頁麵:
    字體:
    對比度:
梅州市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梅州市司法局 部門文件 關於進一步做好2019年公共法律服務體係建設重點工作的通知
關於進一步做好2019年公共法律服務體係建設重點工作的通知
來源:本站   時間:2019-08-26 15:37:46   瀏覽:-
字號:

各縣(市、區)司法局、市局機關各科(處)室、所屬各單位:

為進一步貫徹落實中辦、國辦《關於加快推進公共法律服務體係建設的意見》,按照省司法廳《廣東省司法廳關於推進公共法律服務平台建設的實施意見》(粵司2017497)、《廣東省司法廳關於印發〈廣東省司法廳關於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意見的行動方案〉的通知》(粵司辦2018394)、《梅州市2019年全麵依法治市工作要點》(梅法治委20191號)等文件要求,做好我市2019年公共法律服務體係建設重點工作,為群眾提供精準、普惠、便捷的公共法律服務,現將2019年公共法律服務體係建設重點工作責任分解如下:

一、工作目標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麵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公共法律服務體係建設的重要指示精神,認真落實全省公共法律服務推進會議精神的工作要求,進一步整合律師、公證、司法鑒定、仲裁、司法所、人民調解等法律服務資源,推動我市基本公共法律服務均衡發展,建成完善覆蓋全業務、全時空的法律服務網絡,著力構建符合我市實際情況,滿足全市人民基本公共法律服務需求的公共法律服務體係。

二、任務分解

(一)推進公共法律服務“應駐盡駐”

1、加強市級法律服務實體平台建設。推進仲裁、行政複議進駐廣東法網平台和公共法律實體平台,承辦廣東12348法網工單指派任務,在市級公共法律服務中心設仲裁、行政複議服務崗,當麵解答群眾谘詢,對群眾申請仲裁、行政複議進行指引、收案和開展宣傳。【牽頭部門:公共法律服務管理科。配合部門:行政複議與應訴科、市法律援助處、梅州仲裁委秘書處。】

2、加快縣、鎮、村三級法律服務實體平台建設。整合基層司法行政資源,明確實體平台職能、運行模式和保障措施。積極提供法律谘詢、法律援助、矛盾糾紛化解、法治宣傳教育等基本公共法律服務。充分利用“墟日”等人流量集中時機,及時開展“法律趕墟”等活動,為群眾提供優質、高效的法律服務。【牽頭部門:各縣(市、區)司法局。】

3、配好村(社區)公共法律顧問。及時做好一村一(社區)法律顧問合同簽訂工作,組織一村一(社區)法律顧問到村(社區)定期值班,為群眾提供提供日常法律服務,並收集、反饋、聯係群眾的法律服務需求。各村(社區)要公布法律顧問的聯係方式,確保村(社區)居民知曉公共法律服務訴求渠道,並能及時聯係到村(社區)法律顧問。【牽頭部門:律師工作管理科、各縣(市、區)司法局。】

(二)圍繞中心,進一步提升專業領域法律服務能力

4、加強法治化營商環境法律服務活動,組織律師為企業提供涉外等法律服務。【牽頭部門:律師工作管理科、各縣(市、區)司法局;配合部門:市律師協會。】

5、加強互聯網公證處和互聯網+公證業務建設,引導公證機構積極拓展網絡金融、知識產權、參與司法輔助等公證服務領域。【牽頭部門:公共法律服務管理科、市嘉應公證處。配合部門:各縣(市、區)司法局。】

(三)堅持和發展“楓橋經驗”,化解矛盾糾紛

6、推進律師調解試點工作,探索在公共法律服務中心和公共法律服務站、室建立律師調解工作機製。【牽頭部門:律師工作管理科、各縣(市、區)司法局。】

7、加強矛盾糾紛排查化解活動,堅持發展“楓橋經驗”、實現矛盾不上交計劃。【牽頭部門:人民參與和促進法治科、各縣(市、區)司法局。】

8、探索行政複議參與化解社會矛盾糾紛中的重要作用,多渠道化解矛盾糾紛。【牽頭部門:行政複議與應訴科,各縣(市、區)司法局。】

9、探索仲裁參與化解基層矛盾糾紛機製,發揮仲裁機構在化解矛盾糾紛中的重要作用。【牽頭部門:梅州仲裁委秘書處。】

(四)保障特殊群體的基本公共法律服務權益

10、紮實推進刑事案件律師辯護全覆蓋工作。【牽頭部門:市法援處。配合部門:各縣(市、區)司法局。】

(五)緩解公共法律服務資源分布不均衡現狀.

