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關於
全麵推行行政執法公示製度執法全過程記錄製度
重大執法決定法製審核製度的實施方案
為貫徹落實《亚搏app下载安装 關於全麵推行行政執法公示製度執法全過程記錄製度重大執法決定法製審核製度的實施方案》(粵府〔2019〕36號)和《梅州市關於全麵推行行政執法公示製度執法全過程記錄製度重大執法決定法製審核製度的實施方案》(梅市府〔2019〕18號)的精神,全麵推行行政執法公示製度、執法全過程記錄製度、重大執法決定法製審核製度(以下簡稱“三項製度”),推進嚴格規範公正文明執法,結合市局實際,製定本實施方案。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麵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廣東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規範行政處罰、行政強製、行政檢查、行政許可等行政執法行為為重點,全麵推行“三項製度”,推動形成權威高效的行政執法體係和職責明確、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體係,確保依法履行法定職責,切實維護人民群眾合法權益,為落實全麵依法治國基本方略、推進法治政府建設奠定堅實基礎。
(二)工作目標。2019年,“三項製度”要在市局全麵推行。行政執法事前信息全麵公開,事中公示合法規範,行政執法結果及執法年度數據及時公布。行政執法文字記錄合法規範,音像記錄得到普遍運用和嚴格歸檔。重大執法決定法製審核製度全麵落實,法製審核隊伍普遍加強。至2020年底,市局要結合省統一的行政執法信息平台和行政執法監督網絡平台建設的步驟,逐步推廣應用省的行政執法信息平台和行政執法監督網絡平台,以信息化手段推動“三項製度”全麵落實。
二、主要任務及分工
(一)全麵推行行政執法公示製度,著力打造透明市場監督管理政府部門。
1.落實執法公示責任。市局擔負有行政許可、行政處罰、行政檢查、行政強製職權的對外行政執法業務科應按照“誰執法、誰公示”以及“誰執法、誰錄入、誰負責”的原則,建立健全行政執法公示信息的內部審核和管理製度,明確公示內容的采集、傳遞、審核、發布職責,及時準確完整地記錄並公開執法信息。依法確需公開,但涉及國家秘密、商業秘密、個人隱私的,要作脫密脫敏處理後再公開。(各行政執法業務科)
2.強化事前公開。行政執法事前環節應公開主體信息、職責信息、依據信息、程序信息、清單信息和監督信息。其中,清單信息包括權力和責任清單、隨機抽查事項清單、行政執法全過程音像記錄清單、重大執法決定法製審核清單等。(各行政執法業務科、法規科)
3.規範事中公示。行政執法事中環節應主動公示下列信息:(1)身份信息。行政執法人員現場實施行政處罰、行政強製、行政檢查等執法活動時,應全程佩帶行政執法證件;在監督檢查、調查取證、采取強製措施和強製執行、送達執法文書等環節主動出示執法證件。(2)執法窗口崗位信息。設置崗位信息公示牌,明示工作人員崗位職責、申請材料示範文本、辦理進度查詢、谘詢服務、投訴舉報等信息。(3)當事人權利義務信息。(各行政執法業務科)
4.加強事後公開。行政執法事後環節應公開下列信息:(1)行政執法結果。行政許可、行政處罰的執法結果信息應在決定作出之日起7個工作日內公開,其他執法信息在20個工作日內公開。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的除外。(2)每年1月31日前公開上年度行政執法數據和相關行政複議、行政訴訟等數據,並形成分析報告報市人民政府和省市場監督管理局。按省司法廳統一製定的樣式公開年度數據。市局應於2019年底前,建立健全執法決定信息公開發布、撤銷和更新機製,及時對已發生變化的信息進行調整更新。(各行政執法業務科、法規科)
5.規範公示方式。從2019年5月1日起,市局行政執法事前、事後信息統一在省行政執法信息公示平台公開。各行政執法業務科除按照國家和省的要求及時在統一平台上線公布執法信息外,也可以同時在本級政府確定的其他平台或本局門戶網站上公開。各行政執法業務科應通過在對外辦事窗口設置公示欄、電子顯示屏或者擺放宣傳冊、公示卡等形式公示相關執法信息。(各行政執法業務科)
(二)全麵推行執法全過程記錄製度,著力規範行政執法程序。
6.落實執法全過程記錄責任。行政執法主體及其執法人員實施行政執法,應通過文字記錄、音像記錄等方式,對行政執法的啟動、調查取證、審核決定、送達執行等環節進行全過程記錄並歸檔,實現全過程留痕和可回溯管理。(各行政執法業務科)
7.完善文字記錄。統一使用國家市場監管總局製定的《市場監督管理行政處罰文書格式範本》。(各行政執法業務科)
