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梅州市司法局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全麵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曆次全會精神,認真落實市委、市政府關於法治政府建設的決策部署,紮實推進法治政府建設,取得明顯成效。現報告如下:
一、主要工作及成效
(一)強化黨的領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一是加強統籌協調。局黨組班子高度重視法治建設,局主要負責同誌率先垂範,帶頭履行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堅持把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作為重要政治任務,列入年度依法治市、依法行政工作要點重要內容,提請市委常委會會議、市委理論學習中心組會議、市政府常務會議進行專題學習研究。籌備召開市委全麵依法治市工作會議,市委全麵依法治市委員會第三次、四次、五次會議、市委依法治市辦組成人員會議和立法、執法、守法普法協調小組會議。組織開展法治政府建設實施綱要、行政處罰法、重大行政決策程序條例等的學習宣傳貫徹活動。二是精心謀劃規劃。將法治建設和法治政府建設任務明確列入“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的重要內容,印發全麵依法治市工作要點和依法行政工作要點,組織編製《法治梅州建設規劃(2021—2025年)》《梅州市法治社會建設實施綱要(2021—2025年)》並提請市委印發。三是狠抓督辦落實。落實法治建設述職報告製度,組織2名縣委書記、2名市直單位主要負責同誌在市委全麵依法治市委員會會議上進行述法,促進黨政主要負責人履行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認真組織做好年度法治廣東建設考評、迎接中央依法治國辦開展法治政府建設督察、法治政府建設示範創建等工作。梅州市、五華縣入選第一批擬命名的廣東省法治政府建設示範市(縣)公示名單;大埔縣獲得省推薦申報新一輪全國法治政府建設示範創建單項示範項目。四是強化調查研究。組織開展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基層法治建設、法治化營商環境等多項專題調研。著力加強調研成果的轉化,牽頭起草《梅州政法當好企業護航員服務員》宣傳稿,得到法治日報、司法部官網、南方法治報等中央、省媒體頭版頭條報道。
(二)提高政府立法質效,完善依法行政製度規範。一是堅持立法工作的“立改並舉”。提請審議《梅州市客家圍龍屋保護條例(修正案)》《梅州市揚塵汙染防治條例(草案)》等3部地方性法規,提請修正《梅州市城市地下管線管理辦法》等3部政府規章,提請出台《梅州市城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辦法》。二是加強規範性文件製定和監督管理。一年來對市政府規範性文件27件、市直部門規範性文件35件進行了合法性審核。分別向省政府和市人大常委會報備了20件市政府規範性文件,對47件縣級政府規範性文件進行了備案審查。三是落實文件清理製度。先後開展了涉及行政處罰和計劃生育內容的規章和規範性文件專項清理工作,提請廢止市政府規範性文件9件。
(三)加強政府決策管理,提高履職法治化水平。一是加強決策事項目錄管理。貫徹國務院《重大行政決策程序暫行條例》,編製《梅州市人民政府2021年度重大行政決策事項目錄》並向社會公布,推動各縣(市、區)政府和市政府工作部門製定公布年度決策事項目錄。二是加強重大行政決策和其他政策措施文件的合法性審查。督促落實公眾參與、專家論證、風險評估、合法性審查和集體討論等決策程序,強化決策監督管理,推進行政決策法治化、規範化建設。一年以來,共審查行政決策和政策措施204件,組織開展公開征求意見49次、專家論證49次、風險評估22次、公平競爭審查25次。三是切實發揮法律顧問作用。法律顧問積極參與政府及重大行政行為等的合法性審查和法律風險評估,為防範法律風險提供優質服務。一年來市政府法律顧問共審查各類法律事務請示件等284件,涉及金額超過65億元。
(四)深入推進執法體製改革,著力提升行政執法水平。一是深入推進鄉鎮街道綜合行政執法改革。提請印發《梅州市鄉鎮街道綜合行政執法工作製度(試行)》,下放行政處罰權及相關的行政檢查權、行政強製措施權共526項至110個鎮街,鎮街均建立了綜合行政執法隊伍。持有效證件的行政執法人員共計2972人,作出940宗行政處罰決定、12541宗行政檢查、108宗行政強製,初步實現鎮街“一支隊伍管執法”的改革原則和要求。二是落實嚴格規範公正文明執法製度。開展新行政處罰法的學習培訓,提請印發全麵落實行政執法“三項製度”、規範電子技術監控設備執法等文件,開展全市2020年度行政執法案件評查推動行政處罰各項製度落實;完成行政執法“兩平台”部署,於12月24日正式上線應用行政執法平台,年底前市、縣、鎮三級334個行政執法主體、8528名行政執法人員運用行政執法信息平台辦案,同步建立覆蓋市縣鎮的執法協調監督體係。
