、重大項目、重大投資、“放管服”改革、曆史遺留問題處置等事項的合法性審查和法律風險評估。全年市本級政府法律顧問共完成法律事務審查、征求意見等文件269件,涉及金額超過63億元。二是加強規範性文件製定和監督管理。全年共對60件市本級規範性文件進行了合法性審核(審查)和規範性文件專項清理工作,報備了20件市政府規範性文件,備案審查了47件縣級政府規範性文件,廢止市政府規範性文件9件。三是推進科學、民主、依法決策。推動市、縣(市、區)政府和市政府工作部門製定公布年度決策事項目錄;督促落實決策程序,強化決策監督管理;加強重大行政決策和其他政策措施文件的合法性審查,全年共審查政策性文件196件。四是加大行政執法監督力度。深入推進鎮街綜合行政執法改革,下放行政執法權526項至110個鎮街,鎮街均建立了綜合行政執法隊伍,實現鎮街“一支隊伍管執法”;紮實推進行政執法平台建設,我市行政執法平台於12月24日正式上線應用。五是加大立法力度。做好2部地方性法規和3部市政府規章送審稿的審查工作,完成5部地方性法規、市政府規章修改,對9部地方性法規、政府規章進行了集中清理。六是提升行政複議和應訴質效。紮實有序推進我市行政複議體製改革,聯合市中院建立聯席議製度,切實提高行政複議案件辦理效率和質量。全年共審結複議案件123宗、辦理應訴案件73宗。
——深入推進平安建設,著力維護社會穩定
一是依法推進社區矯正工作。根據疫情防控形勢變化,適時調整社區矯正對象管理模式,有序開展遠程視頻會見工作;認真開展違規違法辦理“減假暫”案件專項排查整治工作,強化對社矯對象和重點人的監管工作;進一步完善社區矯正風險研判分析機製,先後與市檢察院、市公安局建立聯防聯控常態化機製。截至12月,全市在冊社區矯正對象1410人,全年累計接收社區矯正對象1120人,累計解除社區矯正對象1220人。二是持續強化戒毒工作。堅持疫情防控和場所安全穩定並重,因時因勢調整封閉執勤備勤模式,及時排查處置風險隱患;聚焦重要節日、重點防護期安保維穩工作,製定實施“平安戒毒所”建設、戒毒人員百日專項整治活動。截至目前,場所實現連續20年安全穩定“六無”目標。三是進一步加大矛盾糾紛化解力度。聯合市中院在全市97個未設立法庭的鎮(街)司法所設立訴訟服務站;依托全市2518家人民調解委員會、19家個人調解室,大力開展矛盾糾紛化解專項行動,及時化解各類矛盾糾紛。全年全市各類人民調解組織共受理矛盾糾紛14855宗,成功調處14512 宗,成功調處率為97.69%。
——開拓創新普法模式,著力營造法治氛圍
一是落實主體責任,深化履職報告評議年度學法考試。組織2021年梅州市國家機關“誰執法誰普法”履職報告評議、全市國家工作人員參加年度學法考試;提高政治站位,高起點謀劃“八五”普法工作規劃,舉辦了“八五”普法啟動儀式。二是抓好重要時間節點普法宣傳。通過“梅州普法”微信公眾號、城區“地標性”建築視屏、社區公眾場所滾動宣傳欄等媒介,配合有關單位在重要時間節點全麵加強普法宣傳。三是推動民法典“八進”深入開展。抓住頒布周年契機,啟動“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主題宣傳活動,大力開展民法典“八進”。全年全市開展民法典宣傳活動共計212場次,舉行民法典專題講座206場次。四是廣泛開展“憲法宣傳周”活動。精心組織“憲法宣傳周”係列活動,選送全市100多件法治文化作品參加廣東省第三屆法治文化節比賽,榮獲金獎2名、銀獎1名等獎項。
——積極完善服務體係,著力提升服務水平
一是進一步完善公共法律服務平台建設。整合各類法律服務資源應駐盡駐“三大平台”,實現“線上、線下”全覆蓋;全市2250個村(社區)配備了457名律師,顧問律師全年舉辦法治講座9547場次,提供法律谘詢24552次。二是政治引領律師服務經濟社會發展。依法依規做好律師和律師事務所的行政審批管理工作,大力保障律師執業權利;組織律師服務團助力“一帶一路”和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積極為我市重大經貿活動提供法律服務保障。三是規範管理公證、仲裁、司法鑒定、法律援助工作。深入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活動,將“最多跑一次”公證事項擴大到八項,並推出郵寄送達公證書服務和“公證+代辦認證”服務;繼續開展“公證助老,情暖夕陽”活動,為年滿70周歲以上、經濟確有困難且有意向的老人辦理免費遺囑公證,市嘉應公證處全年共辦理公證3320件;做好仲裁、司法鑒定、法律援助工作,全年受理仲裁案件65宗、出具司法鑒定意見1020件、辦理法援案件233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