8.規範音像記錄。從2019年5月1日起,市局各行政執法業務科對現場執法、調查取證、舉行聽證、留置送達和公告送達等容易引發爭議的行政執法過程,應進行音像記錄。對其他執法環節,文字記錄能夠全麵有效記錄執法行為的,可以不進行音像記錄。對查封扣押財產、強製拆除等直接涉及人身自由、生命健康、重大財產權益的現場執法活動和執法辦案場所,要進行全過程音像記錄。2019年底前,市局應製定行政執法全過程音像記錄清單,並向社會公開。2019年底前,市局要建立健全執法音像記錄管理製度。行政執法人員原則上應在24小時內將記錄信息儲存至指定的平台或存儲器。按照工作必需、厲行節約、性能適度、安全穩定、適量夠用的原則,配備音像記錄設備、建設詢問室和聽證室等音像記錄場所。(由執法監督科牽頭,法規科、各行政執法業務科配合)
9.規範執法用語。音像記錄過程中,行政執法人員應對現場執法活動的時間、地點、執法人員、執法行為和音像記錄的攝錄重點等進行語音說明,並告知當事人及其他現場有關人員正在進行音像記錄。目前,在省局還未製定出台本係統行政執法規範用語和音像記錄用語指引前,由市局相關科室研究製定。(由執法監督科牽頭,法規科、辦公室、各行政執法業務科配合)
10.規範行政執法檔案管理。認真落實《廣東省行政執法檔案管理辦法(試行)》,完善執法案卷管理製度。建立健全適應“互聯網+”形勢下,行政執法全過程數據化的工作機製,積極探索成本低、效果好、易保存、防刪改的信息化記錄儲存方式,逐步實現行政執法檔案存量數字化和增量電子化管理。(由執法監督科牽頭,法規科、辦公室、各行政執法業務科配合)
11.發揮記錄作用。建立健全執法全過程記錄信息收集、保存、管理、使用等工作製度,加強數據統計分析,充分發揮全過程記錄信息在案卷評查、執法監督、評議考核、輿情應對、行政決策和健全社會信用體係等工作中的作用。(各行政執法業務科、法規科)
(三)全麵推行執法決定法製審核製度,確保守住合法行政底線。
12.落實法製審核主體責任。市局作出重大行政執法決定前,應進行法製審核。未經法製審核或者審核不通過的,不得作出決定。市局的重大行政執法決定法製審核工作,由市局政策法規科負責。
13.明確審核範圍。凡涉及重大公共利益,社會關注度高,可能造成重大社會影響或引發社會風險,直接關係行政相對人或者第三人重大權益,經過聽證程序作出行政執法決定,以及案件情況疑難複雜、涉及多個法律關係的,都要按規定進行法製審核。2019年底前,市局應製定重大行政執法決定法製審核目錄清單,並向社會公開。(法規科)
14.規範審核程序。重大行政執法事項調查取證完畢,行政執法承辦部門研究提出處理意見後,應在提請行政執法主體負責人作出決定之前,提交法製審核。重大行政執法決定主體為各級人民政府的,承辦部門還應附上其法製審核機構的審核意見。法製審核機構收到送審材料後,應在5個工作日內審核完畢;案情複雜的,經分管領導批準可以延長3個工作日。(法規科、行政執法承辦部門)
15.明確審核內容。重大行政執法決定的審核內容主要包括:執法主體資格及行政執法人員資格,認定的事實、證據,法律依據及行政裁量權的行使,執法程序,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其他內容。法製審核機構對擬作出的重大行政執法決定進行審核後,按以下規定作出審核意見:認為權限合法、事實清楚、證據確鑿、適用依據準確、程序合法的,提出審核通過的意見;超越權限或者事實認定不清、證據不足,適用依據錯誤、違反法定程序、執法決定明顯不當、法律文書不規範的,提出具體審核建議退回承辦機構。承辦部門應對法製審核機構提出的存在問題的審核意見進行研究,作出相應處理後再次報送法製審核。(法規科、承辦部門)
16.明確審核責任。完善重大行政執法決定法製審核製度,確定法製審核流程,明確送審材料報送要求和審核方式、時限、責任。建立健全法製審核機構與行政執法承辦機構對審核意見不一致時的協調機製。(法規科、行政執法承辦機構)
17.配強法製審核人員。2019年底前,市局按照原則上不少於本單位執法人員總數5%的要求,配齊、配強法製審核人員。(法規科)
三、加大組織保障力度
18.加強組織領導。中央、省已將“三項製度”推行情況納入法治政府建設示範指標體係、法治廣東建設考評指標體係。市局建立行政執法“三項製度”聯席會議製度。市局聯席會議製度成員由法規科、辦公室、人事科、各行政執法業務科組成,辦公室設在法規科,不定期組織召開會議,研究市局落實行政執法“三項製度”工作進展情況。市局主要負責同誌是市局全麵推行“三項製度”工作的第一責任人,要定期聽取有關工作情況彙報,研究解決困難和問題。要開展“三項製度”專題學習培訓,加強業務交流;認真落實“誰執法、誰普法”普法責任製的要求,加強對全麵推行“三項製度”的宣傳。市局要加強對本係統全麵推行“三項製度”工作的指導,及時研究解決遇到的問題。(法規科)
19.健全製度體係。2019年底前,市局要完善“三項製度”配套規範,建立健全相關配套製度。市局應製定行政執法全過程音像記錄清單和重大行政執法決定法製審核目錄清單,並向社會公開。(法規科)
20.加強隊伍建設。全麵落實國家工作人員學法用法製度,加強行政執法人員思想道德和素質教育。(人事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