(五)健全矛盾糾紛化解體係,提升矛盾糾紛化解質效。一是紮實有序推進行政複議體製改革。製定並實施我市《行政複議體製改革實施方案》,實行案件繁簡分流辦理,將調解和解理念貫穿案件辦理全過程,切實提高案件辦理質效,推動行政爭議實質性化解。一年來共審結行政複議案件123宗,維持率46%、糾錯率25%、和解率29%。二是加強和規範行政應訴工作。建立《敗訴行政案件和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年度報告製度》,推動行政機關依法行政;聯合市中院建立《聯席會議製度》,共同促進行政機關依法應訴。一年來共辦理行政應訴案件73宗,收到生效裁判61份,59宗勝訴,勝訴率97%,比去年上升2個百分點;全市共257宗負責人出庭應訴案件,負責人出庭應訴率56.48%,比去年提高23.44個百分點。三是加大矛盾糾紛化解力度。完善基層矛盾糾紛調處化解機製,聯合市中院在全市未設立法庭的鎮(街)司法所設立訴訟服務站,打通“司法為民”服務的“最後一公裏”,目前已設立97個訴訟服務站。充分運用鎮、村兩級綜治信訪維穩工作平台,發揮“三調銜接”工作機製的作用,形成強大合力,及時化解各類矛盾糾紛。2021年全市各類人民調解組織共排查糾紛4345次,預防糾紛2107宗,受理矛盾糾紛16024宗,成功調處15890宗,成功調處率為99.16%。四是認真做好法律援助工作。全力做好刑事辯護全覆蓋試點工作,積極開展“法援惠民生、助力農民工”品牌活動,暢通農民工維權通道,切實維護農民工合法權益,一年來市法律援助處共辦理刑事法律援助案件200宗。
(六)加強權力製約監督,促進權力運行規範。一是主動接受監督。認真開展人大代表建議和政協提案辦理工作。2021年共承辦市人大代表建議3件,政協委員提案1件。全麵推進政務公開,加強門戶網站建設,確保網上政務信息的及時更新和充實。積極開展政策解讀相關工作,及時轉載公開有關政策解讀信息。二是認真抓好隊伍教育整頓。紮實推進隊伍教育整頓各項工作任務,包括落實政治輪訓、“一把手”講黨課、專題講座、參觀紅色教育基地、黨規培訓班等規定動作,及律師行業突出問題專項治理、公證和司法鑒定行業突出問題專項治理自選動作,強化學習教育成效;圍繞正風肅紀、素質提升、幹部輪崗、便民利民等方麵,完善了31項製度並彙編成冊。三是切實加強巡察整改。在全麵認領市委“回頭看”巡察組反饋意見的基礎上,先後共召開5次黨組會議、1次專題民主生活會、2場專題研討彙報會,研究、部署和推進整改落實工作,全麵推進問題整改,建立健全完善18項製度、規定、計劃及方案。
(七)加大法治宣傳教育力度,營造濃厚學法用法氛圍。一是開展年度學法考試。運用廣東省學法考試係統,組織引導市直和中央、省屬駐梅單位17584名國家工作人員參加2021年度學法考試。提高政治站位,高起點謀劃八五普法工作規劃,舉辦了“八五”普法啟動儀式。二是推動民法典“八進”深入開展。啟動“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主題學習宣傳活動,大力開展民法典“八進”普法宣傳活動。一年來全市共開展民法典宣傳活動212場次,發放宣傳資料和宣傳物品24萬餘份,解答群眾谘詢2300餘人次。三是廣泛開展“憲法宣傳周”活動。精心組織“憲法宣傳周”係列活動,選送全市各類法治文化作品100多件參加廣東省第三屆法治文化節比賽,成績斐然,斬獲金獎2名、銀獎1名、三等獎1名、優秀獎4名等獎項。四是組織開展2021年梅州市國家機關“誰執法誰普法”履職報告評議活動,通過自評自查、實地考察、社會評議、現場評議四個階段對市、縣兩級51個國家機關“誰執法誰普法”履職情況進行綜合考評,均獲評“優秀”等級。五是加強示範創建活動。積極開展民主法治示範村(社區)創建活動、省級“法治文化建設示範企業”申報命名工作、2021年度鄉村治理“百鎮千村”示範創建活動等。目前,全市共有36個村(社區)獲評省級民主法治示範村(社區)、10個獲評全國民主法治示範村(社區)、31家企業獲評省級“法治文化建設示範企業”。