11、建立完善規模所、名所與資源相對薄弱縣域律師事務所的結對幫扶機製。【牽頭部門:律師工作管理科;配合部門:市律師協會。】

12、通過合並執業區域、設立分支機構、托管代管、培育規模公證機構等措施,滿足資源相對薄弱縣域服務需求。【牽頭部門:公共法律服務管理科、市嘉應公證處;配合部門:各縣(市、區)司法局。】

(六)提升公共法律服務平台智能化、便捷化水平

13、加快智慧法務建設,在興寧市徑南鎮率先開展互聯網公共法律服務工作室建設,推送“互聯網+司法所”“互聯網+律所”“互聯網+公證”等遠程服務。【牽頭部門:公共法律服務管理處,配合部門:人民參與和促進法治科、律師工作管理科、各縣(市、區)司法局。】

14、加快“微服務”建設,在村(社區)公共法律服務室公布12348法律服務微信公眾號和法律服務人員聯係方式,為群眾提供更多方便快捷的專業服務。【牽頭部門:公共法律服務管理科、各縣(市、區)司法局。】

(七)全麵集成公共法律服務業務數據

15、實施各級公共法律服務實體平台值班人員法網在線值班服務製度,值班工作人員必須完善廣東12348法網係統工作台賬。【牽頭部門:公共法律服務管理科,各縣(市、區)司法局;配合部門:市法援處。】

(八)推進公共法律規範化建設,完善服務標準、強化製度建設

16、組織開展公共法律服務示範創建工作。2019年底爭取按標準完成46個示範性公共法律服務工作站和298個示範性公共法律服務工作室的建設。【牽頭部門:公共法律服務管理科,各縣(市、區)司法局。】

17、進一步完善崗位責任、服務承諾、限時辦結、服務公開等相關服務製度,並將公共法律平台建設相關規劃、12348公共法律服務熱線、公共法律服務事項清單和服務指南等事項政務公開。【牽頭部門:公共法律服務管理科、各縣(市、區)司法局。】

(九)完善暢通公共法律服務群眾批評意見渠道

18、建立“領導幹部公共法律服務接待日”製度,確保每個工作日都有一名領導幹部到公共法律服務實體平台值守,“直接麵對群眾、直接聽取批評意見”。【牽頭部門:公共法律服務管理科,各縣(市、區)司法局。】

19、各級司法局建立“群眾批評意見分析報告”製度,並於每月20日前由市局彙總上報省廳。【牽頭部門:公共法律服務管理科,各縣(市、區)司法局。】

20、公共法律服務中心(站、室)普遍設立“群眾批評意見登記本”,收集群眾意見建議。【牽頭部門:公共法律服務管理科、各縣(市、區)司法局。】

(十)提高公共法律服務供給水平

21、根據本地經濟社會發展需要,有序發展律師、公證員、司法鑒定人員、仲裁員、專職人民調解員隊伍。【牽頭部門:公共法律服務管理科、律師工作管理科、人民參與和促進法治科;配合部門:各縣(市、區)司法局。】

(十一)加大公共法律服務宣傳

22、宣傳推廣公共法律服務的好經驗、好做法,提高公共法律服務的公眾知曉率和影響力。【牽頭部門:公共法律服務管理科、辦公室、各縣(市、區)司法局;配合部門:普法與依法治理科、人民參與和促進法治科、律師工作管理科。】

23、加快公共法律服務體係建設地方標準的宣傳推廣和應用提升。【牽頭部門:公共法律服務管理科。】

(十二)完善經費保障機製

24、落實律師調解、律師刑事辯護全覆蓋、人民調解經費保障工作。【牽頭部門:裝備財務保障科。配合部門:律師工作管理科、公共法律服務管理科、人民參與和促進法治科、市法援處、各縣(市、區)司法局。】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強統籌協調.各縣(市、區)司法局要高度重視,主動向本級黨委、政府彙報,加強溝通協調,爭取人員、經費等相關支持。要完善內部協調機製,形成工作合力,進一步明確公共法律服務實體平台在公共法律服務體係建設中的核心職能,督促和引導相關業務部門和法律服務人員進駐公共法律服務平台。要按照分工方案,抓緊製定本地本部門實施方案和配套措施,進一步分解任務,層層落實責任,明確任務推進進度要求。

(二)加強隊伍建設.加強公共法律服務實體平台工作人員配備,通過抽調、選派司法行政機關在編人員、政府購買服務、誌願服務等多種方式,充實工作力量。加強律師、公證員、司法鑒定人員、人民調解員、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等服務力量整合,合理配置工作人員,加大培訓力度,提高法律服務專業化水平。

(三)加強監督管理.落實崗位責任製、服務承諾製、首問負責製、一次告知製、限時辦結製、服務公開製等服務製度。建立健全質量評價機製、監督機製、失信懲戒機製,積極開展服務評查、服務質量檢查公布、質量跟蹤檢查等工作,促進公共法律服務機構和人員積極主動開展服務,提高服務質量。同時,探索第三方評價機製,將評價結果作為對部門和服務人員考核評價的依據,促進優質服務和高效服務。

梅州市司法局

20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