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號  | 標準章條編號  | 意  見  內  容  | 提出單位  | 處理意見 (采納/不采納)  | 備  注 (不采納的理由等)  | 
1  | 規程英文翻譯  | 建議加上正規的拉丁名字  | 廣東省農業科學院蔬菜研究所  | 采納  |  | 
2  | 2  | “規範性引用文件”引用不規範。  | 嘉應學院生命科學院  | 采納  |  | 
3  | 2  | 規範性引用文件中引用的標準,“ GB4806.7”、“ NY/T 5010”、“ NY/T 1935”、 NY/T 1742及“NY/T 2798.5”等標準在文本中出現,未在規範性引用文件中列出,建議核實後在文中添加或者修改。  | 廣東省科學院生物與醫學工程研究所  | 采納  |  | 
4  | 2  | 規範性引用文件不夠完善。建議規程正文出現的相關標準納入“規範性引用文件”中。  | 梅州市農業綜合服務中心  | 采納  |  | 
5  | 2  | “規範性引用文件”引用不夠規範。建議按國標、行標、地標順序來排列標準,並補充規程出現的標準。  | 梅州市農林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  | 采納  |  | 
6  | 2  | 規範性引用文件要按要求排序  | 梅州市農林科學院蔬菜研究所  | 采納  |  | 
7  | 5.1.2  | 刪除此條“土壤:應符合NY/T 5010的規定”,本規程未直接接觸到土壤。  | 嘉應學院生命科學院  | 采納  |  | 
8  | 6.3  | 建議對m2、CO2、 CO2、每天開燈3d~5h等學術名詞或單位規範使用。  | 廣東省科學院生物與醫學工程研究所  | 采納  |  | 
9  | 6.6  | 建議對“微噴係統每間距150cm~200cm設置微噴頭”修改,補充噴淋水管間距、霧化噴頭間距。  | 廣東省科學院生物與醫學工程研究所  | 采納  |  | 
10  | 7.3  | “7.3.1至7.3.3”合並成一段,內容過於冗長,可適當精簡即可。  | 梅州市農業綜合服務中心  | 采納  |  | 
11  | 8  | 比如:“8.1 栽培季節 根據當地氣候和地理環境選擇適宜的製袋時間。子實體生長適宜溫度範圍為15℃~22℃,”可直接改為“播種期為”即可。建議適當刪掉冗長的語句,使語言更加流暢、通俗易懂。  | 梅州市農業綜合服務中心  | 采納  |  | 
12  | 8.1  | “8.10 脫袋 當接種穴菌絲連接後,脫去外袋,並將菌棒疊成8層~10層的井字形或三角形擺放”此內容的套袋前文未表述,建議完善  | 廣東省農業科學院蔬菜研究所  | 采納  |  | 
13  | 8.1  | 栽培季節建議添加播種期  | 梅州市農林科學院蔬菜研究所  | 采納  |  | 
14  | 8.2  | “8.2 栽培流程概述”全部內容後麵已按順序有說明。建議整段刪除,原因是栽培流程後麵已按順序全部闡述。  | 梅州市農業綜合服務中心  | 采納  |  | 
15  | 8.3.3  | “使其含水量達到60%~65%,”建議“含水量達到58%~62%”即可  | 廣東省農業科學院蔬菜研究所  | 采納  |  | 
16  | 8.3.3  | “充分攪拌均勻,混勻後堆製”後建議添加堆置時長  | 梅州市農林科學院蔬菜研究所  | 采納  |  | 
17  | 8.4.1 8.4.2 8.4.3  | 建議“8.4.1 配製好的培養料應及時填裝進裝料容器中,裝料應鬆緊適度,栽培袋以手捏袋子有彈性為宜”“8.4.2 在裝好料後的栽培袋紮緊袋口”“8.4.3 裝好料後的栽培瓶應蓋緊無菌蓋”建議以上章節合並為一段  | 梅州市梅縣區現代農業發展中心  | 采納  |  | 
18  | 8.5  | 建議將“壓力在0.15MPa~0.17MPa”修改補充滅菌溫度,前後一致。  | 廣東省科學院生物與醫學工程研究所  | 采納  |  | 
19  | 8.7  | 建議將補充消毒方式標準方法,用藥標準,以便指導生產。  | 廣東省科學院生物與醫學工程研究所  | 采納  |  | 
20  | 8.8  | 建議將補充消毒方式標準方法,用藥標準,以便指導生產。  | 廣東省科學院生物與醫學工程研究所  | 采納  |  | 
21  | 8.8.2.3  | “8.8.2.3 發菌培養過程中,隨時檢查汙染情況,及時清除汙染的栽培袋(瓶)”與“8.9 檢查雜菌 發菌培養過程,每隔7d~10d檢查1次,如發現雜菌汙染的菌袋,及時挑出處理。”重複,建議刪除8.8.2.3內容  | 廣東省農業科學院蔬菜研究所  | 采納  |  | 
22  | 12  | 建議補充用藥標準,如出菇期是否可以用藥,哪個階段允許用藥,物理防控使用方法(如捕蟲燈、黃板使用間隔等)  | 廣東省科學院生物與醫學工程研究所  | 采納  |  | 
23  | 12.1  | 本著“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方針,堅持“農業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為主,化學防治為輔”的防治原則。農藥使用應符合NY/T 393、NY/T 2375的規定執行,禁止使用國家規定的禁限用農藥。建議修改為“以農業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為主,化學防治為輔。”並補充相關標準  | 梅州市農林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  | 采納  |  | 
24  | 12.3  | 菇房(棚)安裝緩衝間、防蟲網,糖醋液誘集蟎蟲、蛞蝓等;黑光燈、頻振式殺蟲燈、粘蟲黃板等誘殺成蟲。建議精簡內容,使語言流暢。  | 梅州市農林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  | 采納  |  |