(八)優化公共法律服務,提升法治為民實效。一是進一步完善公共法律服務平台建設。整合村(社區)法律顧問、公證、法律援助、人民調解等各類服務資源應駐盡駐“三大平台”,實現“線上、線下”全覆蓋;全市2250個村居(社區)配備了457名律師,按照要求紮實工作,確保法律服務量大質優。一年來,村(社區)顧問律師舉辦法治講座9547場次,提供法律谘詢24552次,實施法律援助32宗,參與人民調解298宗。二是政治引領律師服務經濟社會發展。依法依規做好律師和律師事務所的行政審批管理工作,全力保障律師執業權利。共審批律師執業64人,審批新設律所4個。組織律師服務團助力“一帶一路”和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積極為我市重大經貿活動提供法律服務保障;積極組織律師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活動,為民營企業開展“法治體檢”。三是規範管理公證仲裁司法鑒定工作。規範和拓展公證法律服務,加強行業自律,進一步提高公證公信力,提升公證便民利民惠民能力,一年來嘉應公證處共辦理公證3320件。發揮仲裁快捷高效解決民商事糾紛的優勢,一年來累計受理仲裁案件81宗,涉案標的6358萬元,結案61宗。規範司法鑒定執業行為,推動司法鑒定規範化、專業化、科學化,一年來全市5家司法鑒定機構共出具司法鑒定意見1020件。
(九)深入推進平安建設,切實維護社會和諧穩定。一是依法推進社區矯正工作。根據疫情防控形勢變化,適時調整社區矯正對象監管教育模式;進一步完善社區矯正風險研判分析機製,探索建立社區矯正聯防聯控常態化機製,先後與市檢察院聯合印發了《梅州市關於充分發揮社區矯正職能依法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與市公安局聯合印發了《司法行政機關與公安機關常態化社區矯正工作信息化核查機製》。一年來我市接收社區矯正對象1120人,解除社區矯正1220人,目前在冊1415人。二是切實做好安置幫教工作。對刑釋人員及時造冊建檔、家訪、簽訂幫教責任書、進行法治宣傳教育、製定和落實幫教措施,協調相關職能部門,積極為刑釋人員就業安置提供政策和信息支持,積極發展社會組織參與安置幫教工作。一年來全市共接收刑釋人員2227名,安置率100 %,幫教率100 %。三是持續強化強製隔離戒毒工作。堅持疫情防控和場所安全穩定兩不誤、兩促進,因時因勢調整封閉執勤備勤模式,及時排查和處置各類疫情風險隱患。一年來共收治戒毒人員2批22人,解戒37人。場所持續保持安全穩定,並實現連續20年安全“六無”目標。
2021年,我局法治政府建設雖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一些薄弱環節和問題。主要表現在:一是法律服務資源分布不均。律師、公證員、仲裁員等法律服務工作者總量小,且市、縣分布不均衡,律師事務所、基層法律服務所等法律服務機構分布不均衡、發展不平衡。二是規範性文件合法性審核工作機製不夠暢通。三是信息化建設相對滯後。信息專業人才嚴重不足、信息資源開發利用不夠,應用效能未能真正發揮。
二、2022年主要任務
2022年,我局將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全麵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和省委、市委全會精神,認真落實《法治政府建設實施綱要》,推動梅州法治建設取得新成效,為推動梅州蘇區加快振興、共同富裕提供堅強的法治保障,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一是繼續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全麵貫徹落實習近平法治思想,加強統籌謀劃,加強全麵依法治市各項工作督辦落實,壓緊壓實各級黨政主要負責人履行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完成梅州市法治政府建設實施綱要編製工作。組織開展法治政府建設示範創建活動。統籌推進“八五”普法規劃落實落細。
二是完善依法行政製度體係。積極謀劃落實 2022 年規章製定計劃,加強重要領域立法,完善立法工作機製,繼續加強行政規範性文件製定監督管理,暢通規範性文件合法性審核工作機製。
三是健全依法決策機製。嚴格做好行政政策和措施文件的合法性審查,加快出台重大行政決策程序規定,強化重大行政決策的指導監督和規範管理,加強行政決策執行和評估。
四是推進嚴格規範公正文明執法。深化鎮街綜合行政執法改革,推進基層治理體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深化行政執法製度的落實,提升行政執法能力和水平;推動行政執法“兩平台”上線應用,提升智能化管理水平;完善執法協調監督體係,實現執法監督市縣鄉全覆蓋。
五是完善公共法律服務體係。加大公共法律服務體係建設力度,加強機構和人才隊伍建設,穩步增加律師、公證員、法律援助人員數量,推進公共法律服務均衡發展。加強對公證機構、司法鑒定機構相關人員的管理、培訓,促進和保障公證員、司法鑒定人依法履行職責。
梅州市司法局
2022年1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